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软件产业驶入“快车道”

据青岛市经信委统计,今年1—10月份,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44%,高于全国增速23.7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青岛软件产业正在驶入“快车道”。

青岛软件产业驶入“快车道”

软件产业的兴起

软件产业作为我市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青岛市经信委统计,今年1—10月份,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44% ,高于全国增速23.7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据了解,自2012年我市出台首个软件产业扶持政策——《关于推进青岛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以来,青岛市软件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

近年来,青岛市软件企业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列入统计的软件企业达到945家,同比增长1倍;2014年新认定软件企业82家,累计认定企业535家;当年新登记软件产品251个,累计登记产品2057个。

“品”字格局

据创新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国际创新园总占地177亩,为青岛市蓝色硅谷科技创新产业的重要载体。由崂山区政府和台湾东元集团分三期开发运营。园区一期占地55亩,建成约12万平方米研发办公设施,5万平方米商务、商店、健身、餐饮、地下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并于2012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青岛目前形成了“东园西谷北城(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及市南软件园、青岛信息谷、青岛软件科技城)”的软件产业规划布局。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园、西谷、北城均处于未来大青岛的核心区域,三大园区之间通过胶州湾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和规划建设中的地铁轨道交通连接起来,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品’字形发展格局。到2016年,‘东园西谷北城’将基本建成软件产业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软件业务收入近千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将成为带动青岛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的壮大

为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青岛市搭建起了“中国(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博览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通过组织多场软件技术及成果展示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等,推介中小微企业的研发成果。

青岛浩海 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逄增辉介绍:“去年的软博会,我们达成了5000万的合作项目,进一步推广了我们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公司成为青岛市高成长性软件企业,并在今年成功登陆新三板,引入了战略投资,帮助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帮扶不仅仅限于展会,青岛快乐视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在税收方面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公司财务经理荣世东介绍说:“我们通过了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的‘双软认定’,在所得税方面享受到了2免3减半的政策,2年来一共节省了500多万的税收。”

根据统计,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0家,海尔、海信分列2014中国软件百强企业第三、七名;东软载波、海信 络科技2家企业连续五年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海信 络、软控股份在“中国软件外包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2013年度奖项”评选活动中,分别入选“交通行业信息服务十大龙头企业”和“制造业信息服务十大龙头企业”。

留人妙招

业内人士分析称,青岛的软件产业发展基本符合全国软件产业特点,从无到有的发展较快,但目前正处于整体步入二次发展快车道的阶段。多数本地软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纠缠于低端、同质化的竞争,缺乏高端竞争力,无力从高额利润里分得一杯羹。另外,青岛软件产业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嵌入式系统软件比例高,这就制约了软件企业的发展。还有就是软件企业固定资产少、企业融资难,低端人才不缺、高端人才难找等问题。

岛城一软件公司负责人孙先生坦言:“一般软件公司不可能像传统的制造业那样,拥有大量的土地、厂房或设备等,都是主要依靠创意以及人力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公司在‘软成本’上投入非常大,尤其软件开发行业,前期就是无休止的投入。因为没有实际的抵押物等,这些企业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发展资金主要依靠风险投资或政府扶持。”

人才是影响软件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出现的用工难、软件开发人员流动频繁、跳槽等情况,孙先生认为:“正说明员工与企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劳资关系,正在向合作关系发展。因此要留住软件开发人员,让员工努力工作,愿意为企业尽心尽力,就需要企业为员工着想,他们需要什么,企业提供什么,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与企业融为一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1月10日
下一篇 2015年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