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量盗刷成行业良性发展之痛)
7月9日,广州互联 法院一起关于不支持“虚假刷量”获4万余元赏金的判决,再次将这一行业痼疾拉到了大众面前。
日前,小红书官方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 区反作弊 告,更是显示了当前流量盗刷之猛:小红书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笔记4285篇,其中除机器刷量外,每天有920篇人工刷量笔记被清理;平均每5分钟清理18.6个刷量账 、168个虚假点赞、135个虚假收藏、571个虚假关注。
阅读量崇拜滋生畸形刷单产业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数据造假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只有先把数据变成一个可以任意掌控的“泡沫”时,才能得到更多人的点击。然而,数据的真实性是平台的生命,有了真实性才会有合作各方的互信共赢。
一家名为“亿兴推广电商”的 店,主要以“推广”为名从事统称为各类刷流量的业务。在其 页上赫然写着:“搜索流量”“包月服务”“全新引流推广”“人工推广”“真实访问”等字样。一些“微信阅读量互刷群”,要求大家互阅互赞,大量陌生人相互推送自己需要刷单的内容,发送求助需求的同时也帮助其他陌生人阅读、刷量,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真正阅读链接里的内容。
目前,自媒体变现模式大多较为单一,企业、商家基于自媒体的阅读量进行广告、软文投放。这一机制下,自媒体人、广告主都陷入“阅读量崇拜”,难免滋生出畸形的刷单产业。
刷量江湖暗潮涌动
6月10日,公安部开展的“净 2019”专项行动中,2018年蔡某某新歌视频1亿转发量的幕后“黑手”——星援APP被查。案件被定性为刑事案件,该软件应粉丝刷流量需求在半年内吸金800余万元。
有业内人士透露称,无论是暗刷还是明刷流量都已形成了利益链。为了拉到更高广告费,流量买方有需求,而刷手通过刷流量获得 酬, 交平台可以有更多的用户,第三方的刷量软件也能赚到手续费,各方各取所需且都能获利。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促成了各方对此行为的放任。
对于刷量公司来说,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基本都是暴利。很多卡商月入百万元、千万元,可想而知其中诱惑有多大。一方面可以快速获取巨额利润,另一方面违法成本很低。
就拿爱奇艺索赔的杭州飞益公司来说,在2017年2月1日至6月1日,杭州飞益在爱奇艺 站制造了不少于9.5亿次的虚假访问,按照每1万次15元的刷量收费标准,非法获益至少上百万元。但是根据法院的一审宣判结果,爱奇艺公司只获赔5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不法企业敢于铤而走险,大肆刷量来出售给有需求的企业。
日前,北京互联 法院审理并当庭宣判全国首例暗刷流量案。法院认定双方签订的暗刷流量合同因违法而无效,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的获利全部予以收缴。
告别流量造假,净化 络环境
能从根本上杜绝刷量吗?估计很难,因为刷量背后有巨大的利益和动机。国家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利益驱使、隐蔽优势带来的违法成本低、再加上电商平台的治理态度和处罚力度不够等,也是导致刷单刷量屡禁不止的原因。
《电子商务法》有望填补监管空白。“刷单涉及链条较长,需要全行业及监管部门一起来携手打击。”阿里集团菜鸟 络快递事业部总经理王文彬表示。
正如全国首例暗刷流量案中法官在判决书中,从法律角度所说的:“虚假流量会阻碍创新价值的实现,降低诚实劳动者的信心,扭曲决策过程,干扰投资者对 络产品价值及市场前景的判断,影响 络用户的真实选择,扰乱公平有序的 络营商环境。”
为此,各大平台已在努力。针对刷量行为,除了常规的人工监测, 部分平台逐步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此乱象进行打击和规范。据爱奇艺首席技术官汤兴介绍,爱奇艺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成为业界少有的通过人工智能建立反作弊系统的视频平台。
有数据显示,小红书后台每天收到近万举 量,用户每天的随手举 ,也在显著帮助 区的治理。该平台可以做到0.1秒识别机刷,对人工刷量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小红书联合京东、百度、美团等行业的力量,共同组织“阳光诚信联盟”,通过数据共享、信用互通的方式一同打假、反欺诈、反腐败。
广州互联 法院法官曹钰表示,互联 企业在开展旨在增加用户量、流量的悬赏活动时,要制定更加合理、有针对性的规则;同时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识别和防范黑、灰产用户和相应行为的能力;相关部门强化数据共享和联动,加大对“羊毛党”中涉及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一个真实、公平、公正、诚信的 络环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