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多年建成的国外系统不能再使用时,国产软件多久才能完成整体的替换?
这是当下国产化替代背景下,不少企业面临的考题。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全球领先的跨洋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华海通信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国产软件代表企业金蝶,仅仅用了68天时间,就帮助华海替换掉过去10多年建成的184个国外系统,覆盖LTC、PTP、ITR、IPD四大核心业务流程,确保了华海的每一位员工在信息系统的链接下更高效地工作,保障了其业务在疫情背景下的连续性。
高效缩短系统替换时间的背后,是可组装的产品特性以及背后支撑产品逻辑的EBC(企业业务能力)理念。作为软件业里的一个非常前沿的领域,EBC由著名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于2019年提出。该理念甫一出炉,就为国内软件业巨头金蝶所拥抱,并在Gartner 的基础上,金蝶提出了EBC五大平台数字战斗力,包括包含链接客户、链接生态、链接万物、链接员工和数据驱动,这五项平台能力对于信创厂商与企业在信创发展新阶段构建数字化战斗力,从根本上提高新创产品与服务价值至关重要。
不仅仅是理念的升级与进化,据统计,金蝶已累计帮助百余家大型企业完成国产化替代,将大企业原来使用的国外ERP系统替换成金蝶的EBC系统。
在近日金蝶2022全球创见者大会上,EBC再次进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金蝶联合发布了《2022 EBC白皮书》,为EBC注入更多中国管理理念与实践。相较前三年,今年EBC理念的最大亮点是正式定义了“组装式企业”,认为可组装是韧性企业的必要条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指出,“未来每个企业都会是组装式企业,组装式企业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组装式企业包含了思维转变、架构优化、技术革新等多方面的数字化转型策略,目的是打造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加速效益价值转化。
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表示,华为正通过“1+6+1”服务“1+6+N”、企业应用现代化分层建设、可组合的业务服务、重构企业核心商业系统、以应用为中心共建企业数字平台等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释放数字生产力,用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也必然离不开一个强大的企业数字平台。”
EBC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优解,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共识。金蝶高级副总裁、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孙雁飞表示,随着各种PaaS底座的夯实,在陪伴客户成长的过程中,沉淀下各种各样的PBC核心能力,金蝶最终会发展出一种近乎无限的组装能力,可以去适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及不同业态的企业,而且是适应的越来越快。
除了可组装能力的增强外,交付的服务水准也不断提升。金蝶的做法是把低代码开发平台和SaaS的标准服务结合在一块,并称之为叫PaaS加SaaS的生产率连续体。此前,低代码平台更多的是为了降低外部用户的二次开发成本,但当金蝶用这种方式来给客户做交付时,好处就是客户的核心应用和金蝶IPaaS平台是一体化,两者从底层架构上“本是同根生”,就避免了客户未来在核心系统升级的时候,产生数据上的不一致甚至是系统架构上的不一致。“从一个企业完整的信息系统核心骨干来讲,我们的交付是一个更为整体的交付的解决方案”,孙雁飞说。
EBC高度的弹性、韧性和灵活性,以及应变力、自主可控、云原生等特性,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价值,赢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的青睐。在如今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已有超过一半的企业选择了国产软件厂商金蝶的产品及服务。
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研发平台总经理赵燕锡表示,数智化给金蝶等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担当。“我们衷心地希望通过金蝶云助力更多企业打造EBC平台,重构数字能力,让中国越来越多企业成为高韧性企业,迈向世界一流。”
相比多年前,海外软件厂商的产品几乎占据中国大型客户市场一壁江山的市场格局,国产软件巨头金蝶的如今成效,已然说明了国产软件企业崛起的现实——不仅仅是在产品覆盖的企业数量上实现了逆袭,更是在理念实践上赢得了中国软件的地位,用数字化韧性增长的实践逐渐丰实和撑起了EBC的内涵、外延和进化。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软件行业整体发展也正在由赶超向引领转变。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表示:“金蝶将坚守初心,攻坚克难,突破一个又一个‘卡脖子’技术,逐步实现国产软件对世界一流的赶超,与中国企业一道,成为构筑数字中国的强国力量。”这一股“强国力量”,正不断让更多的中国传统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中,主动拥抱EBC时代,增强数字化时代的弹性、韧性和反脆弱能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