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呀嘿”特效软件被“周抛”隐私安全问题再被提及

Avatarify

“蚂蚁呀嘿,蚂蚁呀豁,蚂蚁呀喔哦……”近日来,一款叫“蚂蚁呀嘿”的特效火爆 络,一段魔性洗脑的音乐,导入几张照片,就能生成一条跟着节奏晃动的视频。

该特效的制作软件叫Avatarify。而就在Avatarify受到 友强烈追捧的情况下,却在3月2日凌晨,从中国区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悄然下架,且官方未说明下架原因,从爆火到退场,Avatarify用了数天时间。

其实,Avatarify并不是国内第一款坐“过山车”的AI变脸技术软件。究其原因,隐私安全是该技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播放量超29亿次

软件却被紧急下架

抖音的“蚂蚁呀嘿”视频已超29亿次观看

唱“蚂蚁呀嘿”的大佬们

明星加入创作

说Avatarify一夜爆火毫不夸张。据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平台七脉数据显示,2月25日零点Avatarify在中国区AppStore的免费App榜单仅排名第65,而到了当日下午5点,Avatarify蹿升至免费榜第一名,并一直持续到3月1日。

资料显示,Avatarify是一款摄影与录像类别的变脸应用,服务器设在国外。

然而就在该软件火得一塌糊涂之时,却在3月2日凌晨,从App Store悄然下架,目前官方未说明下架原因,从爆火到退场,Avatarify用了数天时间。有消息称,在国外地区该软件仍可正常下载。

火一把就死的软件

Avatarify不是个例

曾经的AI换脸软件ZAO

其实,虽然官方没有给出下架原因,但有不少 友都猜测,是因为涉及个人隐私问题。事实上,这样的猜测并非毫无根据,Avatarify也不是出现在中国的第一款AI换脸软件。

如很多人至今仍印象深刻的一款软件“ZAO”。ZAO出现于2019年8月,有意思的是ZAO的命运与Avatarify如出一辙。

ZAO在国内上线后,也是迅速成为App Store最受欢迎的软件之一,ZAO主打的功能也与Avatarify类似,提供了“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的功能,在短时间内,ZAO吸引了一大批用户。

甚至因为涌入的用户过多,导致ZAO出现宕机。然而,没多久ZAO就翻车了,原因是平台素材的版权问题及用户个人隐私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随后ZAO迅速凉凉,被 友戏称是“火一把就死的软件”。此后,ZAO也开始了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将时间线拉到2019年,当时一段“将朱茵的黄蓉换成杨幂的脸”的视频也曾在 络爆火,在这之后类似的AI变脸视频开始不断出现。

涉及多方面问题

应以安全为前提

曾排名第一的Avatarify

对于AI换脸软件而言,个人隐私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像ZAO、Avatarify一样昙花一现。

对于“AI换脸技术”,互联 时评人张书乐认为,仅仅是换脸而言,其也不过是短时火爆、一周即抛的体验,毕竟从 交体验或其他角度而言,其可能带来的也仅仅是初期的惊艳效果。

“与此同时,大量人脸数据确实可能带来安全上的问题,这也是国内其实并不乏此类技术的互联 大厂,但一直没有实质性跟进的缘由。”张书乐表示,涉及人脸识别,非绝对安全不该上架,目前而言应该是业界遵守的一条“潜规则”。

在监管尚未健全的时候,DeepFake(国外盛行的“变脸”技术)曾一度被滥用,涉及伦理、道德、法律等多方面问题。

友投票

友评论

而在国内,AI换脸技术的每一次出现同样会备受热议,伦理和法律的碰撞是该技术最突出的交锋点。

也因此,在2019年11月底,国家 信办、文旅部和广电总局三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 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其中第十一条指出,基于deepfake技术制作的换脸视频“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且不得利用该技术“制作、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此外,规定还指出,不得利用相关的音视频技术“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换脸技术必然涉及隐私

或有肖像权和隐私纠纷

“蚂蚁呀嘿”相关视频话题

“特效不难,比换脸技术含量低。”在金融科技行业专家张鲲看来,“蚂蚁呀嘿”特效的问题显然在于需要收集人脸。“只要收集人脸资料,必然会涉及隐私保护问题,用户是否授权,是否留存后用作其他用途等等都不是协议上打个勾能说清楚的。”张鲲说。

张鲲还表示,类似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此前有很多小程序,如看面相、算卦、颜值打分等,这种三无产品更危险,仍然有非常多的人愿意授权尝试。

“不解决好隐私保护的问题,说不清楚人脸数据怎么存储,怎么运用,那么这些软件都不会长久。”张鲲同样认为,对于AI变脸技术而言,隐私保护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从法律风险上来看,AI换脸技术也有不少隐患。

其次,从个人隐私的角度来说,朱界平认为,用户的个人形象是用户的隐私之一,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人脸形象对于个人的安全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用户使用AI换脸软件时,该软件不仅可以获知用户的形象还可以通过注册从而获得用户的手机 码,“将这两个信息进行汇总,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或规定加以规制,那么这对于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容易产生重大的风险。”朱界平强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 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料微信关注:ihxdsb, 料QQ:338640571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