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人工作10年仍然平台无奇,而有的人只用3年时间,就已经脱颖而出,成绩斐然。我说,是呀,有些参加工作多年却仍然只会复制粘贴简单业务代码,有些人在大学就写出Linux操作系统。其实这种巨大的差异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反反复复出现,同时很多行业专家在不断的与普通人拉开距离,就像穷人和富人的财富不断距离不断拉大一样。
原因在哪里呢?有人说成为专家要靠经验 ,任何一个工作10年以上的人都很有经验,他们通常在本领域有1万小时的实践时间,但是现实是他们大部分并没有做到领域内专家。记得好像有个每个的商学院有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只有少量经验的人,大体而言,更有经验的管理者并没有产生高效的效果。有人说要靠天赋,他们搬来爱迪生的名言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远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重要”,嗯,爱迪生说的当然有道理,后半句更有道理(好像小学老师刻意忘记教导我们后半句了),但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如何成为专家,我们只是要成为专家,而不是要挑战爱迪生这样的天才或者他的手下“最接近神的男人”特斯拉。研究表明,天赋在成为专家这个普通难度的挑战中,并不是决定因素。
那什么是真正的决定因素呢?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艾利克森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喏,就是这本。我想现在肯定有人会说,“这本书我看看过,里面的案例都是万年不变的背诵,钢琴,国际象棋,这些技能不太变化的领域,我有108种方式来反驳。。。” 好吧,我想说别那么知乎好不好(当然如果反驳我能让您高兴,那我也挺高兴的,好歹我的文字间接让人快乐了,当然你说这本书很啰嗦,这我倒是同意的),心理学大师的研究对我们是有帮助的,哪怕是在这个变化无比迅速的计算机领域。
首先 这里的“刻意练习”可以让我们成为专家,为什么普通工作经验不能,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这本书中提到的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设定好的方法去练习和提高。这种刻意练习而不是单纯的工作经验(俗称摸鱼经验),真正决定了顶尖大师和一般职员的差距。有的人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其实可以说是将1年重复过了10次而已,他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有的人进入相关领域只有3年时间,但是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技能的边界,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2000小时。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工作10年,仍然不是专家,而有的人只用3年时间,就已经脱颖而出,成绩斐然。他们真是的差异可能是10小时和几千小时的差异,所以他们相应了获得10小时的成果和几千小时的成果,那谁更容易成为专家,结果很明显。
好了,讨论刻意练习能够成为专家的文章很多,如果这篇文章就到这里结束,那我写这篇文章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我们还是继续分析一下,如何在计算机领域成为专家,当然其他领域也适用,只是我们在程序员聚集地当然要讨论的是程序员技能,如果分析的例子是如何成为优秀的厨子当然就不是很合适了。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
我认为主要有下面几点
1、激发刻意练习的意识
人最最重要的是思维,思维指导你前进的方向,刻意练习也是一样。那所谓激发刻意练习的意识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就是你这个人,有不断努力自我提升的想法,然后你知道了刻意练习,并且相信它对达成你的目标有帮助,准备开始刻意练习。如果你不想努力,那你如何能够获得成功呢?刻意练习不是鸡汤,它是确实可以帮助你成功的方法,但是它需要你信任它,并且为之付出努力。
2、识别出你需要什么做哪些方面的刻意练习
当你初入某个领域,还摸不到方向时,你可以购买优秀书籍,或者到专业论坛,问答 站搜索这个领域的学习路线图,这些 站中优秀的文章不但会告诉你如何快速认识这个领域,如何在这个领域迅速成长,甚至连学习资料都给你收集整理好,而你只需要点个赞就能拿走,当然你也可以打赏,这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获取本领域成长路线的方法。比如你要学习Java,这里是CSDN,那我们就找一下关于如何学习Java的文章,比如我随便一搜索就能找到多篇优秀文章,这样我就能迅速知道大概学的的方向。
当我们有了基本的前进路线时,我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对其进行调整使其更加适合我们自身当前的情况。更重要的一步是分解技能,将复杂的技能如需要耗时1年的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练习起来耗时较短的子技能,比如2周(学过算法导论的同学是不是很眼熟啊^-^),随手举个栗子,假如我们经过分析发现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软件专家需要以下技能,随便分的不要纠结正确性完备性这里不是某呼。
我们发现程序员的编程能力是一个核心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太大,太广泛了,如果我把它设定为刻意练习的目标,这显得太大了,一下难以达到,无法具体实施。那怎么办呢,很简单,算法导论,设计模式里已经介绍了啊,分解。比如我随便分解一下
好了,看到了这里的第一项“开发工具使用纯熟度”很多同学就会眼前一亮了吧,这个我可以做啊。对的,现在很简单,无论你用Vim、Eclipse、VS还是什么IDE,你可以设定一个1-2周的刻意练习计划,找到相关资料,专门练习该项目,这样短期只能你的开发工具使用纯熟对迅速提升,后期如果保持日常使用的话,你的水平会稳定保持在一定水准。对于下一项,数据结构类编程,我们一看,这个范围还是有点大,那就继续分解为树类数据结构编程训练,数组类数据结构编程训练等等。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不要一直盯着硬技能,软技能同样甚至更加重要,我们也需要将分解,这个时候你可以回到步骤1,按步骤1的方式识别出子技能,当然软技能比较难以识别出子技能,但是也没有必要识别出区分度高的子技能,例如我随手将程序员沟通能力按以下分解
对于大的方向,明确的方向我们可以容易使用上述方法1,方法2寻找刻意练习的目标,但是还有一个关键点我们往往会忽视,就是很多我们日常习以为常的工作,我们认为没什么的小事情,其实经过刻意练习之后也会产生很大的价值,但我们总是觉得习以为常,而导致忽略。举个例子,眼神交流,有多少人练习过如何使用眼神表达支持,如何用眼神提升谈判的压迫力,如何用眼神制造聊天的亲和力,我想大多数人没有,那有眼神交流没有用呢,对你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对我很有用。又比如,如何写邮件,对同一件事情,如何简洁又不失条理的描述清楚事实,如何优化表达获取领导更多的支持,这也是可以练习的。很多人就是忽略了日常工作中这些值得刻意练习的点,满足于现状,满足于把工作做到60分,而有些人却能发现这些值得刻意练习的点,不满足于仅仅完成工作,而是通过不断刻意练习提升自己,日积月累这些就和普通人拉开差距,更早的达到领域专家。
3、 设定目标达成激励计划
分解出了来了,然后怎么办,执行吗?
