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双减”政策横空出世,蒙眼狂奔的教育赛道迅速降温。然而此消彼长,软件路子走不通,在线教育平台纷纷走上硬件赛道。而随着防疫常态化,全国学生“停课不停学”给智能教育硬件又添了一把火,各企业都在智能硬件上动作频频,猿辅导、作业帮、好未来等在线教育平台纷纷转向教育硬件产品。
与大量半路出家或是跨界入行的企业不同,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339 简称:智微智能)在智能硬件市场已经深耕十余年,公司产品早已渗透到智能教育的多个场景,并且公司发展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肯定,于8月15日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产品线丰富应用广阔,获多个头部智能设备厂商认可
所谓智能硬件,指的是在传统的电子产品上增加了联 通信的能力,通过云端实现了复杂的逻辑判断、远程操作及多设备间的协调联动等。如果将普通的电子硬件产品比作“身体”、软件比作“大脑”,那么智能硬件不仅同时拥有以上两者,且能够针对不同的环境做出调整。
智微智能自2011年成立以来,针对教育办公类、消费类、 络设备类、 络安全类、零售类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的智能硬件产品。其中,教育办公类产品主要包括OPS电脑、云终端等硬件设备;消费类产品主要包括PC台式电脑、PC一体机等硬件设备; 络设备类产品主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工业 关等硬件设备; 络安全类产品主要为桌面式SOHO产品、机架式1U产品等; 络设备类产品包括交换机、SDWAN、无线路由器等;零售类及其他产品主要包括零售终端、商显终端、金融终端、服务器、工控机等硬件设备,同时,智微智能也提供应用于上述产品的主板。
公司产品定位于企业级市场,同时兼顾消费级市场。被广泛应用于政府、运营商、互联 、金融、教育、医疗、能源、交通、商业、制造业及个人消费市场等诸多细分应用场景。
经过多年的发展,智微智能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优势,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行业标准产品,还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定制产品及服务,包括产品方案设计、制造、技术支持等。也正是因此,公司获得了行业内多家头部企业的认可,是鸿合科技、锐捷 络、深信服、新华三等各领域头部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紫光计算机、视源股份、宏碁、同方、联想等行业知名企业亦是公司的客户。
业内优质客户为智微智能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1年,智微智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9,722.90万元、193,252.16万元和269,996.14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851.04万元、14,561.61万元和19,715.20万元,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研发团队技术覆盖全面,多个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电子硬件产品一般具有快速迭代的特性,加之多产品线、多领域布局,这对企业的研发响应准确性、及时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是对企业研发团队的挑战。
智微智能拥有一支具有多年研发经验、面向行业下游、技术覆盖全面的研发团队,截至2021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共计459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26.86%,覆盖电子硬件应用设计(原理图设计)、结构设计、PCB LAYOUT设计、射频应用设计、BIOS/EC/MCU等基础软件设计、LINUX/ANDROID系统软件、AI算法移植软件等。
全面的技术覆盖帮助智微智能在OPS、云终端、 络设备、 络安全设备和服务器等领域获得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尤其是在OPS领域公司处于业内领先地位。2015年,英特尔联合公司共同推出OPS-C标准作为行业标准在全国推广,成功将OPS的应用推向教育、商显会议等众多行业,奠定了公司在OPS领域的领先地位。2017年,公司与英特尔电子联手发布新一代OPS+/SDM行业规范,为未来的可预见发展提供了最新技术储备。通过长期的积累与专业化的研发体系与能力建设,公司取得了丰硕的研发成果。截至2022年6月30日,智微智能已拥有专利658项,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凭借深厚的技术储备,智微智能实现了多产品布局、多行业拓展、多场景融合,构建了丰富的产品体系,是行业内少数能提供“端-边-云- ”的全架构产品和一站式服务的公司。
具体来看,终端部分,公司采用主流芯片,提供丰富的IO扩展能力,融合AI算力和算法以及5G及WIFI6等通讯能力,推出满足不同行业的智能终端;边缘设备部分,公司为满足边缘计算要求,集平台管理、AI算力、多种 络接入能力、数据安全等要求,推出多款边缘设备,加速智能场景的建设; 络设备部分,公司推出的交换机、无线 络设备和 安设备确保用户 络的高速通讯与安全,确保实时性和安全性;服务器部分,公司推出的存储、计算和AI服务器产品,为大数据的计算分析与存储提供了稳定的平台。
并且智微智能在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制造能力的基础上,加速更多行业的部署。如在教育行业,公司围绕教室、校园和教培三个细分领域,推出智慧班牌、“三个课堂”解决方案等新产品;在零售行业,推出刷脸收银机、AI电子秤、取餐柜智能自助终端配套的产品;在安防行业,公司推出多监控类产品以及门禁、闸机等通行类产品;在工业行业,公司推出MES、工业控制BOX和HMI、机器视觉等产品。
多产品布局、多行业拓展和多场景融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为智微智能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产业信息化建设加速迎机遇,智能硬件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智能硬件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物联 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2015年起,产业界对物联 基础设施的整合探索就从未停止过,随着物联 的行业渗透加速,工业、医疗、交通等行业应用对物联 支撑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边缘智能、算力 络、意图 络、人工智能等与物联 的结合需求急迫。
