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8月30日,一款叫做ZAO的AI换脸APP上线,并瞬间成为 络热点。用户只需上传一张正脸照,就可以替换为影视作品或者小视频中的人物,“出演”以自己为主角的电影片段。但ZAO的用户协议将用户肖像权至于危险境地,极易引发隐私泄露。8月31日晚,ZAO对其极具争议的用户协议进行了部分修改,但修改之后的用户协议并没有以弹窗的形式通知用户。
调查
用户极易忽略“霸王条款”
8月31日晚,ZAO在用户协议开头增加了“特别提示”,“您基于本协议及您使用ZAO的相关服务而授权给ZAO的相关内容(您上传的短视频及您的人脸等),ZAO仅限用于为您提供上传/发布短视频以及利用技术对平台上的短视频进行局部修改生成新的短视频的服务,相关的内容将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留在ZAO上,除非为了改善ZAO为您提供的服务或另行取得您的再次同意,否则ZAO不会以任何其他形式或目的使用上述内容。”
这40多款APP中,没有一款在注册登录页有勾选按钮,都是通过手机 或者微信等 交媒体账 注册。着急登陆并试玩用户,可能并不清楚一闪而过的注册页面后,自己接受了哪些“霸王条款”,注册之后用户必须同意授权提供设备信息等权限,才可继续使用。并且,其中仅有不到10款APP的《用户协议》,在协议开头就人脸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规范做出特别提示,并在用户协议里设置了有关人脸信息的条款。
有些APP甚至没有《用户协议》
预警
互联 专家:肖像和密码、身份证 一样重要
“其实可以这么理解,肖像就是你的身份证,或者说就是你身份信息数据库的一部分。”DCCI互联 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表示,随着人脸识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每一个普通的肖像都成为身份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轻易放松警惕。
刘兴亮说:“现在有些无人超市,就是通过人脸识别,关联到消费者肖像绑定的支付手段。这只是人脸识别的一小部分应用,以后还会越来越多。通俗地讲,肖像就和身份证 、你的手机解锁密码、声音、指纹等等一样重要。”
信息安全工程师范屹曾是一名“白帽子”(正面的黑客),他表示,在人脸识别领域,尤其要警惕一些第三方应用,这些应用的数据尤其容易被黑客、不法分子利用,而官方应用更值得信赖,“我们比较常遇见的,像铁路系统,这是官方背景的、比较安全的人脸识别应用。”但他同时强调:“我们已经习惯了,密码不能告诉别人,身份证 、银行卡 不能随意泄露。但是我们自己的人脸,却没有足够重视。换脸APP玩起来开心,背后的隐患却不被重视。”范屹透露,被盗用的肖像会被应用到何处,现在还不明确,但是其潜在隐患无法忽略,“现在 约车平台要求司机必须进行完人脸识别才可以接单,以保证安全。如果被换脸的司机通过了人脸识别,乘客安全就无从谈起了。”
对于一些APP在安全协议中保证“不会产生任何缓存到文件或上传到云端等其他任何记录用户面部信息的操作”,范屹说,服务器会有记录,这种保证没有实质意义。
法律专家:谨慎使用“换脸” 尽量少用或不用
王颖认为,信息被滥用,侵害无辜人的肖像权,名誉权和个人隐私等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而其中使用者必须默认同意的设置也肯定是错误的,涉嫌霸王条款。“具体可以参照参照2017年支付宝的《芝麻服务协议》的那个争议。”王颖律师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有选择权,默认同意必须是法律规定,或双方事先约定。“如果这两条都没有,程序选择了自动勾选,那肯定是错误的。涉嫌平台逃避责任,限制消费者权利。”
“总之,只是为了娱乐,随意提供自己的肖像在上述App上使用,在目前的 络环境和此类新生事物法律监管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下,实在是弊大于利。”金翔律师建议使用者谨慎使用,在自己没有弄清楚使用它的法律后果之前,尽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