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培转型调查:素质教育受众滑坡 职业教育难言成功

“双减”政策落地已近一年,K12教培企业的转型路径逐渐清晰,瞄向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等领域。

压缩开支成主流

尚难言转型成功

一年前,K12教培企业普遍强调规模经济,市场为先、疯狂扩张、持续亏损是主旋律。从10余家以K12业务为主的上市教育企业业绩来看,高企的营销费用及获客成本,过低的用户留存,导致仅极少数企业能够实现稳定盈利。

2021年7月份,随着“双减”政策落地,“烧钱扩张”模式戛然而止,K12教培企业开始寻求转型。

一边是大幅萎缩的学科类培训业务,另一边是尚未形成规模的新业务。

去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不少K12教培企业营收大幅下滑、亏损扩大。但从今年部分公司发布的一季度业绩来看,已经开始呈现盈利或净亏损收窄的状态。其中,高途、一起教育科技、学大教育等均实现盈利。

今年一季度,高途实现净利润5372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净亏损14.3亿元;一起教育科技净亏损收窄到248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6.6亿元大幅减少,实现经调整后净利润990万元,这是公司继去年四季度后连续第二个季度盈利;学大教育实现净利润117万元,虽然扣非净利润为-490万元,但较去年同期及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明显好转。

此外,51Talk、 易有道等企业在今年一季度也交出了转型业务实现大幅盈利或亏损收窄的成绩。

素质教育培训机构

名情况不乐观

职业教育赛道

能否承载K12转型梦想?

“双减”落地,K12学科培训遇冷,与此同时,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机遇期。在“双减”落地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接连出台。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自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在法规层面确定了国家鼓励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方针。2021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针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 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等方面作出规定。

经 大数据库“电数宝”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职业教育融资数量为38起,融资金额61.93亿元,而2020年的融资数量为15起,融资金额17.1亿元,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大幅增长。2022年1月份至4月份,教育行业有53家企业获得融资,近一半为职业教育公司。

在政策和需求的推动下,一些K12机构调转船头。

易有道专门成立了“有道成人教育事业部”,将有道精品课成人学段、 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业务及团队进行了整合,集中资源进行成人学段课程的研发。好未来推出成人教育品牌“轻舟”,旗下拥有轻舟考研帮、轻舟考满分和轻舟留学三个子品牌,覆盖考研、语培、留学等三个领域。高途也已经完全剥离了K12学科类培训业务,全面转型至成人培训和职业教育等领域,业务覆盖素质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培训、海外留学服务和智能学习服务等。

经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教育分析师陈礼腾认为,职业教育是一条受国家认可与支持的“黄金赛道”,其中,非学历职业教育板块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从目前的转型成果来看,职业教育业务还未能撑起K12机构的期待。

比如,向职业教育转型后,高途2021年Q4扭亏为盈,2022年Q1保持盈利,不过,这两个季度的营收规模同比大幅下滑,2022年Q1的营收同比下滑超过60%。也有上市公司在减少销售和营销费用后终于“省”出了利润,实现扭亏。综合来看,对于职业教育行业而言,恐怕很难再像K12那样出现千亿元市值的企业。

“‘双减’落地后,不少学科培训机构向非学历职业教育转型,行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如何快速形成竞争优势,建立持续、规模化的盈利模式,成为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陈礼腾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口碑的打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打好品牌基础,提升品牌溢价能力,才能更好地获客转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进入职业教育,必须是做教育,而非做大生意。尤其是K12机构,必须从学科类机构的发展、治理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一窝蜂进入职业教育,一方面会加剧原有机构之间的竞争,盈利前景并不乐观;另一方面很可能会加剧新的内卷,当这种情况出现时,监管部门必然会出手进行治理。”

转型成效相对缓慢

需放眼长远

因此,K12教培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影响其长期发展的宏观因素有更敏锐的洞察,同时重新构建发展理论。首先要明确“中心”:是求生存还是求发展。在确立方向后就要思考三点——明确发展原则、转移或重新构建核心能力、做长期发展的准备。

对此,于洪泽提出了几个转型方向:首先,关注细分人群,注重专精特新;其次,根据国家对未来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方向,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人才;此外,与科技结合的方向或将成为突破口,比如通过与元宇宙的结合切入教育场景。

冯斌认为,K12教培企业拥有的产品设计能力、互联 技术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及市场推广能力都是很强的,传统职业教育机构很难具备K12教培企业的全球性资源整合能力,也很难做到以超低的成本为几万人上课。

总体而言,相较于刚需、标准化的K12赛道,当下的新赛道中,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很难达到标准化,也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各K12教培公司转型成效相对较慢。在经历了巨大的波谷后,K12教培机构未来是否能迎来颠覆性的发展新思路,还有待观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