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张正义的检察人,你忧心的信息化问题解决了吗?

无论是公诉席上英姿飒爽的检察官,还是在幕后兢兢业业、服务一线的检察人们,都有着守护正义的初心和理想。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各个地、市检察院纷纷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新时代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因为他们深知,司法效率是司法公正的题中之义。尤其对寻求司法救济的当事人而言,检察人的工作效率无异于他们面对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信心和底气。

(司法效率,司法公正的题中之义)

由基层检察院发起,以实际推动检察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已初见成效。但检察人心里清楚,这距离运用数字化手段充分释放检察生产力还有一定距离,仍需更强的合力创新,而非重复建设。

建设统一支撑平台,避免资源浪费

早期的智慧检务都有一个共性,由基层检察院发起,在当地产生良好应用效果后,再被省检察院推广到全省检察机关。这看似利于基层智慧检务的推广和建设,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支撑,致使各地区以及各级检察机关之间不断重复建设高度相似的信息化应用。如此,不仅严重浪费资源,亦不利于实现国家对不同检察机关智慧化建设的统一管理。

为避免资源浪费,全力整合检察机关内外的数字化资源,实现从电子化向智能化跨越,山东省检察院联手北明软件打造了“山东省检察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平台集智能辅助办案、案件质量识别、检务数据智能分析、检察决策支持、检察官业绩评价、智能信息检索六大系统为一体,自2018年1月上线以来,一直运行良好。

检察工作千头万绪,单是17个内设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就存在大批量案头工作亟待处理,而需要了解整体办案情况的管理者,则常常忙于查阅各项 表、 告。有了诸如“山东省检察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等系统的统一管理,管理者不仅能通过平台进行全院案件分析、各业务条线分析,运用案件比和数据比对等功能模块,从繁杂的案头审察工作中解脱出来,还能根据客观的数据分析结果,制定、调整新的策略措施,为制定真正提高司法效率的决策提供方向。

目前,由北明软件研发、适用于省市县各级检察机关的综合性应用平台,已可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新局面,而且依据不同应用场景还能提供针对性的应用服务。例如,各业务系统用户可通过拖拽平台的上百种组件,在自行选定的布局中,完成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页面定制。基于定制化页面,检察人对相关业务整体情况便能一目了然,且可按需快速检索出各类文书卷宗。这不仅极大缓解了各基层检察人日常繁重的工作压力,也为他们处理复杂案子,提高办案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避免资源浪费的检察大数据统一支撑平台)

据《中国检察官》第353期刊《智慧检务在刑事检察中的建设及运用》相关数据,在检察组织体系中,基层检察院占全部检察院的85%以上,每年的办案量约占检察机关办案总数的90%以上。可见,基层检察院的统一智慧化建设乃“智慧检务”的重头戏。面对“案多人少”的旧疾,上级检察机关如何将有限的基层资源,充分而有效地运用起来;引导好各级检察人,结合办案实践开展更具价值的探索,才是建设“全局智慧检务”的关键。

此外,智慧检务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共享冲突、数据导入主观等问题同样亟待解决。

如何加速“智慧检务”升级?

因司法体系的特殊性,检务公开数据量整体上并不算大。加之不同环节的司法数据以及不全面的个人数据统计,直接导致了司法数据更新相对滞后,以及检察办案的数据智能挖掘难以进一步开展的困境。

(融合提效,智慧检务的关键)

以上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是数字化手段固化了案件是否应当受理、是否应当进入捕诉环节等标准。这种案件处理上的司法不规范,不仅会出现“同案不同办”,也直接影响了司法权威以及群众对司法公平公正的感受。

另一方面则是机器算法设置的误差与案件办理“零误差”的冲突。对数字化程序设计而言,误差是一定存在且被允许的。但对案件当事人来说,误差所造成的影响不仅难以接受,而且不可逆转。简言之,“误差”产生的次数与群众心中的司法公信力,成负相关。而“提高司法公信力”不仅是每一位检察人的责任,同样也是每一项智慧检务创新应用需要肩负起的 会责任。自2011年起致力于检察院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业务创新和系统集成的北明软件一直牢记并履行这份责任。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智慧检务的决策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最高检于2020年底研发部署了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北明软件作为智慧检务踏实的践行者(拥有6个省及16个市级电子检务工程建设经验),和优异的业务创新者而得以承建“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大数据应用子系统”。

面对数字化案件设置固化与案件办理“误差”等问题,北明软件充分发挥自身在大数据汇集整理,以及融合应用方面的实践优势,全力推动构建检察各部门,跨层级、跨系统及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共用格局,并通过对比分析和建立数据关联模型,实现数字化案件信息更新及时的同时,也有效辅助各项检察工作的准确性及科学性。

就系统使用频次较高的“数据检索”功能而言,北明软件运用“搜索结果过滤”和“搜索关联”充分保证了信息搜索的质与量。当用户进行第二次检索时,系统不仅再次寻找同类数据,还会叠加第一次检索条件,以保证此次搜索结果的过滤是在第一次检索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多次叠加过滤,实现了检索目标的逐步细化,有效助力检察人找到想要的案件信息。

(关键技术,信息准确的保障)

共享共用大数据,以及保质保量数据分析的双重加持,意味着“同案不同办”的发生概率将越来越小。这使得原来的演绎办案方式,在数字化手段的助推下也将慢慢转变为“演绎+归纳”的方式。基于有效大数据的支撑,检务智能化应用在兼顾“效率”和“质量”上将趋近完美,让心怀“司法正义”理想的检察人在高效追诉犯罪者的同时,也能有效地保护无辜者,及时地挽救失误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