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金融机构开放的自运营平台;通过技术为金融机构赋能;首批接入的都是基金公司……这些跟蚂蚁金服在3月21日宣布推出的“财富 ”基本是一样一样的。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叫行家,一个叫财富 ,会有一种参加了一场假发布会的错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财富 没来 行家已出手
按照京东金融介绍,“京东行家”已于4月7日上线。登陆京东金融APP,在财富菜单栏中,很容易就找到了京东行家页面,“互联 首家金融机构自运营平台正式上线”的宣传语很醒目,其中“互联 首家”还特地加红加大。(请各位看官注意这个细节,在此先按下不表)
首期入驻的一共有9家公募基金公司。包括凭借余额宝成为公募基金规模一哥的天弘基金;有着公募基金“老十家”之称的南方基金、鹏华基金、国泰基金;以及广发基金、兴全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建信基金、民生加银基金等知名基金公司。
每个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一个模块,包括首页、全部基金、基金经理、简介4个菜单。
以天弘基金为例,关键字介绍是“规模一哥”、“指数专家”、“固收老司机”。感兴趣的用户还可以选择关注,成为一哥的粉丝,目前天虹基金已有700多个粉丝。
基金产品显示最新的单位净值和近一年的涨幅,点击进入会直接跳到交易页面,非常方便。此外,首页还有投资分析、运营活动、最新动态等小模块,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基金这些小模块名字都极富个性,显然是由基金公司自主设计的。
在对外口径上跟“京东行家”基本雷同的蚂蚁金服“财富 ”又是什么样子?登陆蚂蚁聚宝APP,在找了一圈都未果的情况下,笔者重新找到当天发布的新闻,在长篇叙事的 道中,找到了“‘财富 ’将于6月正式上线”这句。担心有误,笔者还特地求证下,“财富 ”确实还没上线,还在按照进度推进。
那么问题来了,6月份才计划上线,3月份就发布了,这是几个意思?按照行话,这样没有明确时效性的发布归到预发性新闻,不但会降低传播的价值,还存在提前泄密的风险,非特殊情况不可为之。
这个特殊情况是什么呢?是需要“首家”、“第一”这个名 。
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珠穆朗玛峰!知道第二高峰的人却寥寥无几。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互联 金融领域也是如此,抢得先手就等于占据了桥头堡。
所以,京东行家会强调是“正式上线”的“互联 首家”,而蚂蚁金服虽然在声势上抢先一步,但实事求是的说,只能算是“对外发布”的“互联 首家”。而且与京东行家首批入驻的9家基金对比,蚂蚁金服“宣布”首批入驻的基金也只有5家。
一起搞基 惺惺相惜
让两个互联 金融的行业巨头,在相隔不到20天的时间,“不约而同”扑进一条河里搞基,这条河到底有什么魔力?他们又能搞出什么新花样?
过往提起基金入驻互联 平台,业界首先想到的是“基金超市”“基金货架”这样的老模式。这个模式在PC时代成就了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 这样的流量大牛。进入移动时代,金融科技的崛起,大量新技术的出现,让新模式将不在局限于导流量了。
蚂蚁金服则表示将为金融机构提供用户触达、数据、营销等一系列能力支持。通过财富 ,基金公司可以自主运营,销售基金,蚂蚁聚宝以一套公平透明的规则衡量基金公司的运营情况,并给予流量支持。
如果说过去的传统基金销售渠道像个超市,顾客买了东西就走,用户与基金公司缺乏沟通交流,现在等于超市升级为shopping mall。在这里基金公司有了自己的品牌专区,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除了销售基金产品,还可以举办活动、提供投资建议、发布商品信息等。同时,用户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并且通过 交手段与基金公司交流互动。
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扮演的是开发商+物业管家的角色,但他们已经不是过去那样盖完房子,粗线条管理的甩手掌柜了。而是掌握了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科技管理人才。
不管是京东金融的Fintech(金融科技),还是蚂蚁金服提出的TechFin(科技金融),归根结底都是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为入驻的金融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用户需求和基金产品更精确的匹配,最终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两家机构神同步推出金融机构自运营平台的原因所在。
双方都表示除了基金公司,平台未来还将向保险等金融机构开放。
这场相爱相杀的抢位赛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