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家庭关系出了问题,只要向 区求助,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 工随时可以上门协调;学校放学后,无人照看的孩子可到 区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这里有专业 工教他们做手工、玩游戏等,直到下班的家长将他们接回家;想要锻炼身体,可加入 工站组建的瑜伽小组,每周都有专业的瑜伽老师定期来 区免费教大家上瑜伽公益课……这样的贴心服务,得益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太平 区正在开展的省级“三 联动”试点工作。所谓“三 ”,即 区、 会组织和 工,“三 联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 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让 区居民生活悄然蝶变,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政府购买服务 引入专业 工
今年62岁的居委会主任张瑞凤是瑜伽公益课的参与者之一,她从1984年起就进入太平 区居委会工作,一待就是34年,颇受居民信任。正是在张瑞凤的带动下,如今参与瑜伽练习的居民越来越多。张瑞凤说, 工站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仅有益居民身心健康,也增加了邻里间沟通交流的机会,为 区带来了活力,当然要全力支持。
太平 区地处莆田市中心繁华地带,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8327人。 区党支部书记林德介绍说,近年来,他们在 区服务管理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先后获得“省级文明 区”“省 区建设示范区”等称 。为加快 区治理模式创新,去年底,包括太平 区在内的全省6个 区被列入首批省级“三 联动”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的 工力量,促进 区互助和 区融合。
居民喜欢什么 工提供什么
区的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是 区 工重点的服务对象之一。家住雷山街的林金新和林壹梅夫妇育有5个子女,但儿女们大多在外地工作。两年前,79岁的林金新出门时意外摔倒了,日常起居只得由小他4岁的老伴照看。获悉这一情况后,太平 区 工站负责人赖赛红隔三岔五就上门看望,成了这个家庭“新的一员”。不久前,赖赛红还邀请林大娘参加 区“耆乐年年”手工小组。赖赛红真诚的付出,让林壹梅打心里感到温暖。
心海 工服务中心的 工站设在太平 区活动中心三楼,办公面积不到20平方米。如今,这间小小的办公室以及这里的 工们却成了居民们的牵挂。16日,来自闽南师范大学 工专业的两名实习生胡玉莹和鲍贞瑜与站里的 工一同探讨完善即将于下周开办的夏令营方案。该夏令营为期5天,将在 区内免费招收30名7至13岁的营员,课程包括手工制作、书画课、美食制作等。不少 区居民听说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来 名。
发挥 工作用 充实服务力量
“ 区、 会组织就如散落的珠子,而 工是将这些珠子串联起来的线。”市民政局 区办主任杨程太表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相比 区工作人员, 工有着诸多优势条件:首先其掌握专业的 工知识储备,其次身份中立,再者拥有更集中的工作目标,也更能发挥出作用。未来, 工工作会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部署,2018年,莆田每个县区(管委会)将至少选定1个 区开展“三 联动”工作,由市财政给予每个项目10万元补助,所在县区(管委会)财政配套5万元。从2019年起,在全市有条件的 区逐步开展“三 联动”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县区(管委会)财政预算,市级财政给予每个 区5万元补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