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你的“坐标”,正在被人“定位”吗?

  这几天,有关个人地理信息的话题,因为高德地图的一个新功能而备受关注。该功能在获得你的许可后,便可以精确地记录你最近72小时内的行动轨迹。有人因此而惊呼该功能为“查岗神器”。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手机中有许多App软件都会“忠实”地记录着我们的“行动轨迹”。对于此,有的人也许毫不知情,某一天发现后为之吃惊;也有的人不以为然,并乐于享受由此带来的诸多便捷。那么,你是否在意自己的“坐标”被人“定位”呢?

  “家人地图”引发的热议

  7月14日,高德地图上线“家人地图”功能。亲人通过组建“家人地图”后,即可随时看到彼此的位置、互相间的距离,设置好对方手机后,还能看到对方的手机电量,一键打电话、一键导航等。此外,还有两个备受关注的功能,一个是“提醒”功能,以某个地理位置为中心设置一个“提醒圈”,该“圈”的半径范围从150米到2公里。当家人到达或离开这个“圈”时,设置者将会收到提醒信息;另一个是“家人历史轨迹记录”功能。通过该功能,可查阅72小时内加入“家人地图”者的行动轨迹。

  在微博上与“家人地图”相关的话题讨论中,往往既有“叫好声”,也有“反对声”。除此之外,也有一些 友认为,不管什么功能都只是一种“工具”罢了,是“好”是“坏”关键还是看使用者。

  个人“坐标”不断被记录

  事实上,在高德地图“家人地图”上线之前,其他一些软件也有过类似的功能,比如百度地图的“组建出行”功能。在地图上创建“队伍”并邀请朋友加入后,互相之间也可以看到所在位置。使用微信的位置功能中的“共享实时位置”,也可以让加入者实时看到其他人的所在位置。不过,这些软件如果退出后,共享的位置信息往往也随之关闭。相比之下,高德地图的“家人地图”可以适时查看,并回看行动轨迹的功能似乎更为强大。但这或许也正是其一上线便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因为有的人担心在使用过程中,作为个人隐私的位置信息会被泄露。

  而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个人地理信息正被越来越多的手机软件“忠实”记录着,而人们对此并非全部知情。

  当我们使用手机软件打 约车时,软件就会记录我们的地理位置信息,再与附近的 约车进行匹配,然后派单;当我们使用手机叫外卖时,系统也会自动读取我们的所在位置信息;当我们使用共享单车时,个人所在位置也会被系统所获取……

  在使用这些手机软件时,人们对于自己地理位置被获取大都“心知肚明”,但一些时候,你可能并没意识到自己的“坐标”已经被人“定位”。比如,当你打开一些 交软件、资讯App或短视频软件时,系统会“贴心”地向你推荐一些“附近的人”,或者发生在附近的一些事情;当我们打开一些 购平台软件时,系统可能会自动向我们展示、推荐附近的一些商铺或促销信息。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地理信息的商业价值日渐凸显。各种“贴心”和“懂你”的背后,是基于这些手机软件对我们“坐标”的锁定!正是因为获取了我们的个人地理信息,那些手机软件才能精准地向我们推送所在位置周边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商业信息。

  隐私保护要落下实锤

  个人地理信息关联的是个人的行动轨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据此获得个人的生活习惯、工作地点、家庭位置以及家人的一些信息。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些信息都异常敏感,一旦泄露,被人利用,不仅让人“无所遁形”,还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也正是因为此,2017年5月,最高法、最高检在《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公民的行踪轨迹是与其身份证件 码、账 密码并列的“公民个人信息”。2017年7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测绘法》,也明确将个人地理信息纳入法律保护。

  为强化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在人格权编中设“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专章,并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采访中,相关人士建议,在法律强化个人隐私保护的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强化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种App软件进行抽检,对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个人隐私信息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同时,也提醒人们注重个人隐私保护,提高风险意识,及时关闭手机中无需记录地理信息的App软件,不要轻易开启手机的“定位”功能,在使用会记录个人地理信息的软件时,也应“多个心眼”,以免无意中泄露了个人信息。

0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15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