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基,护卫“第五疆域”

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络安全法》正式实施——

以法为基,护卫“第五疆域”

络空间无边无疆、 络传播瞬息即达,在我国互联 领域发展的20年里, 路传输速度从仅64Kbps提高到如今70Gbps,并参与到5G国际标准的制订中。高速发展的互联 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 络欺诈、谣言、色情等不良信息也在困扰着 民,不安全的 络信息还严重威胁着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络安全逐渐成为安全领域的新话题。

今年5月12日WannaCry勒索病毒(以下简称“勒索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为全世界敲响警钟,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互联 病毒的威力。 络空间是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活动空间,也被称为“第五疆域”。互联 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说,没有 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络安全法》《互联 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互联 领域的法律法规正式实施,这是适应国内 络安全新形式、新任务,保障 络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举措,也为中国 民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编 者

“病毒”肆虐

据国内某知名 络公司 络安全工程师称,勒索病毒全称为“比特币勒索病毒”,多数勒索软件会伪装成神器、外挂、辅助及各种刷钻、刷赞的软件。黑客要求所有“中毒”者支付数百美元的赎金。全球已经有超过5个黑客组织利用勒索病毒实施 络攻击,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脑遭受攻击,勒索病毒控制数据库资源达上万个。

为何黑客要求赎金支付方式是虚拟货币比特币?该 络工程师表示,比特币是互联 货币,可以在全球生产和流通,数量恒定,增值空间很大,更重要的是,作为互联 货币,比特币的去向很难追踪、调查,可以很好地隐藏黑客行踪。

勒索病毒肆虐,让国人谈“毒”色变,不少民众认为“病毒”来了我们“治愈”就好。前不久,国内某知名互联 和手机安全产品及服务供应商发布《2016年中国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研究 告》显示,2016年我国所有省份的 络均遭受过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性渗透攻击。

法律之外

“黑灰产业”链条僵而不死

2014年是中国 络安全元年,当年的2月27日,中央 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担任组长。在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没有 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络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安全审查、加大 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方面提升 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3年过去,我国互联 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络“黑灰产业”链条僵而不死。

“黑灰产业”是黑色、灰色两条产业链的简称。国家互联 应急中心曾对“黑产”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一是发动涉嫌拒绝服务式攻击的黑客团伙,二是盗取个人信息和财产账 的盗 团伙,三是针对金融、政府类 站的仿冒制作团伙。而“灰产”则是“黑产”的上游产业,主要内容为“恶意注册和虚假认证”,因为恶意注册和虚假认证行为并不会直接产生危害后果,所以游走在法律边缘。多数“灰产”的从业者根本不认为自己的行为违法。

在去年年初发布的《 络黑色产业链年度 告》中显示,我国互联 “黑产”的日交易额已达数亿,其中,手机验证码平台相关“黑产”总收入最高,刷单平台相关“黑产”人均收入最高,并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组织,从业人数过百万。

而 络的黑色产业链随时间推移也发生了新变化,如今的“黑产”从业者更倾向于对手机进行攻击,并呈现出明显的集团化、产业化趋势。尤其是通过盗取多个 站数据库,获取 民个人信息是“黑产”从业者的惯用伎俩。

防御有道

各国维护 络安全有方

谈“黑”色变的不止是中国 民。曾经肆虐一时的蠕虫病毒,令全球150个国家的互联 系统遭受攻击。今年5月份,美国英特尔公司发布消息称,其所有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芯片中都存在严重漏洞,通过漏洞攻击者可以获得目标电脑的信息。

此消息发出后,迅速为世界各国使用因特尔公司产品的用户蒙上心理阴影,各国企业纷纷检查自己所用 络设备。

在世界范围内,计算机犯罪和 络侵权弥散在各领域,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性质、手段,皆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据统计,目前美国每年由于 络安全问题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超过170亿美元,德国、英国也均在数十亿美元以上,日本、印度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在遭受 络攻击后,该向谁求救?”这一问题曾让美国安全及反恐事务官员决定建立起 络攻击应对框架。2015年2月份美国成立“ 络威胁情 整合中心”,白宫首次公布了对 络攻击严重程度的定性指标,从0-5级共分为基准、低、中、高、严重和紧急6个层次,其中中级及以上被视为“重大 络事件”,可直接触发政府采取应对机制。

与美国的行政指令不同的是,日本采取的是制定 络安全战略的方式,以弥补曾遭受的2亿次 络攻击。

依法治

新法生效让 络更安全

曾几何时,互联 “黑市”个人信息叫卖声不绝于耳,甚至每条信息只卖到几毛钱。今夏之后,嚣张的互联 “黑市”贩卖交易将偃旗息鼓。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络安全法》(以下简称《 络安全法》)在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 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

该法全文共7章79条,涉及隐私保护、数据跨境和个人信息安全领域,同时也确立了 络运行安全、 络数据安全及 络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

针对公民上 最关注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络安全法》作出了规定,明确了倒卖个人信息处罚的金额,对个人信息泄露和倒卖给予了很好的震慑。

同在6月1日,《互联 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也正式施行,这些法律法规给微博、微信、论坛、 络直播也带上了“紧箍咒”。

互联 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互联 法律中心主任张平曾表示,中国首个互联 规范起自于1993年,至今为止已有20多年的时间。1993年至2012年,我国宏观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提出了鼓励互联 产业发展政策,随着 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全民对于互联 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法律界致力于搭建互联 安全体系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长远来看,《 络安全法》的颁布成为我国 络空间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的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对 络安全的重视和保护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信未来在政策强化及新技术创新变革的驱动下,整个 会的信息化发展将更加安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5月11日
下一篇 2017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