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企业纳芯微在科创板新股发行的 上申购开启,其230元/股的发行价也成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的最高价新股。
纳芯微此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2526.6万股,发行后总共股本约为1.01亿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58.11亿元,而其原本拟募资仅7.5亿元。
纳芯微230元的发行价格对应的动态市盈率107.48倍(按2021年业绩),静态市盈率575倍(按2020年业绩)。
纳芯微凭什么撑起230元发行价?超募的50亿资金又将如何安排?
4月11日,时代财经致电纳芯微董秘办,其相关负责人称“等公告回复。”
同日,半导体行业一位资深从业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纳芯微产品的应用场景以工业和通信为主,近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一些细分领域竞争实力的确比较强。”
发行价230元!超募50亿
“我的天呀,A股又一高发行价新股来了!”
“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发行价真是太高了!”
“574倍的静态市盈率啊!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对于纳芯微230元/股的发行价格,股吧群里惊叹声一片。
纳芯微4月12日开启申购,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2526.60万股,其中 上发行644.25万股,申购代码787052,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0.60万股,申购数量为500股的整数倍,顶格申购需持有沪市市值6.00万元。
高价发行、高额超募,一般与保荐机构的定价及承销能力有很大关系。
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纳芯微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保荐代表人为佀化昌、姜涛,据中政协官 查询的信息,佀化昌与姜涛此前均没有签字的IPO项目在案。
此外,据时代财经统计,2022年1-3月A股合计新上市公司78家,背后涉及28家保荐机构,项目数前三名分别为海通证券(13单)、中信证券(12单)、中信建投(8单),光大证券仅斩获1单。
3月28日,据上交所官 消息,奉天电子终止科创板IPO,保荐机构就是光大证券。
从项目基本面来看,纳芯微所处现今热门的芯片领域,业绩也在保持高速增长。
据招股书,纳芯微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在技术领域覆盖模拟及混合信 芯片,目前已能提供8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 ,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财务数据方面,纳芯微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92亿元、2.42亿元及8.62亿元,增速分别为128.98%、162.73%、256.26%;归母净利润-0.09亿元、0.51亿元及2.21亿元,增速分别为-494.57%、657.90%、334.13%。
本次科创板上市,纳芯微原本拟募集资金7.5亿元,主要用于信 链芯片开发及系统应用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但按本次发行价格230元/股计算,预计募集资金总额将高达58.11亿元。
放眼整个A股市场,其50.61亿元超募资金直追禾迈股份(688032.SH)。2021年,在注册制改革等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的推动下,超募的IPO项目也越来越多。其中,一签缴款28万的A股“最贵新股”禾迈股份超募50.2亿元,登顶去年超募规模榜首。
据时代财经了解,对于超募的闲置资金,大部分公司主要用于购买安全性高的投资产品、投资新项目、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参与其他上市公司的线下打新等。
如果按照3%的年化利率简单计算,纳芯微50亿元超募资金一年的理财收益可达1.5亿元,如果按照收益稍微高点的理财产品约5%的年化利率计算,一年的收益可达2.5亿元,超过纳芯微2021年全年的净利润。
于是,令投资人担忧的问题来了:有了这笔超募资金,公司还有心思扩大生产吗?
投资纳芯微风险有多大
“圣邦股份、艾为电子、纳芯微等这几家都有布局模拟芯片。”据上述半导体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向时代财经分析,圣邦股份(300661.SZ)上市时间较早,现在市值也最高;艾为电子(688798.SH)重点布局在消费电子领域,总体来看毛利润率偏低。
“相比之下,纳芯微产品的应用场景以工业和通信为主,近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一些细分领域竞争实力的确比较强。”该人士称。
不过,其也表示,与国际龙头企业相比,纳芯微现在规模还太小,在产品布局和市占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据时代财经了解,纳芯微主要产品是信 链芯片,它是模拟芯片两大类别之一,另一大类是电源管理芯片。亚德诺(ADI)是信 链芯片国际巨头,2020年ADI模拟芯片收入60亿美元,而纳芯微只有2.4亿人民币;ADI产品4万多款,纳芯微只有800余款。
目前,模拟芯片行业产品种类多,客户也多,因此每一个细分产品都有不小的市场空间。更大的机遇在于,中美贸易摩擦警醒国内客户注重供应链安全,而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只有12%,这就为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带来了机遇。
纳芯微明显受益于此,其营收和利润均在大幅增长。纳芯微预计,2022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5亿元至3.5亿元,同比增长84.23%至157.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亿元至1亿元,同比增长116.29%至208.98%。
但是,从估值水平看,投资纳芯微的风险不小。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纳芯微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截至2022年4月7日(T-3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50.67倍。
而纳芯微本次发行价对应静态市盈率为574.05倍(每股收益按2020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与可比上市公司对比的话,纳芯微的静态市盈率也远超过A股可比上市公司思瑞浦(688536.SH)、圣邦股份和卓胜微(300782.SZ)。
从动态市盈率来看,纳芯微对应2021年动态市盈率为107.48倍(每股收益按2021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截至4月11日收盘,圣邦股份 价307.48元/股,动态市盈率为120.63倍;思瑞浦 价520元/股,动态市盈率为94.07倍。纳芯微与这两家可比公司相差不大。
不过,对于如此高发行价股票的后续走势,投资者的观点颇为一致。
有投资者称,“破发几乎成定局的高价股,可能激进的投资者有兴趣,他们喜欢博那微乎其微的赚钱机率。”
也有投资者质疑,“公司按去年利润(2.21亿元),干二十多年才赚回来(超募50.61亿元)。今年业绩好,但是未来公司能年年增长吗?”
还有投资者表示,“高发行价,一上市就做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