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在世界范围内,有传承的产品序列发展到第8代,多数也都有着相当大的突破与变革之处。 2017年末, 上曾经流传过一张不知真伪的i7 8750H标准电压移动处理器CPU-Z截图,后来AIDA 64 正式确认了i9 8000H和i7 8000H系列CPU的存在。今天,姗姗来迟的8代酷睿标准电压处理器终于官方问世,我们也因此有机会在此发布一个简短的横向评测文章。

8代酷睿标准电压游戏本提升巨大

第8代酷睿包括Kabylake U Refresh 、Coffee Lake-H/S 以及Coffee Lake U等分支。Kabylake U Refresh 是四核版的移动低电压处理器,主要应用在轻薄笔记本平台;Coffee Lake s是目前桌面i7 8700K i5 8400等主流六核平台和部分四核i3的统称,即将获得i5 8550等新兄弟的补充;Coffee Lake U 是目前已经基本确认存在的升级版Kabylake U处理器,代 以9结尾通常配有GT3E核芯显卡。

此外,Intel 以EMIB 方式连接 AMD Vega GPU的Kabylake-G 系列四核标压BGA 封装处理器也已进入8代酷睿门墙,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是搭载i7 8809G的Intel NUC 以及定位稍低的XPS 15 二合一笔记本。

Intel 此前凌乱的路线图

Video Cards 整理的迭代酷睿型

这是由8代低电压CPU的颇多降频、不同品牌之间性能差距悬殊的情况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所致。事实上,在非常紧张的瓶颈区间内,这一代标准电压处理器增加了一半的核心数量,实现了更高的满载运行频率,带来了游戏本CPU多年不曾见到的性能提升幅度,着实让人感动。

2i7 8750H标压6核CPU

i7 8750H标压6核CPU

拟定在2018年4月初更新i7 8000Hi5 8000Hi9 8000HK 系列的厂商有很多,我们今天的横评就涉及到其中的三家,分别是微星、华硕和机械革命。我们首先以华硕笔记本为载体分析介绍i7 8750H CPU的基本情况。

i7 8750H 任务管理器

i7 8750H 具体规格信息

AIDA 64信息读取

AIDA 64具体信息

华硕GM501GS i7 8750H渲染 主频变化情况

华硕GM501GS i7 8750H渲染 功耗温度变化情况

华硕i7 8750H 笔记本表面温度

由于是标准电压处理器,其同频同电压功耗相对7代4核产品大大增加,且功耗墙上限没有太大变化,散热情况按理应该严重恶化才对。不过,仗着较低的绝对电压和精细的电流控制,i7 8750H 仍然可以在日常负载中维持很好的表现,基本没有太大的频率波动情况出现,温度控制压力也没有预想中那么险恶夸张。

3三大游戏本测试平台

三大游戏本测试平台

ROG GM501GS

华硕玩家国度的平台是冰刃新锐版GM501GS,这款游戏本继承了GX501VI 冰刃游戏本超轻薄的特性,加强了散热设计,配备个性化灯光特效,外观美学辨识度极高,做工细腻,综合素质非常突出。

微星GT75 风冷旗舰

微星GT75 8VRF的是GT75系列模具的最新代表,这款产品继承GT73 VRF的十热管超强风冷设计,在散热规模上位于目前同类产品的顶端。厚重、机械键盘,强劲的热管导热能力和扩展能力是他最大的特点,代表了纯性能取舍的极致。

机械革命产品

机械革命深海幽灵Z2是Z1的对位升级产品,继承了质感强烈的金属外观,升级了个性化强烈的大键帽的机械键盘。机械革命品牌定位介于极致性价比和均衡素质之间,是市场上颇具代表性的一只新锐力量。

测试平台参数对比

4Wprime与3Dmark物理

Wprime与3Dmark物理

在性能测试环节,理论测试部分排在前面,实际应用排列在后。

Time Spy

首先,我们将从理论计算、Spec 生产力套件检测、2D渲染视频、X264和X265视频转码、Photoshop 图像处理器五个方面来考察。

一:理论测试包括Wprime 多线程计算、3DMark Time Spy、Firestrike EX物理测试。

二:SPECwpc 生产力套件检测包括Catia 、Creo 工程建模环节。

三: 渲染测试包括CoronaBenchmak、Cinebench R15 两款专业测试项目。

四: 视频转码包括X264 HD Benchmark、X265 HWBOT和Adobe MediaEncoder转码三个环节。

五:补充Adobe Photoshop CC 2018 进行风景堆栈主流应用测试。

六:同上代产品简单对比《刺客信条 起源》和《古墓丽影 崛起》的游戏性能。

3DMark 物理成绩

Wprime 2.10多线程计算

在3Dmark物理 测试中高频的重要性要略高于多线程,这与目前游戏引擎即时渲染的需求有关。8代酷睿的频率整体高于7代酷睿,所以不会吃亏。

在Wprime 中,多线程非常重要,7代酷睿被远远甩开。i7 8750H 内部也因为降频问题产生一定分化。

5SPECwpc生产力套件检测

SPECwpc生产力套件检测

SPEC标准性能评估组织是一个全球化的非盈利组织,制定了全方位的计算机性能评估标准,其中最著名的SPEC CPU 2006一直以来都是跨架构CPU之间直接比拼底层性能的最权威测试工具。

SPEC 推出了很多与生产力有关的软件产品,SPECwpc是其中较全面的一套。本次测试使用了Catia(也是法国大锁公司的设计引擎) 和Creo两个子项目,主要代表SolidworksAUTOCAD等建模制图软件的实际性能对比。

