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最近家中的生产力工具越来越不给力,如果只是普通修图、建模还勉强能用,但遇到视频剪辑和渲染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特别是软件版本更新后,adobe Premiere卡得厉害,渲染2分钟的视频都要个把小时。
打开配置一看,发现它居然已陪伴了我7年。看来是时候重新添置一台新的生产力工具了,而目标依旧是以视频剪辑与后期渲染为主。作为一个节俭的穷人,新显卡我想都不敢想,只能手持一张仅存的矿卡,含泪完成此次装机之旅。
AMD的CPU
处理器方面我开始是在AMD R9 3900X和R7 5800X间抉择。两块CPU的价格差不多,而且3900X拥有12核心与24线程,看天梯图时,多核性能要明显高于8核16线程的5800X。以生产力工具为目的,3900X要更适合。但我除了生产力以外,还是半个臭打游戏的,而论单核性能,5XXX系全家都高于3900X。从游戏与生产兼顾出发,那么只有AMD R7 5800X更具优势。
或许你要问,为何不上5900X呢?这个售价超过我的预算太多了,而提升到12核24线程后,游戏的性能也并不会有显著的提升。真要臭打游戏,还不如把预算加到显卡上,然后CPU换成5600X就够了。
AMD R7 5800X就是那种不必折腾的CPU,默认频有3.8GHz,BOOST频率4.7GHz,三级缓存为32MB,TDP 105W,支持PCIe 4.0,最大内存支持DDR4 3200MHz,就是无内置核显而已。
B550M主板
由于AMD R7 5800X依旧采用AM4接口,所以我直接选用B550主板即可。价格上也只是比B450贵一点点,而且还支持PCIe 4.0。
开始我考虑的是华硕(ASUS)TUF GAMING B550M-PLUS重炮手,但后面发现带WIFI功能的B550M-PLUS重炮手更值,毕竟50元的差价即可拥有WiFi6无线 卡,这要比单独加装WiFi模块更实用。
华硕B550M-PLUS WIFI重炮手采用8+2相Dr.MOS供电模组,控制器型 为ASP1106GGQW Digi+ VRM控制器,8P ProCool高强度供电接口,为其提供稳定的供电支持,上个5800X是没有问题的。
虽说是MATX板,但华硕B550M-PLUS WIFI重炮手的配置却并不含糊,拥有4个DDR4内存插槽,最大支持4600MHZ(OC)频率。提供了两个PCIe插槽、两个M.2和4个SATA 6.0Gb/s接口,其中一个M.2接口更可支持PCIe 4.0×4固盘。
此外,主板除了搭载了2.5Gb 卡以外,还集成了Wi-Fi 6 AX200无线 卡,支持5GHz和2.4GHz频段,配合外置鲨鱼鳍天线使用后,对于不方便走 线的用户,用无线 络会更具优势。而蓝牙5.0的支持,也让外设多了更多的选择性。如我的蓝牙手柄、蓝牙音箱均有了用武之地。
当然,5V和12V RGB灯效插口也是我选择华硕B550M-PLUS WIFI重炮手的主要原因,虽然ROG拿不下,但重炮手也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哦。
多大内存?
内存我考虑是上16G还是32G,后面屈服于预算问题,再加上最近内存上涨厉害,只能暂时先定在16G上。而后因为双通道的“传闻”,我最后选择了英睿达(Crucial)的Ballistix铂胜系列DDR4 3200频率 8G×2套装。
纯白的马甲外观,在视觉上很具优势。而且从侧面看时,铝制散热马甲还挺厚,与内存颗粒贴合相当紧密。
英睿达(Crucial)Ballistix铂胜系列8G内存使用美光原厂颗粒,全系支持XMP2.0自动超频。而高品质的内存颗粒才有更可靠的稳定性与兼容性,特别是在跑大型软件时,内存占用率相当高,此时稳定性就变得相当重要,谁也不想跑到一半就跳出错或蓝屏吧。
硬盘当然以M.2 NVMe为主
硬盘我直接选用了希捷酷玩520系列M.2 NVMe固态硬盘,容量为1T。希捷的消费级内置硬盘分为酷鱼,酷狼以及酷玩系列,而希捷的520系列正属于酷玩(FireCuda),也就是龙头LOGO的那个。
希捷酷玩520固盘采用M.2 2280规格,双面PCB布局。这里简单提一下M.2的规格。M.2分为2242、2260、2280等三种规格。尺寸越长,自然容量可以做得更大。而且尺寸也与速度有关,现在基本都是以2280规格为主。
通过揭开表面的标签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希捷酷玩520固盘采用了PHISON群联的主控芯片PS5016-E16。此主控除了支持PCIe 4.0 x4传输总线以外,带宽更可高达8 GB/s。而缓存方面使用了SK海力士的DDR4 2400MHz 512MB内存颗粒缓存,型 为“H5AN4G8NBJR”。共计有两颗,合计组成1 GB的DRAM缓存空间。
希捷酷玩520 SSD的闪存颗粒是使用了来自东芝的96层3D TCL颗粒,编 为“TABBG65AWV”。同样也是两颗,合计为1T的容量空间。官方给出的数据是顺序读写速度高达5000 MB/s与4400 MB/s,性能及功耗表现十分优秀,而且还享有5年质保。
安装时注意华硕B550M-PLUS WIFI重炮手有两个M.2接口,如果不小心接到了NVMe PCIe 3.0 x4 M.2插槽上,那么会自动降速。
希捷(Seagate)1TB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希捷酷玩520系列FireCuda SSD(ZP1000GM3A002)PCIe4.0游戏硬盘 ¥1599 购买
电源多少W够用?
