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销“猫腻”:话术能定制、一天打千次还不封 ?

原标题:电销“猫腻”:智能外呼系统 称一天可打千次电话并能防封

“恭喜放款50万,客户跟都跟不过来。”自称是电销智能外呼服务商的肖博(化名)更新了朋友圈,并配上一张客户成功放贷的聊天截图。在肖博的朋友圈里,还有许多类似的“成功案例”。肖博自称其电销机器人单日拨打电话可达到1000次以上,接通率保持在30%甚至更高,并可以逃避监管防止封 。

你是否仍为推销贷款、POS机的骚扰电话不胜其扰?

称“防封”的电销外呼系统

电销是一种依托电话的销售方式,通过专用的电话营销 码与客户联系,完成产品的推介、 价、成交等,但这种方式往往容易对用户造成骚扰。媒体的 道中,不乏电话用户因常常接到电销电话不胜其扰的案例。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近年来采取了“高频呼叫封 ”等措施,不过随着智能语音等技术的应用, 称一天可以打大量电话并可以“防封”(防止封 )的智能外呼软件系统依然让用户防不胜防。

澎湃新闻近日调查发现,一些电销软件将“防封”作为吸引客户的噱头,各类“防封机器人”渐渐走俏市场。

群里的推销信息宣称,提供的服务可覆盖金融、催收、贷款、保险、保健、酒水、车险、游戏等全行业。

在他发来的1分22秒“贷款话术”录音中,一位自称是“某银行客服代表”的女性向电话那头的客户表明可以办理300万-500万的贷款,且“随借随还”。这段对话中,这位客服代表多次表示自己是“某银行信贷中心”的工作人员,并询问了电销客户的职业、办理的贷款和保险业务,以及“名下是否有房子和车”。

何正说,这位所谓的“银行客服代表”购买了他们的电销系统,提前录制好录音,根据系统的匹配组合成一段完整的推销话语,客户以为是真人,不断被“推销”,可能会贷款下单。但实际上,这位“银行客服代表”到底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还是电信诈骗分子,他们也不得而知。

电销行业暗处的“料商”

在电销行业中,重要的一环是获取客户信息资源。非法交易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在暗处滋生。

相比系统服务商,“料商”显得更加谨慎。他们通常不会直接给出微信或电话等联系方式,确认对方为“意向客户”后才会进一步沟通。

以“AZY”发来的价格标准计算,6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一万条“AI料”或者一千条“手剥料”的用户信息,这些“料子”通常会用不同的拼音缩写代替,比如股民专线被他们称为“GM粉”, 络贷款则被称为“Wd”。

电销乱象该如何整治

电销乱象近年屡受关注并被整治。

今年5月,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8 通 《关于平安银行电销实物产品业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例的通 》(以下简称《通 》),通 了平安银行与第三方合作电话销售实物产品业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例。

据《通 》披露,在抽查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60笔电销实物产品业务中,53笔业务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占比为88.33%。

电信分析师付亮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国内的电销行业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规范,“许多环节还没有(完全)打通。”相关部门之间的管理标准如果无法统一,那么对电销乱象的管理和整治就会存在壁垒,即使用户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或交易,往往也很难找到投诉和处理的“通路”。

付亮还指出,运营商是保证用户信息不被泄露的首要环节,他们往往有着自己严格的运营规范,但无法完全避免在庞大的业务分支中出现纰漏的可能。并且,在当下这个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 络时代,许多个人信息处于“半公开”的状态。

他认为,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使用中,例如电话、姓名这些信息被不断使用和交换,难以完全量化地评判是否涉及“隐私泄露”。“倘若存在用户信息的不当交易,无论发生在哪里都是一种涉及违法的行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