不不要着急,在执行之前,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做。要知道,无论什么技能,无论你原来是多么热爱,在长期的刻意练习中,比如长达几千小时的重复训练,这些原来令你感到快乐,高兴的事情,都会慢慢的褪去光泽,变得枯燥,变得味同嚼蜡毫无乐趣可言。因此你需要还需要一份有效的激励计划。
一说到激励计划,很多人马上就说,这很容易啊。比如每次我设定目标时我都会告诉自己,如果达成了就送自己某某奖励,比如一场出国旅游,一个款最新的手机,或者某个心仪已久的东西。OK,这些激励确实是可以的,但是它的效果很一般,你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很多时候都达成不了目标,而你往往把原因归结为执行力上,其实这些效果低下的激励方式也拖累了你。
总之,设法为你刻意练习的小目标设法找到一个能够获得正向即时激励的好方式,不断的非周期性的激励自己练习。
4、设定练习计划
在设定好了激励计划的同时,其实我们的练习计划也已经有了眉目。比如一个大目标,分解为若干短期的子目标,我们就不断执行,定期修正即可。但是这里需要补充几点。
很多人一提起计划,就把 上哪些大神、学霸的计划表拿过来,比如早上4:30起床,4:50-5:30学习单词,5:30-5:35休息,5:36-6:00学习短句,6:00-6:15吃早饭…. 我想说的是这些时刻安排表大多数是非人性的,对于普通人几乎无法坚持,对于每天上班的打工人来说更难,说不定老板突然找你就会打断自己的计划,所以我建议你最好设定弹性时间表,比如今天上午计划设定3次刻意练习,每次25分钟,你可以在今天上午任何你可以拿出整25分钟的时段进行刻意练习,不用考虑将其固定在某个时间点上,你要你有进入刻意练习的条件,你就迅速进入状态,将其执行完毕,并且不用过于追求极度饱和的工作时间表,很多每天忙得团团转的人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在虚耗光阴而已,你只要保证长期的刻意练习,超过这些人是迟早的事情。
有人问我练习的最高级别是什么,我认为是输出,准确的说是你教会别人。对于某项技能,其实你最快掌握的方式不是自己学习,而是设法教会别人。在设法教会别人的过程中你会反复的强化自己的掌握水平,如果有个东西你给完全不懂的人讲懂了,那说明你自己已经掌握,如果你自己还理解的半懂不懂,那你肯定无法教会别人。有很多方法可以参考,比如你最近对某项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你可以写成材料,在小组或者公司内部开一场分享会,向同事分享的的经验,并且设法教会原来对此一无所知的参会者。或者你可以“练习给妈妈写信”假如你要给你的妈妈写信介绍你最近的学习成果,但是你的妈妈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你就要用妈妈最能理解的方式向她阐述,如果你能写出这样一封信来,那你对这次的学习成果掌握程度肯定达到了较高水平。
5 、让你的计划顺利实施的小贴士
好了说了半天,让我们来到最后一个环节,如何保证你的计划顺利实施。其实在前面分解技能,即时反馈,时间表设计上已经和这个问题有交集了。这里我想说的是,没有什么人、什么方法可以保证你的计划完整顺利的实施。但是又些小贴士可以帮助你更顺利的完成,例如
上关于时间管理的讨论简直数不胜数,时间管理大师,也是比比皆是,特别是娱乐界楷模辈出。如果你没有深入研究过时间管理,精力管理,那你还是有必要系统学习一下(你看,回到第1,第2条了)。
很多学习理财的同学往往都学习过这条道理“学会先支付给自己”,说的是每次是指首先把自己的工作收入和其他收入投入到自己的资产项目中,它是致富中最重要的法则之一。对于人生来说,时间其实就是我们的最重要的货币并且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是平等的,我们往往把自己最重要的货币支付率先支付给了错误的对象。所以建议你最好每天抽出固定时间,比如上班开始工作前,下班后某个时间段,排除干扰把时间先支付给自己,对某个领域进行刻意练习。
这个就不多说了,即时激励很重要,但是同时如果能够提升延时享受的能力,这会帮助你更快抵达你的目标。
好了,另外要有一定要记住要有耐心,方向正确慢就是快,祝各位早日成为领域专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