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我爱你,汉字
领衔名师
潘 艳/重庆市黔江区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小学语文教学名师,重庆市教师培训团队专家团队成员,高级教师,现在重庆市教师发展中心挂职。“潘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黔江区“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小学语文培训团队首席专家。课题成果获市政府成果奖,主研的课题校本课程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收藏,致力于快乐阅读和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撰写的论文在《语文教学通讯》《教育科研》《名师讲作文》等刊物发表,教学专著《循着文体特征教阅读》编委之一。
段如会/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小学校语文教师,重庆市黔江区骨干教师,黔江区“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小学语文培训团队专家组成员,潘艳名师工作室成员。现为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小学教师,一级教师。从教十多年以来,潜心快乐阅读研究和习作教学研究,致力学生习作能力构建,逐渐形成“在生活中习作”的习作指导风格。学生的作文多次发表于《作文大本营》。撰写的教学论文先后发表于《语文课内外》《新体系作文教学》等期刊,并有多篇论文获奖。教学专著《循着文体特征教阅读》编委之一。
单元说明
一、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引导学生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本单元语文要素为“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 告”。
二、单元内容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编排有《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两个学习内容。
这次综合性学习是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形式出现。在四年级下册“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的基础上,围绕着“汉字”文化,以活动为载体学习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汉字真有趣》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板块。“活动建议”重点对两个活动提出了要求:一是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二是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举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本课要求从几项活动中选择一项,制订活动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活动。但在设计时我们仍然设计了几项活动,教师可以选择性借鉴使用。
搜集的重点在于学习搜集资料的三个方法:查找图书、 络搜索、请教别人,这是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三种方法、熟悉三种方法、能运用三种方法。“阅读材料”包括字谜、字谜故事、歇后语、错别字故事、汉字类型之一形声字等类型的汉字信息。阅读材料的使用可以在课内来用,也可以放在学生后面的搜集活动过程中进行,建议在课内用更佳。先阅读其内容,提取汉字有趣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利用什么样的搜集方法可以搜集到这些类似的信息。在两次活动的开展中,也要检验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是否妥当,有什么困难,教师再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弄明白搜集资料的方法,体会到汉字的有趣,同伴小组学习的乐趣。两次活动尽量地让学生自己当主持,教师只在关键环节做点拨,将课堂还给学生。
《我爱你,汉字》也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板块。“活动建议”中重点建议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汉字书法方面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增进对汉字的了解,为汉字的规范使用提出自己的建议。另一个重点:学写简单的研究 告,教师一定要通过课文中呈现的研究 告模板,让学生明白研究 告的基本形式:标题、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资料整理、结果分析等,通过对学校、 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等进行调研,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研究 告。“阅读材料”主要内容还是延续汉字文化的有趣,旨在巩固上节课所学的“采用查找图书、 络搜索、请教别人等方法搜集资料”。教师要通过多形式评价展示成果,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
三、课时统筹
(重庆市黔江区教师进修校 潘艳)
《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材料,了解课文从“字谜、谐音、错别字、形声字”等方面介绍汉字文化。
2.按共同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学习制订活动计划。
3.学习“查找图书、 络搜索、请教别人”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
4.搜集字谜相关资料,开展猜字谜活动,了解汉字文化。
5.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材料,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和同伴交流,体会汉字的有趣。
教学准备:
分组(自由组合4 人组)、研究活动资料袋、材料阅读学习单、小组研究活动表、个人活动表。
教学时间: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阅读材料。
板块一:引入搜集资料的方法
1.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我有个困难想请你们帮帮忙。听别的老师介绍,有一个动画片名字叫《汉字演变视频》,我要怎么才能看到呢?
2.抽学生说,预估: 络搜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可相机板书: 络搜索。
3.我在 络上搜索了“视频”两个字,可还是没搜到,怎么搜索呢?在搜索时要注意 什么问题呢?谁来教教老师?
4.抽生到讲台电脑前操作,教老师怎么搜索,搜索的资料那么多,怎么选择自己需要的呢?
5.学生搜索到了老师需要的动画片,老师奖励全班同学观看动画片(此动画片有4 分钟,可以选择性观看其中部分)。
6.学生观看动画片后,抽生谈谈观看感受。引出“趣”,板书:汉字真有趣。
7.说到这个“趣”字,我听说九州出版 有本书叫《超有趣的汉字故事书》,里边究竟讲了什么?我要怎么在今天看到这本书呢?
8.抽生回答。预估并板书:请教别人;找办公室的老师、身边的朋友、学生查找图书……
板书:查找图书
刚才大家给出了搜集资料的几种好办法:查找图书、 络搜索、请教别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三类搜集资料的办法还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板块二:强调搜集资料的办法
1. 出示搜集资料的图片。
2.补充三种方法的具体要求。
板书:
除了这几种搜集资料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呢?(生活中寻找:街头、商店等)
3.接下来我们看看“汉字真有趣”,需要我们搜集哪些资料呢?