记得以前装机总喜欢卡着功率买电源,后面换张显卡就导致主机无故自动重启或蓝屏,结果就是电源的问题。这次我直接选了一个750W的Antec电源,多抛一些买。
Antec(安钛克)NE750属于安钛克的Neo ECO系列,也就是主打静音的产品线,目标群体为预算不高追求性价比的。也就是我这种预算只有500多,又挑剔,只找拥有80 PLUS金牌认证品质的。
安钛克NE750采用全日系电容全模组设计,总计配有4组8pin PCI-E接口,3组D型4pin接口,并且有做标注处理,方便用户区分。模组化的好处是,在安装时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线缆数,能很好地解决线材杂乱问题,轻松理线。
通过侧面的铭牌可以看到,安钛克NE750采用单路+12V输出,+12v 100%功率运行,最大功率达744W,并使用LLC+DC-DC方案,转换效率高达92.89%,用于最新的30系或6000系显卡上毫无压力。
散热方面,安钛克NE750内置12cm静音温控风扇,支持低负荷低转速,高负荷高转。而进风口的764个散热风孔,也让热量可以迅速地排出。
安钛克NE750配备的模组线缆相当丰富,两根CPU供电线,两根PCI-E线,两根SATA、一根IDE和M/B线。而且配备的线缆全为扁平线,装机走线也更加方便。值得一提的是,安钛克NE750提供的是7年质保直接换新服务,也是一款有着35年历史的老字 电源厂商。
安钛克 Antec NE750金牌全模组/7年换新/台式机电脑主机机箱电源750W(双8pin/全日系电容/无声静音) ¥599 购买
如何散热?
考虑到CPU是AMD R7 5800X,所以在散热方面我就选了乔思伯(JONSBO)的TW2-240 PRO水冷散热器。在潜意识中一直认为水冷散热会比较贵,可实际上300多也有不错的选择。
最主要是乔思伯TW2-240 PRO水冷散热器自带华硕和技嘉接口,配合华硕B550M-PLUS WIFI重炮手刚好能开启神光同步。而针对无灯控主板,乔思伯TW2-240 PRO也提供了SATA与5V 3pin接口,接通即可享受RGB灯效。
乔思伯TW2-240 PRO的冷排水道共有14条交换流道,散热鳍片的整体尺寸约119*276mm左右,采用密集波状鳍片设计,可以有效的提升散热效率。
因为冷排已事先安装好了12CM液压轴承风扇,倒是为我省了不少时间。根据官方数据,风扇转速在800-1600rpm间,可提供21.4*42.8CFM的风量。但我最关心的还是噪音值,不知实际动起来后,能否真的保持到26dBA以内。
管道方面,乔思伯TW2-240 PRO使用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加IIR(丁基橡胶)高密度水管,具有抗折和抗拉的特性,而且表面还用蛇皮编织 包裹,使其耐磨性也有极大的提升,质量上有所保障。
水冷头正面为天使眼设计,由上下两层构成,基底为8级定子绕组加7叶转子马达水泵。其上层内部包括着12颗ARGB灯珠,可提供幻彩的RGB灯效。
冷头接触面使用纯铜底座,出厂时默认贴有防护膜,安装时不要忘了撕掉。
冷头侧面的水管连接处为活动铰链设计,可适时的根据布线走向而调整水管角度,安装时的可操作性很强。而且接口处也有进行高压紧固及多层密封处理,不必担心出现漏液问题。
乔思伯(JONSBO)TW2-240 PRO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幻彩可定义灯珠/5V3针同步接口/PWM/风扇支持串联) ¥359 购买
考虑到M.2在高速读取时的发热量,我还特意为其准备了M2固态散热器。
乔思伯M.2-4 幻彩散热片主结构为铝散热片,表面由LED发光组覆盖,并支持神光同步,只要插到主板的5V 3针接口上即可开启ARGB。
安装结构类似于三明治,通过上下两个导热硅脂片把M.2 SSD夹在中间,然后将热量导至铝散热片,从而减缓M.2高温降速现象。至于效果如何,待会我们实测中见真章。
买不到显卡
介于矿市行情的持续走高,买显卡成为了一个技术活,我现在已快忘记30系或6000系显卡的原始价格是多少了。
考虑到我这只是修图与做视频,所以对显卡的要求并不高,把之前的Radeon RX580 4GB矿卡拿出来再清理一下,同样也能用,至少比亮机卡要优秀很多。
我都不知道这卡是什么品牌,只知道疑似蓝宝石代工,拥有2304着色单元,用的三星GDDR5显存,4096 MB显存容量,1750 MHz显存频率,带有HDMI加DP*3配置,单风扇3铜管散热。恩,它还是一块满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