根据亿欧数据,2020年,中国IOT连接设备数已达36.6亿台。未来,受益于智能教育、智能家居等场景需求爆发以及5G大规模落地,我国物联 连接量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173.4亿台。越来越多的联 设备渗透进入人们生活各个场景的同时,也提升了智能硬件本身的使用体验,为智能硬件实现多场景联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物联 硬件行业市场空间将不断拓展。
疫情期间,全国学生“停课不停学”,教育智能硬件在家庭教育及陪伴场景中已经有了第一次集中登台亮相的机会。而今,在进行过一次大规模市场教育后,伴随着学习场景延伸到家庭、辅导压力转移到家长,教育智能硬件俨然成为家庭教育的刚需。根据奥维云 数据,2020年1-9月教育智能交互平板销售量达102万台,同比增长8.7%。
同样在疫情下高速发展的还有办公领域的智能硬件产品。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远程办公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IDC发布《2021年中国视频会议与协作市场跟踪 告》,2021全年,国内视频会议市场规模达到9.7亿美元(约合62.7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较2020年同比增长2.9%,其中,硬件视频会议市场同比增长8.5%。由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以及非接触商业的兴起,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将进入新一波的增长周期。
在居家办公、线上学习以及消费需求的驱动下,近年来全球PC等消费智能电子的出货量也持续增长。据IDC数据,2017-2021年,全球PC出货量分别为2.6亿台、2.59亿台、2.67亿台、3.04亿台、3.49亿台。
此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 交 络、物联 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内 络设备领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据IDC数据,2021年国内 络市场规模达102.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1%。相应的,国内 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近五年在数字化转型、国家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多方因素的推动下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在零售类及其他产品领域,随着5G向垂直行业应用的渗透融合,下游行业在零售、金融、工业等领域的信息化支出将进一步增长。
可以看出,整个智能硬件设备领域坡长雪厚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且相关国家政策的颁布也体现出国家对智能硬件产业的重视。2019年至2021年,国家将智能硬件与文化旅游、适老抚幼、运动健康、居住消费相结合,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政策,引导智能硬件发展向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倾斜。
顺应趋势提前布局产能规模,技术赋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面对下游的广阔需求,智微智能本次登陆资本市场拟投入募资金额95,117.58万元,主要用于谢岗智微智能科技项目、海宁市智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2万台交换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深圳市智微智能营销 络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谢岗智微智能科技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智微智能当前产能压力,帮助公司继续深化在教育办公类、消费类、 络设备类、 络安全类、零售类及其他等领域的规模化运作,满足各大客户的多批次、多种类、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引入一系列高度自动化生产设备,帮助公司改进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从而全面实现精益化生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数字经济的发展依赖于 络传输速度的不断提升, 络设备作为未来高宽带 络传输的关键设备,其大规模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 络传输速度,保障 络的高效和稳定,有助于应用技术的融合与进步。 络设备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架构,将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
海宁市智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2万台交换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将新建3条交换机生产线,帮助智微智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智微智能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建立研发中心优化研发环境、结合生产基地同期建设中所涉及的智能硬件扩产需要,顺应行业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总的来看,智微智能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硬件服务商,深耕行业多年,以丰富的产品线布局多个领域并与头部客户达成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随着物联 智能场景的深入发展、新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募投项目的顺利落地,智微智能有望依托其多年来在研发、供应链、制造、服务、快速响应等方面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通过不断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发展成为行业内极具竞争力的智能场景下核心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厂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