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IT行业发展迅猛,前景好、薪酬高,很多年轻人都想学习IT技术入行IT业。
但是,我国的高校IT教育一来规模有限,二来总是被诟病教学方式流于纸上谈兵,更偏重培养实际操作技能的IT职业培训因此成为高校IT教育的必要补充,在过去的十数年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最近一两年的情况反映出,火了多年的IT职业培训再难重现往日“生源如云”的盛况,不少培训机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很多业内人士也反映现在IT培训业的日子不好过了。
老牌培训机构遭遇招生难
自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兴起以来,IT培训经历了从普及基础职业技能培训到厂商产品认证培训、到以“软件蓝领”为主的培训模式、再到现在以订单式实训为主流这四个阶段,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受益于互联 IT业的高速发展,课程设置更贴近企业需求的IT培训,行业规模年年走高。 有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IT 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00亿,且预计整个行业未来2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还会有业内人士说IT培训不好做了?
压力主要来自于生源不足——现在的IT培训市场竞争激烈,招生没那么容易了。
据侃叔调查,成都某IT培训机构,成立至今已有八九年时间,之前发展一直都很顺畅,业绩不断增长。鉴于2017年实现了全年培训学员超过2000名的良好业绩,2018年定下了招生3000名的目标。
然而,现在已接近年底,该机构招生数量尚在2000左右徘徊,虽然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为了招生新增了很多工作人员,教职员工差不多达到去年的两倍,成本增加很多。
侃叔认识的很多培训机构内部人士也纷纷表示,相比前几年,感觉近一两年招生难度增大了不少,坐等学生来电、上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为了获得更多咨询量, 络发贴、组织线下活动、跑学校等各种推广活动的力度都在持续增大,效果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搞IT培训,没有规模就没有优势
分析起来,IT培训行业的日子不好过,既有客观的市场因素,也有培训机构自己的原因。
部分机构发展模式陈旧,缺乏竞争优势
前面的数据已经显示,目前我国的 IT 培训行业尚处于高速发展期,迅速扩大的市场容量与较低的准入门槛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加上教学模式和消费习惯的不断演变,催生出了线下、线上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模式。
但是,大部分 IT培训机构仍然采取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以区域性为主,规模相对较小,同质化竞争明显,市场集中度也偏低。
而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其实IT培训业的融资数目及融资金额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度,一级市场上 IT 职业培训的投融资案例在职业培训领域稳居首位,不乏多项亿元级别以上的融资项目,但是以在线教育居多,至少也是线上线下结合。
很多时候,企业间的竞争就是资力实力的较量,那些仍然以线下教学模式为主的培训机构,得不到资本的青睐,自然难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大阵营成型,小型培训机构生存环境恶劣
目前,我国的IT 培训市场基本已形成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龙头企业达内科技,2017 年营业收入约 20 亿,市场占有率约 7.5%,企业规模庞大,遥遥领先。
第二阵营主要是一部分全国性线下机构和部分内容实力较为突出的线上培训机构,如传智播客、翡翠教育、火星时代等,整体营收规模在 1~6 亿之间。
第三阵营包括大量传统区域型线下经营培训机构和纯线上的中小型 IT 培训机构,营收规模在千万级别,品牌力量不够突出。
从对培训机构最重要的招生方面来说,目前IT培训机构的招生模式主要包括两种:B2C和 B2B2C。B2C模式主要是通过电话和 络平台进行宣传来招揽生源,利用搜索引擎、微信、QQ等平台进行推广。
B2B2C模式则是进行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IT 课程教学服务、建设实训基地等,利用学校渠道来为后端的生源导流。
同时,很多培训机构还会利用其它非营销渠道,如学习资料转播、名师效应、学员之间转介绍等方式吸引学员。
无论何种招生方式,资金实力强、教研水平高、口碑好的 IT 培训机构都更有优势,生源途径广,还能有限降低招生费用。
另外,在校学生和求职毕业生是 IT 培训机构最主要的客户群体,这部分群体付费能力较弱。IT 培训的学费又普遍集中在1.5万-2万之间,为了帮经济困难的学员解决付费问题,培训机构通常要与第三方贷款机构、包括大量的 贷机构合作。
近年来因为负面新闻频出,校园贷被禁止,使很多资金实力差的小型 IT 培训机构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据开元股份2017年半年度 告,受行业环境影响,恒企教育的 IT 培训收入同比减少了29.70%。
相比之下,具有多金融服务渠道的龙头培训机构,具备更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
以达内科技为例,其学员差不多一半为在校大学生,与北京银行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宜信等消费贷款公司均有合作,同样是在2017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达到7.89 亿元,同比增长24.26%。
可见,面对趋紧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品牌实力强的培训机构在各方面的抗压能力都要强得多,对小型培训机构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为招生恶性竞争,自己搞乱市场
目前,IT培训行业实行市场化管理,监管尚未跟上,一些机构为了迅速扩大招生量,就想出了各种歪办法。
众所周知,在IT培训业,招转培和培训贷骗局已是常规套路,有时候甚至形成了连环套路贷——先利用招聘信息骗应聘者前往应聘,通过洗脑诱骗其参加培训,如果对方没钱交学费,再诱使应聘者没搞清楚情况就盲目办理贷款。
在21CN聚投诉 站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学员关于这两点的投诉,连行业龙头达内都不能幸免。
运气再不好的学员,说不定还会碰上收钱就跑路、不授课交钱发证书的黑心机构。
这样的曝料在 上屡见不鲜,一方面既影响大众对整个IT培训行业的看法,另一方面,对学员方而言,负面曝料看多了, 名前自然得小心,不经过多方、反复比较,不会轻易下单,也增加了招生的难度。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培训机构不培养自己的正向竞争观,却用无良手段来赚昧心钱,自己把市场搞乱了,反而觉得日子不好过,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以后,小型培训机构的日子更难过
写了这么多,最后侃叔来打个总结。
并不是IT培训整个行业都不行了,在IT行业整体保持高景气度的情况下,IT培训的刚需特征依然明显,只是它已经从机遇不断的蓝海市场变成了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
在供给端,IT培训行业一超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一方面,在“招生+培训+就业”的商业模式下,大型品牌培训机构更容易形成“优质生源+优质教研+较高就业率”的正向反馈,对学员有更强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政策对于IT培训市场的整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场份额向优质企业集中。
对实力弱的培训机构来说,以后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