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80%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习惯,全国一年因此产生过期药品约1.5万吨。过期药品不仅危害健康,随意丢弃还会污染环境,应在破坏包装盒后随生活垃圾分散丢弃、分类回收或送至正规回收点统一回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过期药品属于劣药的范畴。专家提醒,药物一旦过期,其性能、性状、药效会发生改变,不仅丧失了原有的治病功效,甚至还可能危害健康,哪怕只过期一天,也有可能出现耐药问题等。
过期药品不仅疗效降低或无效,还可能造成耐药、过敏、休克等不良反应
有些人认为,刚过期的药只是药效变差一点,仍然可以吃,甚至一些经济困难或患有慢性病的人为了省钱,直接从不法药贩手里购买过期药。事实上,“‘是药三分毒’。药物在给人们带来治病功效的同时,如果用法用量不对,就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教授王岳指出,过期药的物质成分已经发生变化,不仅药效会降低,还可能分解出有害杂质,服用后可能引发过敏甚至休克。
王岳介绍,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保持质量的期限。药品的有效期是通过前期无数实验来确定的,在有效期内的药品才能保证有效成分。当超过这个时限后,药品的内在结构、组成和临床的效价均会发生变化,不仅疗效降低,还可能会造成耐药甚至治疗失败。而且过期药品的杂质含量和种类都有可能升高,容易导致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过期药品的典型危害主要有:
1.疗效降低。药品过期后,其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发挥不出原来药效,还可能耽误病情。比如,过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不仅不能完全杀死细菌或防御病毒,反而会造成耐药问题。
2.成分改变。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药品化学成分改变,甚至会分解出一些有害物质损害人体。比如,维生素C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容易被氧化变为黄色,氧化后的维生素C对人体有害;磺胺类、青霉素类药品过期,易引发过敏和休克;过期四环素中含有的降解产物毒性比四环素强数十倍,可导致肾小管功能损害。
3.药效全无。有些药物吸潮或脱水后,进入人体无法分解,使人体难以吸收其中有效成分,导致药效全无。
4.发生霉变。有些中成药尤其是颗粒剂、蜜丸等剂型,放置过长时间,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难以用肉眼辨识的霉变,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业内专家提醒,药盒、药瓶上都有生产日期、产品批 及有效期至等字眼。但要注意,药品的失效期并不是有效期至标示日期的当天,而是该标示日期对应的前一天,例如“有效期至2021年10月31日”,那么该药品的实际失效期应是2021年10月30日。如果药品有效期只标注月份,没写具体日期,则该药可用至有效期最末月的月底,例如“有效期至2021年10月”,只能使用到2021年10月31日。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标明失效期某年某月,指该药在该年该月的1日起失效,例如“失效期2021年10月”,只能使用到2021年9月30日。
需要注意,上述有效期都是指按说明书中所列明的贮存条件而言。如果贮存方法发生了改变,例如放在高温环境、潮湿环境、打开瓶盖等,药品有效期就只能作为参考。而且,一旦药品从原包装内分出,开启后使用期限自分装日期起仅6个月内有效。
王岳还特别提醒,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应根据自己的需要理性购买,现在到 区医院、药店购药很方便,家庭无须过度储备药品。此外,一定要定期清理家庭药箱,不要把过期药品留在身边。
家庭过期药品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过期药应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规定,家庭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废药品,属于生活垃圾中的危险废物,只要未集中收集,上述废药品可不按危险废物管理,按照生活垃圾处理。
因此,如果家庭过期药品没有被分类集中回收,可以在破坏药品包装盒后,随生活垃圾分散丢弃、分类回收,相对风险较小。家庭过期药品如果送至正规回收点进行统一回收,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过期药品亟须建立统一长效规范化回收机制,并倡导大众养成过期药品主动回收的习惯
“药品管理法明确禁止过期药品流入市场,但对于如何回收处理过期药品并没有详细规定。自2019年以来,北京、上海、四川成都等地先后实行垃圾分类政策,但是目前设立过期药品分类投放点仅在少部分地市实现,大部分省市还存在回收投放点不足的问题。国内不少城市也开展过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但由于回收成本过高、没有可持续保障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邓利强指出,过期药品回收工作的主要负责机构或部门在很多地方都不明确,且回收的过期药品处置成本较高,也是导致回收难的原因。
阿里健康创新“码上放心”药品追溯技术,让用户可通过扫描药盒上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识别过期药。每年3月13日至3月31日,合肥、北京、广州、深圳、东莞、郑州等城市的居民均可“一键呼叫回收小哥”,上门免费回收过期药。
王岳认为,要想从根源上减少过期药品产生,药品包装改革也应提上日程。“建议修改相关法律,规定药品有限制地进行整包装销售。例如,在日本,药品都被装在一个小纸袋里;在美国或欧洲,病人会拿到一个小塑料瓶,里面只装有少剂量、几天的药。通过药品包装改革,既可改变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过度包装的问题,又可从上游避免过多过期药品产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