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这个标题,你一定会觉得很眼熟。记忆力好一点的朋友,或许还能由此想到相关的几句经典文案,把话直接圆下去:
XX是什么,XX是谁?XX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今天小编就来帮助大家了解一下XX到底是什么。
好了,以上就是XX的含义和出处。
希望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能够解决你的困惑。
这几句台词并不是谁的专利,它们属于一个宽泛的、又是大家最为亲近的群体:小编。
你一定熟悉小编,但未必了解小编。
小编隐藏在每一篇文章幕后,他为你整理了15种越吃越美白的天然食物、30个震惊娱乐圈的核弹级八卦、以及42本改变你人生观宇宙观的小说,但你并不会记住他的哪怕一个ID。
只要上 ,每天你都会接触小编。也许除了 交 络上的亲友,小编是你 上接触最多的人。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小编已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但说实在的,许多人并不了解小编这个词的含义,以至于看到 上越来越多的“小编体”,很难理解为什么小编们的行为举止总是一个样。
小编体是什么梗?
互联 瞬息万变,每天都会产生一些新词儿,难免有些属于你的知识盲区。一旦你止不住好奇心去搜索,通常就会搜到一些这样的结果:
这类 页往往是这样一种内容格式:
最近XX梗很火,那么XX是什么呢,XX是什么意思呢出自哪里?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几段翻来覆去车轱辘话的正文)
好了,这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XX是什么。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解决你的困惑。
这就是小编的一套标准句式,也是频繁引起我们既视感的复读句式。神奇的是,有时候正文压根没有答案,依然能完美地融合在头尾两端的小编体中。
以下是作文练习。
题目:《死亡搁浅》的发售日是什么时候?《死亡搁浅》什么时候发售?
开头:最近《死亡搁浅》很火,小伙伴们都在谈论。那么《死亡搁浅》什么时候发售呢,很多玩家关心《死亡搁浅》的发售日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正文:死亡搁浅是一款来自小岛秀夫的游戏,游戏的剧情是XXXX(此处省略200字),玩法是XXX(此处也省略200字)。很多玩家想知道《死亡搁浅》什么时候发售,那么它的发售日是什么时候呢?其实现在官方还没有具体公布发售日,具体还得等进一步消息哦。
结尾:好了,这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死亡搁浅》什么时候发售。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解决你的困惑。
类似的语言风格,犹如万千小编在互联 上不谋而合,高喊着同种自成一派的声音 。
如果你运气不好,搜到了没有正文的这类 页,光看到首位两段的复读,很容易心生不满,质疑为什么小编要来回说这些傻傻的废话,并将其斥之为“垃圾小编”。
后来有好事者直接编程做出了“垃圾小编生成器”,只要输入关键字,就能生成一大段专属的小编话术:
“小编体”泛滥到一定程度后,微博上甚至出现一个“小编bot”,精确地把握到了这种语言风格,将其精华提取出来不断重复。
因为人类的本质又是复读机,这种重复触动了我们,形成了某种奇妙的幽默感,这个账 的人气越来越高了
那么,小编到底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呢?这个称呼是与生俱来的吗?小编为什么不断复读这些傻傻的话?
