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 2015-09-07 08:42:34
坐落在高新区的半导体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
“鼠标轻轻一点,坐在家里就能买到化肥、家电、日用百货,还有人送货上门。”京东乡村推广员王威说,“更让村民高兴的是,农产品也能通过互联 销售到全国各地,比如咱有名的‘户太八 ’葡萄,靠着一根 线就能卖到几千里之外的广东去,还能卖个好价钱。”
从餐饮旅游住宿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到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我市第三产业犹如一匹经济“黑马”,持续给力,拉动着经济增长。在新出炉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西安市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一路高歌猛进,达到1509.88亿元,增长8.9%,高于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66.2%,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三产增速的持续发力,不断孕育积聚着西安市经济转型的新势能。
新兴业态释放消费潜力
如今,古城市民足不出户,拿起手机就可以订购商品;打开电脑就能交话费、水电费……今年以来,“互联 ”继续迅猛发展。上半年,我市 上零售额37.42亿元,同比增长1.7倍。
走进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京东西北运营中心奥达仓库,处处是忙碌的身影。一辆辆货车鱼贯而入,停在月台旁卸货入库。消费者下单后,打包员双手麻利地将一个个包裹装好等待分拣。在京东位于西安的仓库里,平均每天会发出数万单货。上半年,在电商巨头京东的拉动下,西安市 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7倍,京东对西安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拉动在0.6个百分点。
“2015年上半年,京东西北分公司销售额同比巨额增长。”京东西北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陕西是西北的门户,也是西北五省中经济和互联 发展比较好的省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省会西安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安投资软、硬环境整体提升,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环境、完善的产业链和高端产业的聚集,这些都为新兴业态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2014年,西安市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交易总额突破1200亿元, 络零售额超过200亿元,全市已注册的电子商务经营企业超过30000家。同时,电视购物增长近40%,高于限上增速33个百分点。无店铺销售将逐步成长为支撑西安市消费品市场的新增长点。
上销售、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创投公司、研发设计公司、环保服务公司、邮政仓储业……近年来,西安市涌现了许多服务业态,站在“互联 ”的时代背景下,第三产业比重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在孕育新业态上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培养后发动力。
朝阳产业推动服务业升级
今年以来,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等表现不俗,朝阳产业持续发展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1-5月,全市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45.05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全市9.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7.33亿元,同比增长17.3%,高于全市6.8个百分点,主要是软件和信息技术增长65.9%;规模以上健康服务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市4.8个百分点。
在为企业生产服务的同时,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自身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以西安软件园为例,截至今年7月份,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总收入961.4亿元,同比增长20.87%,其中软件业务收入651.8亿元,同比增长27.08亿元;实现出口4.3亿元,同比增长16.21亿元。西安软件园已经成为了一片行业巨头荟萃、高端人才聚集的国际化、现代化的软件产业沃土。
金融服务业拉动资本市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地方的金融业务规模,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紧密关联,两者唇齿相依,互为促进。
上半年,西安经济增长企稳回升,第三产业发展中,金融业一马当先,绝对额296.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拉动力强劲。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960.55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6742.99亿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282.22亿元,同比多增360.98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255.54亿元,同比少增570.30亿元。
位于浐灞生态区的西安金融商务区,经过几年建设,已经打造成拥有较强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能力的西部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总部聚集区、全国金融中后台服务和金融外包服务基地。2011年8月,金融商务区获批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聚集区。中国证监会陕西监管局、中国保监会陕西监管局、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香港香江西安财富中心等58家各类金融企业及商务配套项目入驻商务区。一个汇聚产业金融、金融信息、金融创新、绿色金融为一体的综合商务区在西北乃至全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浐灞生态区金融商务区、高新区金服时空、新城区民间金融街……犹如开启了为各类金融机构“量身定制”的金融会客厅,通过投融资对接、企业门诊、信用平台、创新创业信息港和充电站以及政策制定支持等一系列有特色的功能与服务,为企业提供最全面,最专业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成为机构信息聚合地,更成为一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服务窗口和平台。
“一带一路战略将西安定位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这为西安再造辉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把握好这个机遇,金融业的支持作用必不可少。”在谈到新背景下我市金融业发展,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一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将是“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题中应有之义。
传统服务业创新提升
8月27日并不是周末,可一到中午,礼泉袁家村还是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这里好吃的多,传统小吃每家商户不重样。”刘威和家人专门驾车从市区到袁家村游玩,他兴致高涨地说:“好玩的项目也多,作坊一条街、艺术长廊还有采摘园,一家老小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娱乐项目。”
随之而来的美食文化体验地也成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2014年5月正式开业的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为例,2015年1-5月,总收入7600多万元,接待游客167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1.1万人次。
传统的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不断创新提升,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据统计局综合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旅游业总收入386.26亿元,同比增长13.9%;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4383.74万人次,同比增长13.8%。餐饮收入121.50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他服务业也实现了迅猛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1.5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良好的产业发展也带动了新的市场主体,市工商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西安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85万户,同比增长25.3%,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毋庸置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西安经济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一个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正在我市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中添翼增彩、再创辉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