专访重庆大学大数据专家齐爱民:共享WiFi软件应让用户控制私密信息

央视 道和工信部的点名除了让共享WiFi企业成为舆论焦点,也让业界十分关注信息安全及行业发展问题。

谈到未来探索,齐爱民认为要从加强隐私保护水平和探索新的数据变现商业模式两方面发力。

谈行业痛点:如何合法获取用户信息亟需解决

NBD:您认为目前的共享WiFi市场现状如何,具有怎样的趋势和特点?

齐爱民:共享WiFi是自动获取周边免费WiFi热点信息并建立连接的应用,其理念是,将闲置的WiFi资源予以充分利用,帮助所有人实现随时随地免费连 的诉求,消除互联 产生的数字鸿沟。在一定程度上,共享WiFi确实因其上 的便利性、地域限制的突破性和 络资费的免费性迎合了用户要求,促进了互联 生态圈的优化和升级。

然而,共享WiFi往往会利用消费者没留意用户协议的弱点,采取“霸王条款”等方式,默认分享WiFi密码和姓名、电话 码、电子邮件地址等个人信息,还可能通过植入SDK功能包的方式在背后搜集用户行为数据,获取广告推广分成。由于WiFi具有用户需求普遍性等特点,因此存在引发大范围的个人信息泄露、 络诈骗等安全隐患。

NBD:除了侵犯隐私信息,共享WiFi还存在那些隐患?

齐爱民:山寨软件会通过模仿、抄袭知名软件诱导用户安装后进行各种违规操作,比如弹出广告、下载插件、安装其它软件、未经用户同意订购消费服务、消耗用户的资费和流量,甚至窃取短信、通话记录等用户隐私数据。

NBD:此次央视 道及工信部通 ,反映了行业发展怎样的难点?

齐爱民:当前我国各类软件,对于用户个人隐私的收集和保护尚存在不规范行为,包括默认勾选同意软件厂商制定的隐私条例、对隐私信息的收集未明确告知、收集与当前软件不相关的用户信息等问题。

论产业趋势:需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商业价值

NBD:共享WiFi目前有怎样的盈利方式?

齐爱民:免费WiFi具有其合理性,通过汇集WiFi密码来实现用户数量的增长,从而形成 络平台,是一种典型的基于流量而盈利的商业模式。共享WiFi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其投入的成本以收获广大的用户群体为目标,但目前的盈利较为单一,基本为单一的植入广告模式。

NBD:共享WiFi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进行怎样的探索?

齐爱民:一要加强隐私保护水平,持续获得用户使用;二是探索新的数据变现商业模式,结合用户喜好及需求,将中小商户、个人的信息精准推送给特定辐射范围内的用户,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个人信息中的商业价值,告别简单粗暴的“免费+广告”盈利模式。

NBD:企业和消费者怎么做,才会让共享WiFi行业正本清源?

齐爱民:此前,我国四部委已经联合开展了隐私政策专项评审活动,对提升行业个人信息保护水平起到了作用,但是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尤其是个人信息侵权的惩处制度不健全,使得 络用户在维护自己权利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在此背景下,企业应当从隐私保护和 络安全审查方面进行改进,设立专业隐私保护团队,对产品中的隐私政策进行改进,并通过弹窗、字体加粗、图片等方式明确告知用户相关条例。在产品设计中,应当借鉴“通过设计保护隐私”的理念,在软件中允许用户删除无意分享的WiFi密码,从而实现用户对其私密信息的控制。

同时,企业还应当严格遵守《 络安全法》及其配套制度,对所用户所分享的WiFi安全性进行审查,排除具有盗 、黑客攻击性质的“钓鱼WiFi”,保障用户在软件中连接的 络安全可靠,继而赢得用户的尊重,依靠忠实用户形成的流量平台获取正当利益。

消费者对于没有隐私政策,采取“霸王条款”非法收集信息的软件,应当及时卸载,通过向应用商店或国家 信机关投诉等方式减少软件对 络用户隐私的损害,形成健康合规的软件市场环境。

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链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3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3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