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精选了 款字体 免费下载

字体设计对设计师来说应该是蛮重要的技能,甚至可能说是最基本的技能,因为经常用到这项技能,比如标志标准字体、海 、主题活动主画面、线上Banner等等。

做一款字并不难,难在做好一款字。

做字流程

先讲讲我的做字流程:

  • 确定要做的字
  • 理解和消化字的含义
  • 上搜寻相关参考资料
  • 边想边画手稿
  • 电脑执行(软件AI)
  • 润色包装
  • 下面案例会重点讲解电脑执行(软件AI)这部分,包括初稿、过程稿、亮点详解、难点剖析等等,还有一些在特点字风格下的做字要点。

    三大原则

    在这次的分享中我更多的从设计技法的纬度去剖析,在创意层面则会稍微提一下。

    我在设计大部分的常规商业字体时,会严格遵守三条原则,分别是:

  • 中宫外扩
  • 慎用技法
  • 重量一致
  • 1. 中宫外扩

    中宫收紧这种情况一般只存在在书法字体中,显得紧凑有力。

    中宫外扩一般适用于方方正正的标准美术字,即常规商业字体设计,使用此形式会让字体宽松而且更规整。

    因此这两种形式并没有好坏之分,视情况而定。

    2. 慎用技法

    这里的技法是指字体设计时可以增加字体的设计感形式感的一些技法,比如:连笔断笔、笔画特征点缀。

    技法需克制使用,如若泛滥使用,则会使字体降低了美感,甚至丢失了识别度,过犹不及。

    比如下图中设计的字体,是什么内容?你是否还看得出来呢?

    「感官」二字能看得出来,后面两字是否无法识别,只能连蒙带猜了呢?是的,因为识别性太弱了。字体设计的识别度严重不够,恰恰是因为忽视字体结构造成的。

    我个人觉得,美观性和识别度同等重要,好比一双筷子缺一不可。

    切记不可一味追求炫技,需克制,把握好技法使用的度。需要更多考虑字体的识别性和美观度。

    3. 重量一致

    重量一致是指在一款字体设计中,在视觉上每一个字都保持均等的分量,也就是在视觉上感觉每个字都一样重。

    举个例子,如下图中的「一二三四国馨」,这些字的笔画从一笔到二十笔递进,疏密各不一致,为了达到视觉上一致的分量,在笔画少的字体中笔画调得相对粗一些,而笔画多的字体则将笔画调得相对细一些,从而达到整体协调。

    下面让我们进入具体字体案例的分析中吧。

    第1款

    1. 前期思考

    当拿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唯美、古典。定下字体气质,便按这个方向找寻合适的参考。

    在搜寻参考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古建筑的屋檐,也想到了用海浪的形态,即把四个字做成海水流动的既视感。

    最终考虑到古建筑屋檐的特征更有唯美气质,屋檐特征更为抽象简约,可以不繁琐且巧妙镶嵌在字体笔画中,与之共生,因此选了这个创意点。

    2. 绘制手稿

    3. 字库字体结构参考

    接下来进入电脑执行,首先我会打「海棠未雨」几个字库字体放在一边,便于随时参考字体结构,也能避免自己当局者迷犯低级错误。

    4. 雏形

    用钢笔工具勾勒出基本型。

    3. 初稿

    做字时需不断检查「单个的字」和「整体的字」。

    单个的字:主要检查字体内部偏旁部首之间的位置距离是否协调,再就笔画与笔画之间的亲疏关系。

    整体的字:主要检查各字体的重量是否一致。

    总而言之就是观察字体的「识别性」和「美观度」。

    现阶段,感觉「棠」字略宽,「未」字略小,「雨」字高了。

    4. 调整

    字体细节调整之后舒服了很多,好多方角部分做了「倒圆角」处理,更耐看了。

    做到这一步,感觉整款字体已经没有什么大毛病了,但依然平平无奇。

    5. 增强字体古典气质

    加入了古建筑屋檐的抽象形,融入每一个字的某一笔画之中。添加了字体唯美、古典的气息。然后在笔画交汇处都做了「溢墨」处理(一般书法字才会有墨水溢开的效果),更加深了字体的古韵味道。

    6. 一些思考

    其实还有好多细节都在设计过程中做了恰到好处的优化。比如:「棠」字上面三笔,中间高两边低,为了识别也为了美观。比如:有古建筑屋檐特征的笔画的位置安放考虑,相邻两字之间的屋檐特征笔画是坚决不能对齐,按这个标准加上因地制宜的调整后,呈现出错落有致富有美感的一幅画面,仿佛远处有一座座高低不同的古建筑,还飘着雨。