具备互联 知识的朋友通常会首先得出一个结论,小编这样说话是为了提升SEO效率(搜索引擎优化),即为了提升 站流量,不断重复出现同一关键字,在搜索引擎中获得更多曝光,更容易被搜索到,逐渐形成了这种机械重复的标准。
但只有当我们追本溯源,才发现,小编其实并不是机械的代表。
小编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拿玩家们较为熟悉的《大众软件》来说,小编二字在1998年第11期的“读编往来”中业已出现。这意味着最迟1998年,这个词就有了一定影响力。
大软的读编往来栏目,是“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和小编们交流而特辟地一个栏目”,小编一词的诞生也是同样道理,是为了与读者拉近距离而做出的主动改变。
在早期 刊杂志中,我们能看到小编有几重意思,它首先是与“老编”相对应的。
在上世纪订阅《电脑 》的朋友应该能感受到接下来这段话的时代气息:
老编——老编——”疾风之龙上气不接下气地一头闯进卧室。还在半梦半醒中的小编几个像听到了 令似的,嗖地一下就从被窝里钻了出来,再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穿上了衣、裤、鞋,转身一把抓起被褥揉成一团丢到角落里。紧接着用毛巾往脸上抹两把,最后三个人围坐在一起装扮出在讨论新年 纸选题计划的样子……经过一年的实战之后,现在我们只需1分02秒就能完成所有的动作。哈!(备注:从大门外走到卧室所需时间至少要2分23秒,众小编早就精确测量过了)
这段话出自1999年的第一期《电脑 》。
这个做法非常有效,让小编与老编区别开来的同时,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当时IT类 纸读者受众基本都是年轻人的情况下,“机灵的小编”与“严肃的老编”,很容易让读者把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带入进去。
而小生手记这个栏目的名字,其实又呼应了小编的另一重属性。
在汉语中,“小”字当头的自称,往往都是谦称。小生,是早期白话文中青年读书人的自称,小子、小弟、小儿、小女、小人、小可、小店,无一例外,都是用于自称的谦称。
也正是因为这层互联 气息,小编一词在科技、数码、游戏类 刊杂志中最为常见。
在知 上搜索一下期刊中的小编,按时间排序,基本就都是1998年算起的一批同类 刊杂志。
这一类杂志的目标用户与传统纸媒已然不同,他们想要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他们有着相当充分理由去用小编这个词,而且还有一定的必要性。
这在台湾互联 上有一个非常类似的情况,对岸的 友非常喜欢自称“小弟”。
小弟也是一个谦称,对应了“兄台”。在台湾互联 的语境下,当要分享自己的作品、经验、想法,或者有求于人的时候,用小弟显得更有礼貌。
有台湾 友分析,自称虽然很多,但一要有礼貌、二要互联 ,很多就不太合适了,只有小弟“刚刚好,又不显老”。
小编二字,逐渐脱离了所有人的掌控。
那么小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情景对话题。
“小弟/兄台,你能不能帮我谷歌一下‘不要啦杰哥’是什么梗?”出于礼貌的考虑,这句话开头的称谓用哪一个更合适?
我想答案是很明显的。从词语属性来说,小弟是自谦词,只能自己用,别人不能这么叫。叫别人得用尊称,而不是谦称。如果别人叫你小弟、小子、小人,那属于冒犯。
但同样是谦词,大家应该也看到过“小编辛苦了”“感谢小编”之类的用法,严格来说,这是说不通的,好比“感谢你的薄礼”“支持你的愚见”。所以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媒体圈,会有“叫小编等于骂人”的说法。
然而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小编的情况非常特殊。
小编一词逐渐超出原有的使用范围,也逐渐丢失了本来的谦词属性,它成为了某种群像,或者说符 。
而且遗憾的是,这一群像往往带给人负面印象。
但互联 的兴起诞生了新的工种,复制粘贴让同一人可以直接完成采和编,且门槛很低,随之产生了许多新问题。
说到这一类小编,就会让人想起标题党和震惊体,就会让人想起各种不合逻辑、断章取义的垃圾信息。
这正是因为这些负面的东西,小编bot才应运而生。只要把小编某些语言风格单独拎出来,就会产生搞笑与讽刺效果。
但在过去十多年里,讽刺其实在 上算是一种较为轻度的指责。每一个门户 站的评论区,直接骂小编,就早已是一种巍巍壮观的文化现象。
骂小编的段子,也已经可以让小编bot做一个“骂小编有什么梗,为什么大家十多年来都在骂小编”的盘点了。
正如此前在论坛时代,我们经常能看到“兰州烧饼”或“LZSB”一样,在新媒体时代,火力已经从楼主转移到了小编。
然而,小编两个字的生命力并没有因此减少。它随第一代 民一起成长,尽管后来的 民遗忘了它原有的属性,但也赋予了它新的意义。
当然,小编二字的自谦属性并不会因此消失,它保留在字面,只是更少地被大家注意到了。
互联 很大程度上带来了话语权的自由,对于读者来说,知道一个梗、一个词什么意思是一回事,选择用不用它是另一回事,都是自由。
只是在知情的情况下选择用一个梗、一个词,不仅无损自由,恐怕还要比莫名奇妙地去用它,会更加自主一些。
好的,那么这就是游研 给大家分享的小编是什么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游研 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解决你的困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