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软件盛行 亚洲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毒风险激增

中国 12月1日讯 据英国媒体11月30日 道,联合国一项研究最新发现,亚洲地区同性恋男子艾滋感染率增加,原因之一在于智能手机上约会软件使用的流行。

在亚洲-太平洋地区,10至19岁的青少年数量约为6亿人,占全球总数一半。这项为期两年的研究发现,该地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毒风险激增,正是智能手机上日益受宠的约会软件导致滥交现象高发而引起的。

日前发现的艾滋感染现象威胁到联合国在2030年之前终结全球艾滋危机的目标,而在过去的15年内,非洲艾滋感染率急剧下降令这一目标的实现大有希望。

青少年同样也更容易死于艾滋并发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联合国艾滋规划署的研究专家发现,患病的青少年不愿寻求治疗,有的担心遭人指责,有的害怕向家人坦白性取向。在亚洲地区,未成年人要想参加艾滋检测必须要有父母准许。

据官方统计,尽管艾滋感染率正在下降,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感染艾滋的10至19岁青少年已达22万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真实的数据应该还要更惊人。而其中仅有不到半数的青少年愿意接受治疗,最近十年来,每年的艾滋死亡率都在增加。

菲律宾一位30岁的艾滋病感染者匿名受访时表示,他认为未成年同性恋很难有机会发生关系,在学校被明令禁止,在只接受成年人的同性恋酒吧又被拒之于门外。

上大学的时候,这位艾滋感染者接触到了 络约会——聊天室和 上论坛,这些使他找到与其年龄相仿的性伴侣。他会和男性聊天,然后约定在首都租间房子见面。“如果让我写下和我在马尼拉发生关系的人名的话,我在每站地铁都能写下一到五个名字。”手机约会给他的性生活改观不少,因为 上约会涉及到见面之前的一系列繁琐过程,而约会软件可以提供定位服务,这让使用者可以就近搜索朋友。

该菲律宾籍艾滋病患者表示,还在上学,当你想和别人发生关系时,只要打开‘男子搜索系统’就行。你甚至都不用跟这些搜索到的人讲话,他们直接把照片发给你,如果大家互相认可就可以直接见面。正是这种方式的快捷和即时性使得青少年对安全套的使用大大减少。尽管这位菲律宾男子有过一段混乱的关系,但当他的艾滋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时,他决定稳定下来,确定一段长期关系。然而两年后他还是通过男朋友接触到了病毒,后者偷偷使用了手机约会软件。

在菲律宾,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在四年内已经翻了一番。在泰国曼谷,年轻男同感染艾滋的几率高达三分之一。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18个国家将同性关系列为犯罪之一,据联合国艾滋规划署认为,这令男同性恋者不愿接受救命的艾滋治疗服务。去年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同 上约会或线下见面相比,用手机约会软件的男性患类似疾病的几率更高。

郑咏诗表示,这是因为约会软件在这些男性之间建立起了人际 络,而这恰恰使感染在使用者之间蔓延地更快。人们对于艾滋病讳莫如深,因此数据也很难获得。

“男子搜索系统”应用于196个国家,拥有100万活跃用户。软件发言人表示,该系统设置了最低年龄18周岁的底线,此外系统还鼓励用户去往当地诊所检查。作为世界最大的男同性恋交往平台,我们对用户的健康问题十分重视。

联合国 告认为这些软件也可以成为保障用户健康的重要渠道,就像中国一款交友软件上,每位用户头像旁边都有一枚红丝带以提醒用户。

郑咏诗表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将来的几个月内将呼吁这些手机约会软件联合起来,全世界用户的数据信息将被收集以进一步调查研究软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曼谷的杰西·克雷辛杜与慈善机构合作,说服年轻人接受艾滋检测。他采用了页面弹出广告等策略,但效果并不明显。他表示,如果弹出广告上关于艾滋诊断治疗服务的信息太多,人们上 频率会减少。

其中一项弹出广告的内容是艾滋检测的折扣信息,但是收效甚微。根据数据分析,大多数用户看到广告就立马关闭了这则弹出广告。手机软件的使用者众多,但是没人有心思阅读这些广告,因为他们使用软件的目的就是寻找同性朋友,而不是获取健康知识。

联合国目前也大力鼓吹综合性的性教育——不仅限于简单地解释性器官,还包括降低青少年接受艾滋感染检测的年龄限制,同时不必一定得到家长同意。

艾滋病已经是非洲青少年死亡的头 原因及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死亡人数是15年前的三倍,如今大多数艾滋病是由于母婴传播。然而,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现的这种新型感染原因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公共健康官员警告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11月1日
下一篇 2015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