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
自古以来自然界一直秉承相生相克,作为混元形意太极门创始人的马保国老师,即使闪电鞭再快,遇到不讲武德的年轻人,也只能大意了,没有闪。陆战之王的坦克同样如此,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坦克同样也是树敌最多的陆战武器,甚至有的坦克制造厂依然研发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成了各国陆军的重要技能。
对于坦克和反坦克雷这对相生相克的欢喜冤家,一旦遇到,便是一场巅峰对决,那么谁才是这场战役的赢家,是久负盛名的陆战之王?抑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反坦克雷?今天笔者借助三维仿真软件LS-Dyna来一场公平的审判吧。
二、陆战之王-坦克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坦克,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是陆地武器中其重要性唯一高于轮式装甲车的存在,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陆上力量,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通常坦克一般装备数挺防空(高射)或同轴(并列)机枪和一门中或大口径火炮(有些现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发射反坦克/防空导弹),是凭以火力进行作战的经典体现。坦克大多使用旋转式炮塔,但亦少数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瞄准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装甲式车体等系统组成。
虽然坦克在发展,但坦克自身的发展速度实在是追不上反坦克武器的发展速度,而且坦克会陷入防护性和越野能力不能兼得的二悖论难题中。但是,自然界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相生相克,曲折前进。坦克只有研发出新型轻质量防护材料来改良装甲,才能在未来变幻莫测的战场获得生存空间。
二、反坦克地雷
说完坦克,不得不提到作为陆战之王的头 敌人——反坦克地雷。地雷在最近的几次战争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地面目标造成了巨大的毁伤。经统计,在最近的几次战争中,大约有26000辆车毁伤于地雷。比如:
上述数据显示了地雷在现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地雷已经成为反地面目标车辆、坦克、人员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弹药。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笔者调研到的国内外反坦克雷的参数:
1、南斯拉夫生产的TMRP-6反坦克雷该雷利用自锻式破片装药,药型罩材料为钢质,采用触杆式兼压发式点火系统,两系统均可采用UTMRP-6引信。
图2 TMRP-6反坦克地雷
2、德军S-Mine-35型地雷
Mine于1935年投产,是第三帝国防御战略的关键部分。直到1945年停止生产时,德国一共生产了193多万枚S型跳雷。这些地雷对同盟国士兵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不夸张的来说,由于德军优秀的布雷技术,从而在整个战争期间减缓了同盟国进攻德国本土的速度。其设计最可怕的在于它的主装药有大约360颗钢珠,短铁棒,或者碎金属块,杀伤范围极大。
图3 德军S-Mine型地雷
3、我军GLD220型反坦克地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研制定型的用于装填GBL212型火箭布雷弹布设反坦克地雷场,击穿坦克车底、杀伤乘员、破坏内部设备,以阻止或迟滞其机动。
图4 我军GLD220型反坦克地雷
4、我军GLD260型反坦克两用雷:主要用于人工布设反坦克地雷场,可炸断中型坦克履带或炸穿车底,以阻止或迟滞其机动。采用全保险型磁-震动复合电子引信,可靠性较高。
图4 GLD260型反坦克两用雷
以上介绍的只是笔者搜集来的部分资料,可供大家参考。目前沿用反坦克雷装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聚能装药,一种是爆炸成型弹丸(简称EFP)。目前主流多采用非触发式引信,如磁、震动-磁、声-磁等。对于聚能装药,利用炸药高速爆轰压垮药型罩形成金属射流和杵体,由于本身的特点,存在最适炸高,炸高直接影响了破甲的性能。对于采用大锥角装药、球缺形药型罩及双曲线型药型罩,在爆轰波作用下罩被压垮、翻转、闭合形成高速体,形成爆炸成型弹丸(EFP),也称为自锻破片,这是目前被世界众多国家所认可的新型反坦克战斗部技术。
表1 成型装药三种侵彻参数
三、采用LS-Dyna联合Hypermesh仿真
对于大名鼎鼎的非线性显式动力学软件LS-Dyna,这里不作介绍,想必关注仿真圈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下面请出A、B两位选手:
笔者根据上文所述,对装甲坦克和反坦克雷装药进行了简化,模拟了地面装甲坦克,在触发反坦克雷引信后的情况,采用LS-Dyna联合Hypermesh进行仿真建模,具体流程如下:
图 5 某型 坦克三维模型
显然,作为CAE数值模拟,这样的几何模型特征太多,是无法拿来直接划分 格做离散化分析的,必须进行简化,简化并划分 格如下:
图 6 Hypermesh简化并划分 格
图 7 LS-prepost定义关键字、加载边界条件等
对于反坦克雷,采用裸装药,采用*
INITIAL_VOLUME_FRACTION_GEMOETRY关键字,对模型采用空气、沙土和tnt填充,装药埋于沙子下面,可模拟tnt爆炸后沙土隆起。后期可考虑加入预制破片或者采用成型装药,本次算例仅供娱乐参考,切勿当真。至此,算列操作已经基本完成,下图为算列的全模型,隐去空气域,至此可提交求解器进行仿真计算了。
图 8 坦克装药全模型
图 9 tnt起爆后沙土隆起
图10 坦克底部装甲冲击波压力云图
从云图上可以看出,爆轰波超压呈球形传播,在球心处超压值最大,可见中心处装甲材料有被侵蚀,但此种破坏程度对坦克并未造成太大伤害,接下来需要提取底部装甲板上部元素的超压,以此来参考对坦克装甲内部人员的损伤,从论文中查阅的得出:正压作用时间是0.3ms时,肺的临界创伤状态的超压值为900Kpa.致命率的创伤状态超压值为1%,超压值为2500Kpa;致命的率创伤状态为10%,超压值为2900Kpa;致命的率创伤状态为50%,超压值为36000Kpa。
图 11 坦克舱内某处超压值/Mbar
从上可以得出如果坦克内部不加缓冲吸能情况下,舱内超压峰值为2x Kpa,显然大于上文值。得出结论:在不加内部防护的情况下,反坦克雷装药爆炸后对舱内人员有致死的风险。PS:本算例未考虑坦克内部吸能缓冲材料,实际中舱内超压应该会小很多。接下来提取坦克在爆轰作用下,对载荷的响应位移,过大的位移损害车内电器通讯及驾驶设备的可靠性,因为时间关系,本算例并没有完全计算下去,具体如下:
图 11 坦克在爆轰载荷下的垂直位移
计算并未完全,但考虑简化坦克模型后,没有额外引入配重,实际坦克重量应该大于本算例所模拟的,且位移应该会稳定在毫米量级,因此,得出一个不太严谨的结论:爆轰对坦克的载荷作用不会使得坦克产生较大位移,对车内电器稳定性影响不大。基于以上评判,裁判权衡许久,认为:虽然反坦克雷选手对坦克选手的结构并未造成太大伤害,但在本模型算例下,坦克舱内的冲击破超压,超出人体安全范围内,对人体有生命威胁,由此判定反坦克雷选手获胜。
注意:以上算例仿真模型、材料模型及部分参数选皆有本人科研经验得出,毫无工程依据,仅供参考,切勿作为项目用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仿真秀官 同名文章文章的附件击文下载坦克cad模型和 格cae模型(k文件需联系仿真小助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