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浪潮来袭 人大金仓等数据库面临发展拐点

中国软件资讯 6月29日消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数据库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6月28日,在由人大金仓举办的《国产数据库技术发展与电子政务建设交流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和信息化用户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分享了国产数据库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实践,为电子政务自主可控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

国产数据库应成大数据的中坚力量

受“棱镜门”等事件影响,以自主可控为重要需求的国产化替代再次成为信息化的热点。国家成立“中央 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拟加强对 络和信息安全的直接领导,进一步强调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国家正在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体系。

数据库作为基础软件的核心软件之一,在基础软件产品链中处于枢纽位置,与下层操作系统、上层中间件和应用都有紧密衔接。因此,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石,是国产化替代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自主可控数据库产品替代也成为政府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需求。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人大金仓首席科学家王珊认为,“传统的数据库核心技术是大数据管理和处理技术的基础,大数据不是来替代传统数据库的。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与数据库殊途同归,国产数据库也应该成为大数据中的中坚力量。大数据和其他数据的结合,通过细分市场可以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王珊同时指出,中国制造将有助于国产数据库的技术升级。事实上,我国在一些存储技术、高速 络技术、数据一体化技术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能为国产数据库提供很好的硬件支持平台。未来国产数据库产品线需要拓展,要完成从事务型向分析型数据库的拓展和提升,同时要向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大数据大型的分析型数据平台等方向进行技术升级。

产品、架构、应用三方面替代

大数据浪潮的来袭,以及我国支持国产等政策的利好,在这种大背景下,让人大金仓等传统数据库厂商面临着新的发展拐点。

据中国软件资讯 了解,人大金仓成立于1999年,公司主要股东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太极和人民大学。公司以数据为核心,集数据存储、管理、集成、分析、展示于一体,通过整合大数据、商业智能、集群等技术,从单一的数据库产品提供商转变为数据管理和服务提供商,目前实际的应用量超过40万套,其客户主要集中在党政军领域,以及电力水利、金融、卫生医疗等行业。

“可以说,人大金仓是一家靠产品和技术立足于市场,靠应用实践成长,未来将靠生态环境壮大的公司。”人大金仓产品总监白芸表示,公司在自主可控数据库产品替代方面也有着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白芸认为,国产替代主要体现在产品替代、技术架构替换和应用移植三个方面。

第一,在产品替代方面,人大金仓采用“替代三部曲”的方法。所谓的替代三部曲,即第一步先做安全备份,第二步进行双系统同步运行,第三步再进行替代。

第二,在技术架构替代方面,分布式计算架构为国产软硬件提供了解决机会。分布式架构可以把原来的整机组合(CPU、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这样一个大而全的整体拆分成多个小组件。每一个结点,不再需要以往那样的高配和强悍,最后也能支撑同样的应用。而且分布式架构在云平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越性,能实现平滑的过渡。

第三,在应用移植方面。人大金仓也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论。在移植过程当中第一步、第二步干什么,都有详细的步骤,无论哪个系统需要移植,专业人员都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

通过建生态环境发展壮大

“兴国产自主可控体系,建国产信息产业生态,人大金仓未来发展的思路,就是通过生态环境实现公司的壮大发展。”白芸进一步指出,人大金仓的生态建设将主要围绕信息系统、市场、用户的生态建设三方面进行。

在信息系统生态建设方面,人大金仓将会联合上下游厂商打造国产化平台,比如最近中科曙光发布安全一体机。公司计划找100个业务开发商,找100个产品提供商预知合作。

在市场生态建设方面,人大金仓将与更多的媒体、咨询机构去合作。还将开发国产可控专栏研究计划,和渠道合作推进渠道建设,设立开发者扶持工程等等。把数据库交给开发队伍,让他们在人大金仓的数据库上去开发,尽早适应国产产品,培养一大批人大金仓的产品可开发队伍。

在用户生态建设方面,人大金仓将面向用户推进产权合作、科技园和培训机构合作等诸多活动。

人大金仓总裁任永杰也强调,数据库走到今天,单一产品的竞争很快将成为过去,未来肯定是生态的竞争,产品要融入一个生态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其坚信,未来人大金仓数据库将更快地上一个台阶,也能够更好为电子政务服务。(文/乐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5月25日
下一篇 2015年5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