板块三:提取阅读材料的汉字信息
1.认真读读阅读材料,说说这些材料是讲的汉字的哪些方面?你提取到了关于汉字的什么信息?
2.学生完成学习单。
3.抽生回答。
预估:字谜、歇后语、错别字故事、汉字类别——形声字
4.补充汉字信息:课前老师还提到了关于汉字信息的汉字演变故事、汉字有趣故事, 看看活动建议,你还能补充哪些有趣的汉字信息?填写在学习单里。(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
板块四:巩固汉字信息的搜集方法
1.我们能运用我们前面提到的什么方法来搜集到我们想要的这些信息呢?
2.抽生回答不同信息的搜集方法有哪些。
3.我们就是要学会搜集资料的方法,去搜集这些体现汉字特点的资料,来完成本课的两个活动。
第二课时
布置活动,制订活动计划。
板块一:活动的安排布置
我们将完成以下两个活动:
1.全班规定活动:准备猜字谜活动。全班各小组搜集或编写字谜,了解字谜的各种形式,学习编写字谜等。
2.小组自主活动:准备趣味汉字交流会。各小组按自己的兴趣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
板块二:活动计划的形式
出示范例:出示“啄木鸟”错别字组活动计划思维导图。
制订活动计划的形式很多,除了思维导图形式,我们还可以用图表、文字、图画表述等多种形式制订活动计划。
注意活动计划的主要要素: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内容与分工等必备要素。
板块三:学习小组的组合
请有共同兴趣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4 至6 人为宜。可以给小组起个好听的名字。如“啄木鸟”错别字组(或纠错组)等。
小组根据“规定活动”和“自主活动”要求制作活动计划。
1.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教师行间解疑指导。
2.小组展示活动计划,多元评价修改计划。
第三课时
活动展示一:字谜猜猜猜
板块一:搜集资料的经验交流
1.小组小结:各小组长介绍小组搜集资料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最大的收获。
2.师小结各组搜集资料的收获,对搜集资料的困惑进行解答,指导正确的搜集方法。
3.下一个活动搜集资料中注意调整搜集的方法。
板块二:猜谜活动展示
活动主持引入。
小主持人甲:这两天,每个小组的搜集准备活动都进行得风风火火的,打一字谜,这就叫“杯不落空来奉陪——棒”!
小主持人乙: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团结协作,那就是“独女独子全不差”——好!
小主持人甲:今天,就到了我们各小组风采展示的时候了。今天的活动主题为:“字谜猜猜猜”,看谁猜得多,猜得准,猜得牛!
(板书背景预先布置:字谜猜猜猜)
小主持人乙:今天的活动分为两轮进行:1.“小组出谜猜猜猜”;2.“抽签猜谜大比拼”。希望大家(主持人齐)动起来,嗨起来,猜起来!
“小组出谜猜猜猜”
(板书背景预先布置:小组出谜猜猜猜)
1.宣布活动规则。
(1)每小组的出题者讲台前站一排,每人出2个字谜,可借助课件,后边的出题者不能重复前边的。
(2)台下的同学举手猜谜,由第一位举手者竞猜,与出题者同组的同学不能参与猜谜。
(3)谜底是否正确由出题者决定,如出现分歧由老师裁决。
(4)全班抽两名同学记录猜谜结果。
2.猜谜活动进行。
3.宣布本轮猜谜结果。
4.主持人甲:刚刚经历了小组出谜猜猜猜环节,每个小组选出的谜语可谓妙趣横生,猜谜的同学也都聪明机智。接下来,我们的猜谜将进行第二轮:
“抽签猜谜大比拼”
(板书背景预先布置:抽签猜谜大比拼)
1.宣布活动规则。
2.转动抽签软件抽出谜面和答题者。
3.由抽到者回答谜底,如答不出,则由答题者点名朋友帮忙回答。
4.评选猜谜小能手。
5.教师活动小结。并针对本次活动中的问题和经验,对下一次举办猜谜会提出期望。
第四课时
活动展示二:趣味汉字交流会
板块一:宣布汉字交流会开始
板块二:各小组用不同形式交流自已组的搜集整理成果
预估会有以下类型的交流:
1.表演类:古诗朗诵、外国人学汉语小品表演等。
2.比赛类:对歇后语、对对联等。
3.故事类:汉字演变的故事、汉字的趣事、对联故事、汉字笑话故事等。
4.文字成果类:错别字手抄 、歇后语手抄 等。可全部小组共同展示,也可以每组安排代表交流。
板块三:展示评价评选优秀小组
板块四:活动总结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汉字文化丰富多彩,让我们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一起宏扬汉字文化吧。
(重庆市黔江区教师进修校 潘 艳)
《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
2.学写简单的研究 告。
3.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开展调查研究,巩固研究 告的写法。
4.多形式展示成果,热爱汉字,愿意继续研究学习汉字文化。
教学准备:
分组(4人)、研究活动资料袋(金字塔结构图、材料阅读学习单、小组研究活动表、个人活动表、材料5导读单、红星20颗)
课时安排:1+课余+1+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确定选题、制定计划
板块一:激趣导入
通过上一板块的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了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丰富的文化,往往是因为其有着悠久的历史,这节课,我们去感受汉字在历史长河中的喜怒哀乐。
板块二:阅读材料
1.独立阅读材料1-4,并完成学习单。
2.小组交流学习单,分析小组内同学的关注点和想法。
3.确定小组研究方向,填写在金字塔结构图的最上面。
板块三:细化话题
1.指导细化话题。
预设:以书法欣赏话题为例(或者以其中一个小组的金字塔结构图为例)
(1)书法是我国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古往今来,涌现出许多名家大家。如果全部都去研究的话,那可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而且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缩小范围。你觉得是研究哪一个朝代的书法呢?还是研究哪一种字体?在图上填写。
(2)如果是研究朝代,你能想到哪些朝代?指名学生说,并完善。
(3)如果是字体,你能想到哪些?指名学生说,并完善。
(4)继续往下走,围绕你所选定的话题,说说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惑?
