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热阻系数检测仪-塑料薄膜导热系数测试仪-薄片导热系数测量仪器设备机器-厦门科王电子
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密切相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导热系数法是用于测量导热系数以对比材料性能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热流计法、防护热板法、圆管法、热线法、闪光法。仪器主要测试薄的热导体、导热硅胶硅脂、导热树脂、氧化铍瓷、氧化铝瓷等细小材料的热阻以及固体界面处的接触热阻和材料的导热系数。检测材料一般为固态片状,如加围框也可检测粉状态材料及膏状材料。仪器可广泛应用于大中院校,科研单位,质检部门和生产厂的材料热分析检测。
仪器参考标准:
MIL-I-49456A(绝缘片材、导热树脂、热导玻纤增强);GB 5598-85(氧化铍瓷导热系数测定方法);ASTM-D5470-12(薄的热导性固体电绝缘材料传热性能的测试标准)等。仪器具有自动加压,自动测厚,全电脑自动测量控制功能。
特点功能:
1、 测试头内测试杆周围增加了防护热装置(此装置可对试样进行热防护),拓展了仪器测试温度范围,减小了环境温度对测试的影响。
2、 测试头内测试杆上增加热流测试的温差热电偶堆,提高了热流测试分辨率、准确性和重复性。
3、 取消了冰水混合物对热电偶冷端补偿,简化了操作,方便了使用。
4、 增加了“老化可靠性测试”、“高导热材料测试”、“试样间接触热阻测试”等实验方法。
主要规格参数:
技术参数 |
型 :DRL-V |
1、温度范围 |
1、20—80℃(热极:室温—100.00℃;冷极:0—80.00℃(恒温槽)) 2、20—140℃(热极:室温—200.00℃;冷极:0—80.00℃(恒温槽)) 3、20—190℃(热极:室温—300.00℃;冷极:0—80.00℃(恒温槽)) 说明:温度范围是指测试样品的平均温度(热面和冷面温度)的范围,热面温度比热极温度稍低,冷面温度比冷极温度稍高。选型请根据实验要求选取其中一项参数。 |
2、导热系数 |
1、普通模式:0.1~45 W/m*k 2、高导模式:5~500 W/m*k (需选配高导测试模块) |
3、热阻范围 |
0.05~500 (cm2*k/w) |
4、测试精度 |
1、热阻测试:10~500cm2*k/w,误差≤3%;0.05~10cm2*k/w,误差≤5% 2、导热系数测试:0.1~5 W/m*k,误差≤3%;5~500 W/m*k,误差≤5% 3、接触热阻测试:误差≤5% 4、铝基板(复合板材)热阻测试:误差≤5%±0.1 |
5、测试头尺寸 |
1、Φ30mm(试样尺寸以此测试头为例);2、Φ50mm(可选) |
6、试样尺寸 |
1、0.1~5 W/m*k 或10~500cm2*k/w,Φ30×(0.2~5)mm,厚度可叠层 2、5~45 W/m*k 或2~10cm2*k/w,(Φ20~Φ30)×(0.2~15)mm 3、5~500 W/m*k,(Φ10~Φ30)×(15~30)mm(高导模式) 4、铝基板:15×15(mm) 说明:此试样尺寸为基本尺寸,详细制样尺寸参阅下述说明。 |
7、压力测量 |
0~1000.0N |
8、位移测量 |
0~40.00mm |
9、压力控制 |
电动 |
10、实验方式 |
1、试样不同压力下热阻测试, 2、材料导热系数测试, 3、介质不同压力下接触热阻测试, 4、铝基板(复合板材)热阻测试, 5、老化可靠性测试, 6、高导热材料导热系数测试(需选配高导测试模块) 7、不同压力下试样间接触热阻测试(需选配接触热阻测试模块) 8、材料压缩性能测试(新增功能)。 |
11、主机电源 |
电压:220V,功率小于1KW。 |
仪器配置: 导热系数测试仪主机1台;测试软件(含通信接口)1套;恒温槽(恒温水槽或恒温油槽按所选温度规格配置)及其控制器1套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更多高频、高功率、轻薄化的设备也随之涌现,伴随着这些器件的产生,薄膜散热材料在这些器件的热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主要采用激光闪射法进行薄膜材料散热性能的表征,该方法测试成本高,无法测试薄膜材料的热通量,不能直观的表征不同厚度薄膜的热通量和散热性能。还有采用加热方法检测薄膜上不同位置的温度和热传递情况,该方法测量精度低,受外界环境影响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