SPECwpc 测试过程

SPECwpc 测试过程

SPECwpc测试成绩

在代表机械建模、工业设计的SPECwpc 2.1生产力测试环节,多线程的优化应该相对不足。此外,GPU 也开始加入了这种工业场景中,可以看到配备强力GTX1080显卡的Alienware 17 强势反超了8代酷睿i7 8750H GTX1070机型。

这提醒我们,生产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CPU、GPU 不可偏废。

6Corona Cinema 2D渲染测试

Corona Cinema 2D渲染测试

在专业的图形渲染方面,我们使用著名的Cinebench R15和Corona Benchmark进行对比测试。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

Cinebench R15 运行情况

Corona Render渲染器是业界后起之秀,在渲染质量和速度上其实非常优秀,可以直接类比的对象就是Vray。他可以在3Dsmax 和C4D等软件中渲染使用,代表性很强,效率也还不错。重要的是,这款软件目前提供了1.3版本的独立Benchmark,体积仅有200MB左右。对那些执着于评判CPU综合性能(不仅仅是多核优化或者频率高低)的爱好者来说,也算是“不服跑个分”主义的良好载体。

CoronaBenchmak 运行情况

Cinebench R15 成绩

Corona Benchmark 测试成绩

Cinebench R15 和Corona Benchmark 都是频率和多线程并重的测试程序,也如实地反映出了渲染这种密集计算行业高度并行化的既有行业现状。

8代酷睿在渲染中显然拥有强大优势。

7X264 X265 转码理论实践验证

X264 X265 转码理论实践验证

视频转码方面,我们将利用如下软件进行对比测试,测试具体设置如下:

一:X264部分

运行独立的X264 HD Benchmark ,得出帧率,相互验证。

HWBOT X256测试

二:X265/HEVC部分

1:运行Hwbot 265 Benchmark,得出成绩进行对比。

2: 使用Adobe MediaEncoder CC 2018将一段《守望先锋》视频转为HEVC 1080P模式,源视频分辨率为2560X1440,码率7MBPS左右。

Media Encoder 测试设置

Adobe Media Encoder 2018 CC x265转码测试

X265 X264 转码测试

视频转码理论上对多核优化应该非常充分,所以我们看到各种Benchmark测试软件中8代酷睿表现都非常强势。但是,Adobe 这样要考虑到实际应用的程序中,多线程的优势一定程度上没有那么明显,这也是目前软件应用环境现实的一面。

8Photoshop CC与7Z压缩吞吐

Photoshop CC与7Z压缩吞吐

风景部分,我们使用Adobe Photoshop CC 2018打开14张尼康D850 14bit 4600万像素 无损压缩Raw文件,加载后进行自动对齐、平均值堆栈操作,以得到消除暗部噪点、水面光滑的影像, 记录时间进行比照。

运行Photoshop

Photoshop 提亮暗部需要宽容度支持 堆栈有利于降噪

7-ZIP在解压缩与压缩文件的效率上要比WinRAR高一些,7-ZIP同样是一款支持多线程压缩的软件。我们使用软件内置的Benchmark 来进行简单对比。

7Z 解压缩结果

影像处理结果

实际测试来看,7Z 严格遵循了高频X多核最强的比例规律;Adobe Phoshop 作为日常同海量图片打交道的软件,只有在固态硬盘和内存容量近似时才能体现出8代酷睿的进步幅度来。

9游戏观察与Intel跨代测试综述

游戏观察与测试综述

由于机械革命是GTX1060游戏本,我们目前手中没有能够直接对应的前代CPU竞品,所以本次游戏尝试仅仅对比华硕、微星与前辈联想拯救者Y910的游戏性能。联想的i7 6820HK 被锁定在3.6GHz 也即i7 7820HK 的满载频率(Alienware 17 搭载了GTX1080显卡)。

我们选择的游戏是《刺客信条 起源》和《古墓丽影 崛起》,都是新时代的3A高画质大作,两者均开启1080P最高画质,利用游戏内置Benchmark 得出结果。古墓丽影开启DX12模式使用SMAA,刺客信条关闭动态分辨率。

游戏测试结果

实践证明,高频多核同样是游戏利器,i7 8750H 主导的8代酷睿相对上一代竞品又相当的性能优势。


测试总结:

我们的测试大概覆盖了主要的视频、图像、日常应用场合,从7代i7 、8代低电压i7 和8代标准电压i7 处理器的对比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就处理器本身层面来说:

8代酷睿标准电压CPU虽然在拷机过程中无法稳定睿频,但日常使用中非AVX 场合完全可以保持高频多核特性,实际提升幅度相当大,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之前大家的担忧。

8代酷睿标准电压移动CPU 的功耗墙仍然存在,不同模具在功耗、温度阈值方面的参数设置和对应保障设计,将大范围拉开品牌与品牌、产品线与产品线之间的性能、散热表现。

8代酷睿标准电压移动CPU 与桌面版的性能差距进一步缩小。一方面桌面端8核以上高端处理器想要维持高频的资金和散热成本高启,另一方面普通PC应用场合暂时无法优化到8核以上而又刚好能够让4核CPU捉襟见肘。目前来看,6到8核的CPU 是最为均衡的选择,无论在桌面端还是在笔记本端。

8代酷睿桌面版已经被证明很成功

那么,哪些人最适合购买8代酷睿游戏本呢?

10华硕GM501GS详细参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3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3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