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日前“ZAO”APP一夜“爆火”被追捧,大家也开始关注其背后涉及的隐私、肖像权、版权等相关问题。工信部昨天(4日)上午表示,已就“ZAO” App 络安全问题问询约谈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当天晚上,ZAO对工信部的约谈回应称,将严格标准,完善管理机制,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
“换脸”真的会换出大事吗?“摇身一变”后会不会“身无分文”?我们又该如何防范个人隐私被泄露?
换脸软件采集用户面部信息
信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ZAO”APP 称“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这一软件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用户只要将照片上传至软件平台所选择的影视片段中,就可以实现与明星换脸,“一键”进入明星出演的影视片段中,过把戏瘾。这种新鲜、便捷、沉浸式的体验,吸引了不少 友。
王女士:“我觉得最好奇的就是,特别想看你在这个剧中是什么样的,应该就是这种好奇,尤其是女生。”
李同学:“有了这个软件,可以通过这个软件,把我的脸换成男主角的脸,因为AI换脸还原度非常好,具体到你的表情。”
但有用户注意到,如需下载或分享自己的换脸视频,需在摄像头前进行眨眼、扭头、张嘴等指示动作的验证,这些动作与刷脸支付采集的脸部信息类似。
王女士:“我觉得玩一玩也就罢了,不要验证啊、不要识别啊,这种东西都不太靠谱。”
用户对于这一应用泄露个人信息的疑虑并不多余,据DCCI互联 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介绍,大量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被传到云端,如果云端的安全出现问题,那势必造成大规模的用户数据信息泄露。
胡延平:“换脸的过程里头,他会把用户的面部的生物特征信息扫描以后,然后上传到云端。在这个过程里面等于是大量的用户的面部识别、人脸识别的这些很关键的生物信息等于就被服务商获取了,这些信息被服务商获取以后,如果说这些云端的安全措施不是那么到位的话,实际上这个就意味着用户面部的生物信息生物特征存在大规模泄露的可能。”
当信息出现泄露,又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那么一旦用户的个人信息与面部识别匹配成功,用户就可能面临被精准诈骗,甚至有可能账 、密码都被盗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络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闫晓丽:“面部图像是个人的敏感信息,这些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安全保护都应该严格的按照法律的规定来执行,因为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不仅是对个人隐私,而且对个人的财产还有人身的安全都可能带来一些影响!”
软件运营侵犯用户及原影视作品权益
根据用户协议:“使用这款软件的换脸功能,需要同意授予这款软件及其关联公司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脸照片、图片、视频资料等肖像资料中所含的肖像权利人的肖像权,以及利用技术对肖像权利人的肖像进行形式改动。”
简单点说,就是只要你上传了照片,后续软件平台如何使用这些照片,你就不用再考虑了,即便平台把你的照片加工用于其他商业用途,你也无法向平台追责。北京邮电大学通信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娄耀雄指出,对于用户上传的面部照片需要明确其用用途,同时,必须对应用公司有严格的法律规定。
娄耀雄:“因为没有告诉你这个脸会用于什么,需要对APP的公司有一个法律规定,只能在这儿用,不能用到别的地方去,不能拿人的脸用于别的肖像,如果用的话,确实侵犯肖像权。”
此外,娄耀雄称,换脸视频等同于未经著作人同意改编电影,侵犯其保护作品完整权。
娄耀雄:“这个是侵犯了电影版权人的权益,等于说把人家版权给改了,本身是那个脸,现在是这个脸,而且没看过这个电影的人就认为你就是那个演员,等于把人电影改编了,不经过著作权人同意修改了其作品,就侵犯了他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工信部约谈软件方
加强用户信息保护,防范 络诈骗
昨天上午,工信部发出通知表示:9月3日,针对媒体和用户热议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 络安全管理局对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要求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自查整改,依法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规范协议条款,强化 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自有业务平台被利用实施电信 络诈骗等风险隐患。
工信部 安局还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指导督促相关企业切实履行法律责任,认真做好 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行业电信 络诈骗防范治理等工作。
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络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闫晓丽说:“APP的个人隐私协议中,它包含了个人隐私协议中包含了一些永久授权在许可等等的条款,事实上是剥夺了个人对这些信息的一些权利,工信部约谈这家企业也是希望他能够加强对这类信息的保护,在收集使用和安全保护方面都能够严格地执行法律的规定,加强个人隐私保护,避免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
如今,技术更迭速度越来越快,十几年前,指纹识别还是新鲜事物,但现在,在手机、电脑、门禁等地方,使用指纹识别已经司空见惯,如同指纹识别一样,人脸识别的技术也正在逐步铺开。
因此,DCCI互联 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认为:“从未来的大的趋势来讲,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泛,就像指纹识别的应用场景已经比较广泛一样。但是这个应用应该被得到规范,而且它的前提条件是用户的隐私安全应该得到保证。所以工信部的这次约谈的话是比较及时,也比较恰当的。”
工信部表态发出后当天,“ZAO”APP立即做出回应,将严格标准,完善管理机制,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娄耀雄说,工信部的约谈效果明显,他建议,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立法,进行制度保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