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红朋友圈的换脸软件ZAO,究竟能火多久?

如今的互联 圈中,几乎每年都会出一款一夜爆红现象级的APP。在笔者的印象里“脸萌”和“子弹短信”大概都属于这类。而今年的爆红APP应该就是这款叫做「ZAO」的换脸 APP。

换脸技术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ZAO」出世之前就多次出现过类似视频,B站上就有人上传了朱茵变杨幂的换脸视频。

在软件界面中,ZAO 可以选择的素材非常丰富。你可以把脸贴到各种流行影视剧的任意演员头上。还可以“演”任意角色、剧情和场景。实在有些无所不能的感觉。

一夜爆红软件从来没有火过三个月,ZAO会重蹈覆辙么?

一夜之间ZAO 已经登上了 App Store 免费榜的第二位和娱乐免费榜的榜首。

?

回顾下之前的那些一夜爆红APP,往往都在爆红之后的三个月内就又默默无闻了。ZAO的前途又会如何呢?个人看来,ZAO相比之前的“脸萌”和“子弹短信”商业模式会更好一些——因为“脸萌”捏脸的玩法有限,用户粘性稍显不足。而“子弹短信”的目标是为了抢占微信的市场份额,有点蚍蜉撼树的感觉。

而ZAO是通过一项技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短视频玩法,海量的视频和人脸都是用户们的素材库。可以让他们生出千变化万的玩法,并可以分享到 交媒体中进行裂变,在短视频火爆的当下。ZAO这种独创玩法真或可成为抖音快手级的现象级视频APP。

根据媒体 道,Zao出自陌陌技术团队之手。其背后的注册公司——长沙深度融合 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王力,执行董事雷小亮分别为陌陌现任COO和陌陌的联合创始人兼游戏部总裁。 交出身的母公司自然深谙 交软件的玩法,比起前辈“脸萌”和“子弹短信”的草根创业公司出身,其优势自然明显。

要软件还是“要脸”,你选一样

在全民短视频的大背景下,ZAO的玩法看似很有前途。但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其中一个很致命的问题——“版权”。在知识产权意识普及的当下,版权问题是一个大过于天的问题。抖音、快手、B站这些视频平台都是通过用户上传自己的视频的方式规避版权风险。ZAO的这种玩法遭遇版权问题的几率要远大于前几大平台。张三如果使用了李四的脸做视频上传到 交媒体,就等于侵犯了李四的肖像权。李四有权起诉张三本人和ZAO平台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软件的用户越多这样的情况越容易发生,这样的玩法能持久么?

但仔细看了ZAO的各种设置,你就会发现ZAO自有自己规避的一套办法:

1、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未经本人肖像验证的图片,就只有10次使用机会。生成的图片也会被打上“未经肖像权验证,此视频也无法保存”的字样,连截图和录屏都无法操作。

3、以上两点还算是软件公司为“自保”而做出的“正当防卫”。那么接下来机制就有点过分了,也使得ZAO在这今天内在媒体上广受争议。

在ZAO的用户协议中,赫然就列着这么一条: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用这款换脸软件,就得先交出自己的脸。上文所说的李四如果用过了ZAO,就无权再去上诉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已经将肖像权授权给了ZAO的制作公司。

4、ZAO还将侵犯肖像权和版权的风险全部甩锅给用户,在ZAO的用户协议中还有以下两条规定:

说人话就是:你用别人的脸之前,要确定别人也同意将自己的脸免费交给平台用哦。

如果你用了了李四的脸,李四来告ZAO赔100万。根据条款ZAO可以找你说:亲,根据条款这100万需要你来支付哦。

用@法山叔的话说「从来没见过如此明目张胆攫取用户权利的用户协议。」

这就是这款软件问题所在:如果不设立利己的条规,很容易在今后的经营中落入到肖像权和版权的漩涡中。但用户协议制定的太利己了,总有明白人会注意到这个“不平等”协议将之公布于众。一个一开始就把你的脸居为己有,还甩锅给你的软件。会赢得用户们的支持么?

公司的经营过程是会获得商业利益的,获得了利益而不承担责任的行为肯定是不被允许的。

除了版权问题之外、ZAO的玩法也并不新鲜。基于AI的深度换脸技术已经成熟。

2017年12月,一位ID名为“deepfakes”的用户在Reddit论坛上传了一段视频。将情色电影里女主角的脸换成了某好莱坞影星,引起了舆论广泛的震动。之后deepfakes的账 被封杀,而deepfakes也将其AI换脸项目的代码开源。事实上目前互联 上已经有类似的不少的开源代码。ZAO的产品也是基于这些开源代码开发而来。

虽然ZAO的产品定义不错,但是非独创的算法门槛过低。即便此模式解决了版权问题,其他的视频平台也可以迅速出手抢占这块市场。对此ZAO似乎并没有太好的应对之策。

换脸技术引发的 会隐忧

但其实这中间的隐患还是很大的,因为换脸视频的代码已经开源。所有人都可以轻易得到代码并开发AI换脸程序。你的照片如果保存开放 络平台并被随意授权。被不法分子收集并用专业的软件合成。几乎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这样以假乱真的视频流出。人们长期以来以为“眼见为实”的视频证据体系或将崩塌。今后我们看到一份视频资料,很可能辨别其真伪。

这种忧虑并非杞人忧天,曾有研究人员用Deepfakes 视频来测试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率。用的是目前比较领先的基于 VGG 和 Facenet 神经 络人脸识别系统,结果显示误识率分别达到 85.62% 和 95.00%。误识率高到惊人。

目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开发了一套 AI 鉴别系统,对AI进行深度优化,以AI对抗AI。鉴别AI可以通过识别人脸部的细微特征动作,来识别Deepfake 视频的真伪。其准确率目前达到了95%,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半年内有望提升至99%。

不过不大乐观的事实是,相比目前AI换脸技术的研发,鉴别技术的科研力量有点势单力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指出,目前研究合成视频技术和鉴别真伪技术的人数比是100:1。显然目前来讲,商业价值更大的合成视频技术更具有研究动力。

技术本身是无罪的,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它的好与坏只是取决于拿它的人如何去使用它。ZAO这次似乎是给视频换脸技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商业变现方式。但将如此争议不断的技术如此迅速的商业化,却用用户协议的方式将自己完全置身事外的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一家互联 企业要得到用户的认同,不但要有商业意识,也需要有 会责任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8月1日
下一篇 2019年8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