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听、精准定位 充电宝被改装后窃取个人隐私 情况究竟如何?

一位商家表示,充电宝之所以能变身窃听器,主要靠SIM卡,整个监听过程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单向通话:“只要那个地方有信 就可以(监听)。相当于我们的手机,只是拨 的时候,对方不会发出任何响声,(这样就能达到实时监听的目的),这叫单向通话。”

除了伪装成充电宝,还有不少定位窃听器伪装成充电插头、数据线、U盘等设备。一家专卖窃听定位装备的商家介绍自家的产品时称,目前销售的这些窃听设备的隐蔽性很强,不易被发现,“定位器是吧?我们有微型、小型的,差不多大拇指大小,录音、听音功能都有。放上卡,可以直接录音。包里、衣服上,没有限制,想放哪就放哪。”

还有商家表示,他们还能提供私人订制,把具有定位和窃听功能的芯片植入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该商家声称,他们售卖的植入型窃听定位装备和微型窃听定位器是合法合规产品:“我们这肯定是防盗用的,装到手机里,防止手机丢失。是安防类产品,合法合规的。”

韩志华说:“宣传广告语说可以进行任意定做改装,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他们做的产品,像充电宝、手表、插座、拖线板、运动鞋、保温杯,种类非常多。”

韩志华透露,此类团伙一般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以此前侦破的案件为例,该团伙将客服点设置在湖南,而将生产、技术、财务、售后仓库等环节分置在深圳多个写字楼内,并伪装成正规的电子数码公司开展业务。

韩志华说:“推广部就是他们在各种平台上面发广告宣传引流;客服部还分为国内、国外两条线,因为大部分订单面向全球;技术部就是负责开模开孔,研究怎么走线、怎么供电,怎么不易被发觉;还有物流部,负责仓库管理,还有发货。”

根据公安部今年3月份的通 ,2021年11月以来,公安部 安局部署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偷拍偷窥等黑色产业链条行动,已侦破刑事案件160余起,打掉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生产窝点15个,其中就包括将充电宝改装为定位、窃听等装置的案件。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卫红表示,根据此前发布的《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以伪装或者隐蔽方式使用,具有无线发射、接收语音信 功能的发射、接收器材,以及可遥控语音接收器材或者电子设备中的语音接收功能,获取相关语音信息,且无明显提示的器材(含软件),都属于窃听专用器材。

郭卫红说:“这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违法窃听的问题,另一个是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问题。在违法窃听方面,我们国家在2015年起就已经实施了《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规定当中已经明确禁止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这样的一个器材,这样的一个充电宝实际上是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以及隐私权的。这样的一个窃听行为实际上是属于非法收集使用,这种情况下最高判处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售卖的人知道买的人是用这样的一个充电宝去非法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实际上是一个共同犯罪的行为。”

郭卫红建议,一旦发现有此类情况应该尽快向公安机关 案,“使用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充电宝或者其他的设备有类似问题,建议尽快断开外接设备,要尽快带上充电宝联系公安机关进行 案,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对手机进行处理,拦截数据的泄露。之后也需要尽快对手机所涉及的一些账 的密码进行认证,还有我们的一些相关的个人信息和账 进行修改密码变更认证等,向自己的银行等主动告知说我们的信息可能被泄露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