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帐为例,如何通过定位打造个人品牌?

分析完头条 定位之后,如何用这一套方法去定位自己品牌?

我就以手帐这个领域作为案例,示范一下如果是我,会怎么在手帐这个领域,从零开始打造我的个人品牌?

一、从读者角度出发

观察你的目标读者对什么感兴趣,看自己擅长哪方面内容,再去做结合。

他们是谁?

通过观察,我发现喜欢手帐的群体主要有学生党、上班族、宝妈等。

对学生党来说,希望通过手帐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规划,更好地完成学业;

对上班族来说,希望通过手帐管理好主业和副业的时间,渴望实现副业变现,多一份收入;

对宝妈来说,希望能记录自己与孩子的日常,或拥有一份在家工作也能够变现的技能。

他们在哪里?

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手帐爱好者,从我反推,我的目标群体一定是知识付费的典型用户,有通过时间管理改变的意愿,希望通过副业变现的人。

我平时经常会在简书、豆瓣、喜马拉雅、知识星球等平台学习知识,那么和我有相同特征的目标读者,也会出现在这些地方。

因此,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我擅长什么?

对我来说,我擅长设计、写作与时间管理,那么我就会,根据平台的特点以及目标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产出内容。

2.分析行业大

现在分享手帐的方式越来越多,有的博主喜欢拍各种好看的手帐图片,有的博主偏爱写下细致的手帐长文,还有的博主选择用视频的方式来记录分享。

举几个例子:

SevenMook:滴答清单的深度用户,分享了很多好用的方法;

卓大王:风格非常的少女心,配色属于小清新马卡龙色系;

手帐素材:是一个专门在微博上分享高清可打印素材的博主;

不是闷:以视频为主,不管是文具开箱、手帐总结还是每月爱用,每一个系列都能让大家有新的收获;

很多人虽然都在做手帐,但每个人的风格方向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定位。像大家一想到麦子的手帐,第一印象就是注重效率与实用,而不是常见的拼贴。

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拆解视频或图片构图、分析他们的内容,反思总结规律。

3.运用积木模型

通过前一步的分析后,应该就对他们的积木模型比较清楚了。比如他们推荐产品的价位是高还是低?平时以图文还是视频展示?主要内容是时间管理还是手帐插画?

大家看下这张图,根据之前的分析,在内容类型这个积木收纳盒里,我把手帐这块积木,细分为手帐本推荐、时间管理、周边文具、生活记录……等许多块小积木。这样就能创造出许多新的积木组合。大家还可以自由添加发挥。

如果是我来定位呢,我会思考我个人特长(设计、手绘、数据图表)怎么和手帐结合在一起,那么我就有以下几种方案:

我会做一本健康手帐:

  • 条形图:把每天的睡眠时间记录下来,其中浅色代表浅睡眠、深色代表深睡眠,这样对每天的大致睡眠状况就一目了然。比如我周五会睡得很晚,睡眠时间少。而有几天虽然睡眠时间长但深睡眠时间少,那么我就会从这几天作息找原因推测什么导致睡眠质量降低;
  • 打勾:是运动打卡情况;
  • 折线图:是体重波动的情况,能够配合睡眠、运动一起观察;
  • 其它:如果有吃药、康复等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也可以按相同方法记录在下方。
  • 我会做一本阅读观影手帐:

    在每月或每年的复盘过程中,把看过的电影和图书可视化成数据图表。

  • 年度观影/读书清单:按月份把电影部数、图书本数可视化成条形图,我用的是极细手帐胶带;
  • 最常看/读的类型:把电影分为剧情、历史、奇幻等类型,图书分为文学、艺术等类型,做一个横向条形图;
  • 年份、地区分布:这里我用彩色笔手绘了一个饼图,能看到自己对题材的偏好;
  • 2018总结:这里也是一个手绘饼图,对每年输入的题材进行一个回顾复盘。
  • 我会做一些个人需要的清单:

    第一张是阅读清单,用思维导图把书单按主题分类整理后,用设计软件做成如图所示的清单,再打印出来贴到手帐本上。后期把读过的书进行打勾,这样既省力又能美观一些;

    4.持续不断地突出标签

    当我一想到手帐,就想到麦子。

    当我一想到书评,就想到鼹鼠的土豆。

    为什么会这样条件反射式的联想呢?

    因为他们都是在一个领域长期并持续不断地输出,不断地加深读者的印象。

    而很多人没有标签或者浅层标签太多,都是因为没有持续在一个领域深耕。

    只要找准定位后,只剩下一件事做,那就是坚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17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