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甚至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在线学习”。不过,自由发展了多年,一直处于监管真空的在线教育,可谓是乱象丛生。
两年前,一款名为“我要当学霸”的学习APP遭到家长投诉,在这款软件的页面下面,学生圈的版块十分醒目,点击进入,用户可以自行添加圈子,其中,供选择的圈子数量,超过了50个,被细分为“小学自拍交友”、“暗恋心事房”、“异地零距离”等版块。
而根据发帖的日期记录,2017年11月11 , 名为“白栀凉”的用户连续发表了多张聊天截图,对话内容涉及招嫖等内容,不堪入目,有多人参与了留言。这样低俗的内容,不仅仅出现在这一款学习类app中,甚至不少面向未成年人提供学习辅助的手机在线学习软件,除了提供游戏、购物等内容,还能跳转至手机应用商城,引导未成年用户下载含有色情内容的app。
除了含有不良信息外,学习类app是否真的有效,也让家长们对于应不应该让孩子用手机进行线上学习十分犹豫。武汉的一位市民说:“各个小孩不一样吧,如果说他很适合那种线上的学习,应该是可以用。如果像我自己的小孩,喜欢和老师直接玩的,可能现在来看的话,不是太适合线上学习。”也有武汉市民持反对意见:“反正我是比较反对的,这样不能更好地发挥孩子的思维空间。”
还有人说:“对一个人的自制力要求会比较高一点,比如说你真正想去学习某一个课程或者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只是一个APP在督促你学习的话,可能因为身边没有陪伴的小伙伴一起进步、一起学习,自制力不是很强的孩子可能会中断学习,或者效果也不是特别好。”
今年1月到4月,国家 信办会同教育部、全国扫黄打非办等有关部门,开展教育类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 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今年9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中央宣传部反非法反违禁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副局长杨梦东表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专门组织开展了学习类App等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互动作业”、“同学帮”等10余个违法违规平台,下架了200余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用。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称:“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意见》还提出,要对教育APP实施备案制度,并要求在2019年底完成备案工作。据了解,备案管理的办法初稿目前已经形成,将于近期进一步征求意见,计划在9月底前印发管理办法。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虽然教育app在学习上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八部委联合发文规范教育APP,更加有助于让教育脱离商业化,使教育回归教学本身。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表态:“教育毕竟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它不能是商业性的行为,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八部委的这个《意见》它好在就是规范、引导使新的事物能够健康发展,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