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基层诊所需要更强大的后援

谈到基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 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结合近几年的现状来看,村卫生室数量占比70%,领先于其他机构,为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提供稳定保障。

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016年到2018年,村卫生室已经连续两年每年平均减少4000家,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村卫生室或许将完全消失……

究其原因

1、城市化进程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口流动增加,导致村中人员数量急剧下降,特别是近几年的年轻人都已经不在村中生活。国家政策“一村一室”的重新规划布局,也给基层诊所致命一击。

2、乡村医生减少

老一辈的乡村医生很多到了退休年龄自然退休,年轻一代的乡村医生大部分都是被动安排,对于医疗技术难以与老一辈相比。医疗本身是一项学习型,发展型的学科,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立稳脚跟。这导致被动性选择的年轻人,本身底子就薄更是难以掌握生存技能。

互联 发展的今天,药品信息透明化,特别是实行药品零差价,4+7带药、限抗令等导致以往“以药养医”的时代正在走向没落。

国家2030也提倡将医生的服务能力提高上来。在医疗技术有限和卖药利润走低的形势下,养家糊口变得举步维艰。这直接导致执业认同感,幸福感荡然无存。

3、 会办医对目前基层诊疗机构的冲击

今年5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 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鼓励包括 会办医疗机构在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平等参与和适度竞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6月12日,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 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简化准入审批服务、完善医疗保险支持政策等6方面,提出22项具体政策措施。

这些看似是为 会办医提供可增长的空间,对于乡村医生开办诊所是有助益。但是国家鼓励民间 会力量办医和鼓励在职医生多点执医。

从整个基层医疗市场容量来看,因为咱们乡村医生既没有 会力量的财力,也没有三甲医院大夫的水平,更何况医联体的逐步形成,医生品牌化的缔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乡村医生的生存空间将会减少。

想要突破眼前的困局,根据眼前的局势,需要究其根本。

1、医疗技术问题直接挂钩竞争优势

咱们乡村医生是本质上说是会看病的农民,我们比普通农民生存资料相对充足的原因是因为会看病。但是随着医生数量增加和疾病谱的改变。看病变得有点难。所以我们才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医疗知识,医学技能来充实自己。让自己不断去适应目前的医改环境。

2、应对病患数量减少需要全科为主,设立专科

村中人数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病患基数自然减少。这时候更加需要我们乡村医生具备全科诊疗的技能,这样才能为基层医疗守好第一道屏障。作为医生肯定知道一个道理,一个全科医生做了3年以上,在老百姓眼中慢慢就变成了专科。比如我们经常说:王大夫看妇科比较好,李大夫看儿科比较好等等。

基层的大部分人是以劳力输出为主要工作,那就免不了腰酸背痛等疼痛性疾病。设立疼痛感专科更加能够贴合目前基层医疗市场的行情,也能集中有限的精力在医疗圈中切入并且能定向的跟上游医疗集团建立联系。基层医生需要团结,有组织,有目的,有技术的团结合作增加核心竞争力。

为进一步赋能基层诊所:医德帮联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联合推出津门医派苗德根博士三天封闭式学习方案。

医德帮是一家专注基层诊所医疗软件和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营的公司,致力于改善基层诊疗环境,增强基层诊所专业管理能力,提升基层百姓的就医体验,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医德帮基层医疗服务生态平台。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是在民政部登记的国际性 团,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正式工作关系的非政府性针灸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1998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非政府性正式关系,是世界卫生组织非政府组织成员机构之一。宗旨是促进世界针灸界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发展针灸医学,不断提高针灸医学在世界卫生保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2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