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一起触摸黑科技

走进室内主题展,“创新发展、北京争先”的大字映入眼帘,多项展品带你领略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

这里有可进行侦查、搜救等特种任务的昆虫级超微型扑翼飞行器和爬行机器人,有光子AI计算芯片等先进技术成果;这里也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等抗疫“硬核力量”;这里还有可以复刻咖啡大师手艺的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萃取、研磨、打奶泡、拉花,一分钟左右就可为你呈上一杯色香味俱佳的咖啡……

#

科技抗疫展现“硬核力量”

在科技抗疫展区,一款黄色的迷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吸引了参观者目光。别看它身材不大,里面却大有乾坤:口腔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病毒快速灭活仪、全自动核酸分析仪、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及计算机,以及基于5G的检测结果直 系统等一应俱全。

“这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搭配全集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芯片系统,检测灵敏度150拷贝/毫升,可准确、简便、安全、快速地检测新冠病毒,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高灵敏度检测,45分钟可出 告。”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腾介绍,移动实验室可瞬时到达各种极端现场,接通220V电压或启动车上自带的发电机即可开工,采样可通过口咽拭子采样机械臂和人工两种方式完成。移动实验室已为2021年春晚彩排现场等提供现场防疫支持,并已进入各级疾控系统、医院等多个医疗单位。

除了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展区内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也给出了最新“检测方案”。“这款监测系统可实现气溶胶中病毒核酸自动化高灵敏快速检测,使新冠病毒的检测灵敏度达到20拷贝/毫升,比常规方法灵敏10倍。”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马鹏飞介绍,这款监测仪系统此前分为气溶胶采样器、试剂盒、检测仪三个部分,曾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为17个场馆开展新冠病毒采样和检测工作,为室内空间防疫预警提供切实保障。如今,该系统进行一体化升级,将三个部分集合到一起,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与新冠病毒检测设备“面面相对”的是琳琅满目的新冠病毒疫苗展区。这个展区不大,甚至略显拥挤,但展览桌前,一瓶瓶小小的疫苗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新长城”。在这里,中国国家队、主力军的疫苗“集结亮相”,有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原型株、奥密克戎变异株)、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原型株、奥密克戎变异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小分子新冠药物阿兹夫定、首个国产新冠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体。

#

冬奥科技成果集结亮相

在本届科技活动周科技冬奥展区,从办赛、参赛、观赛,到安全保障、综合示范,支撑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筹办、举办的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从轻量化定制运动头盔,到可穿戴冰刀冰面摩擦力测量装置,再到冬季减阻VR虚拟训练系统服务运动员参赛的科技装备在科技冬奥展区全面展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二代雪车以极高的颜值吸引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二代雪车综合航天飞行器设计、材料和制造等尖端技术,是我国首款国产双人雪车,其风阻系数较国际同类产品降低5%以上,满足了国家雪车队对装备低风阻、高可靠性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

科技走进大众生活

绿色环保展项历来是科技周关注的焦点,今年也不例外。这里既有竹子制作的生活用品,也有现场展出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我们自主研发的G20+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采用交流阻抗、综合热管理等自主集成技术,在低温冷启动、低温储存、动态响应等方面性能优异。”亿华通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额定功率240千瓦的产品,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空、水、热、电等内部系统高效协同控制,具有高功率、高响应、高集成、高经济等特点,目前已通过中国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和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

现场也不乏吸引小观众的展品。其中,一只身手矫健的机器狗吸引了小朋友们的围观,最大负重约为100千克,它不仅能运送物资,还能协助消防员执行搜救任务。

在一次次与高科技的亲密互动中,科学的种子在少年们的心中撒播、生根、发芽。

“希望有一天,我能透过航天器的舷窗遥望那遥远的地球家园;希望有一天,我能乘坐自己设计的火箭去探索神秘的火星;希望有一天,我的梦想都能成为现实……”中国科技馆“红领巾讲解员”陈子航的一番话,道出了热爱仰望星空的少年们的梦想,正是通过诸如太空课堂的一次次互动,星辰大海才变得未来可期。

终审:陈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