    7. 做字全流程GIF图

    8. 包装

    第2款

    1. 绘制手稿

    2. 字库字体结构参考

    3. 初稿

    快速把基本形执行出来。

    字体结构:属于上紧下松。

    字体特点:

  • 笔画横细竖粗。
  • 横笔右端倾斜处理。
  • 字体的记忆点在于「来」字的撇和捺,其他字也同样保持这样的特征。
  • 4. 添加字母点缀

    5. 优化

    「来日方长」四字紧凑排版。点缀字母使用更小字重,为了弱化点缀字母,固在每两行之间添加了横杆,更显精致。

    6. 最终稿

    最后调整一下细节,比如整体特征笔画的处理,比如「长」字右下角断笔的处理。

    7. 做字全流程GIF图

    8. 包装

    第3款

    1. 版式1

    绘制手稿

    字库字体结构参考

    初稿

    该款字体为繁体字,第一和第四个字笔画繁多,第二第三个字笔画略少,因此在设计时候需要特别考虑到「重量一致」的设计原则。

    字母点缀

    现阶段每个字体的风格还不算非常统一(基本统一,但还不够)。

    修改调整

    「方」字尝试另一种可能,「方」字为了在风格上与「来」字更统一、呼应,因此修改成下图的方案。「长」字的繁体字右下角做了调整,更加协调了。

    横版最终方案

    经过再三衡量对比,还是觉得「方」字左下角那一画,一笔下来更有力量感,有具设计感。「长」字保持上图最终方案。

    之前「长」字右下角那一笔跟「方」字左下角那一笔严格对称呼应倾斜度,从而忽略了长字的整体协调性和稳重感。做了调整之后协调稳重多了。

    2. 版式2

    继续试一试另外的排版,探寻更多可能性。

    手稿

    新的版式新的味道

    在上面加了一些数字与线条的装饰,更显精致。

    由于版式的不同,「日」字本身字体的宽度受限,考虑到拉宽会改变字义(宽则为「子曰」的「曰」)。因此,把「日」字左对齐上面的「来」字,将中间的横笔破型出头到右边,正好填补了该处的空白,更与每个字的最长横笔呼应。

    做字全流程GIF图

    包装

    第4款

    设计这款字体时,我并没有绘制手稿。而是找到了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作为参考,这个参考的字体内容并没有出现「放肆喜欢」中任何一个字。只要能把握住字体设计的核心特征,皆可借鉴。

    1. 字库字体结构参考

    老样子,电脑执行打一行字库字体(一般用常规黑体)作为字体结构参考。

    2. 分析参考设计笔形特征

    分析到位了,看透所找参考的字体设计作品的主要特点,或者说风格,将对接下来的造字执行非常有利。

    3. 雏形

    在整体上,四字之间的视觉重量不一致。在细节上,很多细节的处理并不到位,显粗糙。

    4. 初稿

    比前面雏形好了很多,但重量依然不一致。理由是两边的字笔画少,中间的字笔画多。

    还有一个问题是「放」字和「欢」字右边上面那一「撇」属于这款字的显著性的特征,中间的「肆」字和「喜」字却没有体现。

    5. 调整

    「放」「肆」「欢」在风格和视觉重量上都达到了标准,唯独「喜」字差点意思。

    6. 集中发力设计「喜」字

    集中发力设计「喜」字,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7. 多尝试总有惊喜在等你

    尝试了好几款不同的「喜」字,最终找到了满意的结果。

    坦白说当时尝试到最后这个「喜」字的时候,心里还是挺愉悦的。

    8. 最终稿

    最终呈现可以说在标准线以上。字体风格特征统一,字体视觉重量基本一致。

    特别讲解一下「喜」字。「喜」字笔画多,因此在兼顾识别性与美观度的前提下,如何调成风格一致和重量一致呢?

    最上面那一横笔做断笔处理,避免笔画多而造成的「密不透风」。中宫也外扩,即「士」部分最下面那横笔、两个「口」部分的宽度都处在一个合适的占比,因此在视觉重量上与其他三字是一致的。最难的点来了,这个字横笔太多,共有7条横笔,悬殊于其他字。怎么解决呢?把两个「口」部分的下面一横去掉(并没有影响识别性),然后两口之间那部分(喜)两点一横合并成一笔,中间直两边翘起,翘起部分刚好有那两点的特征,因此整体识别性也满足了。

    这个「喜」字,用了断笔、连笔、共用的手法,但呈现出来的效果是简洁的,跟其他字舒适共存了。

    做字不刻意,不炫技,技法手法都是为了达到合理结果所用的手段。

    9. 倾斜处理版本

    水平倾斜10度,垂直倾斜7度,就有下面这种效果了。

    10. 做字全流程GIF图

    11. 包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11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