预设:如果出现话题范围太小的情况,指导学生往上走一级发问。
2.小组借助金字塔结构图,展开头脑风暴,完成金字塔结构图。
板块四:提出选题理由
1.展示小组金字塔结构图,交流本小组最终确定的研究话题。
2.小组陈述选择话题的理由,可以用问题的形式。
3.同学评议:所提的问题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或者说有意义吗?
4.教师相机指导:话题范围太大或者太小,要适当调整。
5.将理由记录在研究活动表中。
板块五:制订具体活动安排
1.根据小组同学特点分工,并明确任务填写在表格中。
2.师行间巡视,参与、鼓励、指导、点拨。
3.小组成员根据研究活动表,填写个人活动表,并准备开展资料搜集。
板块六:明确要求
1.出示要求。
一、按照自己的分工开展资料搜集活动。
二、资料可以是照片、实物、资料卡片。
三、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
2.答疑。
针对活动,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设想到的困难。
3.宣布活动开始。
同学们,这次活动需要我们围绕小组的研究话题,用各种方式搜集资料,相信你们能尽可能多的搜集到资料,为我们后续的活动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学写研究 告
板块一:学习材料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 告》
1.学生自读材料5,完成学习单。
2.对比阅读“提出问题”“资料整理”“研究结论”,补充完善 “我的发现”。
3.展示交流。
预设:
(1)研究 告的格式:标题、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2)发现“问题提出”和“资料整理”的对应关系。
资料的类别根据“研究 告”第一部分中提出的问题确立。
(3)“资料整理”与“研究结论”之间的关系。
学生对比两部分阅读,说一说发现。
总结研究结论的写法:对资料进行简要的概括,适当加上自己的分析或者是想法。
4.小结:研究 告是提出问题,展开研究之后形成的书面材料。研究 告的每一个部分都必须围绕着所提的问题展开。
板块二:小组内交流整理资料
1.回顾小组选择的话题,选出三个或四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
2.根据所选的问题,筛选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并把资料整理在一个表格中。
3.阅读表格中的资料,组内讨论,简要概括资料内容,提炼出共同的发现或者是有新意的发现,做好记录。
板块三:完成研究 告
1.形成小组的研究 告。
2.小组讨论,给研究 告加上标题。
3.组内交流修改研究 告。
板块四:举行“我爱你,汉字”研究活动主题成果展
1.小组汇 研究 告。
2.学生评价:
3.学生参观成果展。根据评价标准,将红星粘贴在小组展板上。
4.公布研究受喜爱程度。
第三课时
“啄木鸟在行动”
板块一:引起话题
1.播放广告(里面有使用谐音的现象)或者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咳”不容缓 “骑”乐无穷 一“明”惊人
默默无“蚊” 无可替“带” 一“ ”情深
“琴”有独钟 随心所“浴” “礼”所当然
猜一猜,这些词语为什么这么写?
2.说说你的看法。
板块二:展开调查
1.确定调查范围。
这样的错别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多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错别字?
预设:街头招牌、同学作业本、书籍 刊
2.小组选定一个范围,展开调查,并完成调查表。
汉字不规范使用调查表。
板块三:完成研究 告
1.小组汇总资料。
2.分点表述调查情况,提出自己的想法。
3.按照格式, 形成简单的研究 告。
板块四:成果展示
1.小组汇 研究 告。
2.根据同学提出的质疑和建议,修改研究 告。
3.通过家长群、朋友圈等形式发布研究 告。
(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小学校 段如会)
选自裴海安主编、山西教育出版 出版的《名师同步教学设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