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青未了|林中女孩

节气,是对我们生活的发 施令,也是美学格子的精神坐标。霜降这天,一好友发朋友圈分享道,“据说霜降这天吃了柿子,整个冬天嘴唇都不会裂,不知道吃西红柿算不算数?”叫人开怀一笑。今年我没有吃上柿子。那天外出带回一捧树叶,经过白霜的染色,红叶更红,黄叶更黄,还有的将红未红,好似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叶柄处泛着淡淡的树脂香,被我一一夹进了书中。

记得上学时,每年学校都会组织两次出游,春天一次,秋天一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秋游,去得最多的地方便是植物园。那天可以不用穿校服,小伙伴们换上好看的运动装,与园子里的植被色彩融成一片片绚丽的风景。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什么识别植物的软件,完全凭着感觉识花认草。我们在园子里打打闹闹,在草地上滚来滚去做游戏。我喜欢自作主张给它们起名字,比如大叶女贞,起名为“祯子树”,因为班上有个女同学名叫阿祯;比如银杏树,起名为“白果树”,我巴望着吃银杏果,做梦都梦见趴在地上等待银杏果落下,可是终究没捡到过。

其实,所有的生命教诲,都蕴藉在一棵树木的轮回之中,隐藏在一枚树叶的茎脉余香中。奥尔多·利奥波德说过,几乎没人知道松树会开花,在他眼中,自己亲手种下的松树最可爱。约翰·缪尔写道,松树下落的一层层果实,是松鼠们大快朵颐的地方,它们慢慢转动球果、剥壳,直到鳞片全部剥落为止,有意思的是它们从来不会把松脂弄得满身都是,连爪子和胡须都不会弄脏,吃剩的果壳一堆一堆的,也是排列整齐,真叫人自愧不如。我最倾心的是阿莱克桑德雷的诗句,“树从不睡觉/橡树的腿硬,有时赤裸到想要一颗极幽暗的太阳/是高扬踏地的前腿停在一瞬间/让全部的地平线惊恐退后”“一棵树是大地上直立的腿就像勃起的生命/不想成为洁白或粉红/它是绿色,永远绿得好像生硬的眼神。”读这样的诗,简直是与树面对面对话,它们比人类要值得信赖。

我永远忘不了那年深秋,午后与友人到黄河岸边树林里散步。散步就是什么也不做,暂时抛开俗世琐事叨扰,甚至连拍照也是多余的,那费尽心思变换角度地拍照,也是一种虚荣或惊扰吧。就在我们边聊天边沉浸在树叶铺地的美景中时,有位女孩闯入我的眼帘,她身着红色风衣、白运动鞋,扎马尾辫,在画板前聚精会神地画画。这样写生画画的人很是常见,通常一坐就是一下午,练练笔的同时,不知不觉拥秋风入怀,向自然行了注目礼。有人上前跟她打招呼,请她帮忙拍张合影,她赶忙摆摆手,伸出修长的手指指指耳朵,蓦地红了脸,就好像做错了什么事。我心领神会道:她应该是聋哑人。对方摸不着头脑,转身离开。她继续画画,落叶停在她的肩上,她也不知道,就这样与天空、云朵、鸟鸣一起入了景。我们离开时,她也正准备离开,收起画板的瞬间,我瞥见她画上的落款署名“之秋”,或许她是生在秋天的女子吧。大家有说有笑地走了,她手里攥着黑塑料袋,一路捡拾着空瓶子、果皮屑及食品包装袋。她蹦蹦跳跳的样子像极了美丽的小鹿,我很想用手机拍下来,犹豫之间还是放弃了。她就像一团红色的火焰,燃成与枫叶一样的红,永远定格在树林深处。

诗人张二冬一直在山上生活,他有感而发:“春有百花,还有泥巴,秋有月,还有漫长的阴雨季。夏有凉风,还有虫。冬有雪,还有寒冰,但我不写泥巴路滑,不写雨季漫长,不写冷,不值得写。苦的存在是为了让甜成为甜。”同样,我也不写入秋以来的感冒、牙疼、关节肿痛,不写供暖季之前的各种煎熬,不写冷,我记录的是被白霜打过的树叶、树叶下的秋虫唧唧、虫翅上滚动的露珠,以及露珠里酣睡的梦……有了这些,我才真正完整,才算是真正把秋天扛回了家。

主播:朱若彤

后期剪辑:邱志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