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名闻天下的“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截止2012年末,苏南地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共53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有1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4个国家级5A级景区,已建成中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市群”。
位置境域
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东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
苏南地区土地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
地形地貌
苏南地区区内低山、丘陵、平原、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有机组合一体;东部和中部总体上极为低平,为坦荡的太湖平原,太湖周围偶尔分布一些孤丘,如无锡的惠山(328米)等;西部南京、镇江一带丘陵起伏,包括南京紫金山(448米)、茅山(372米)等。
气候
南京紫峰大厦
苏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以及苏南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的综合影响下,气候呈现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梅雨显著、光热充沛、气象灾害多发等特点。
苏南地区降水量在1000mm以上,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苏南雨水充沛,年际变化小,年降水变率在12%~24%之间。夏季6月和7月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苏南地区进入梅雨期,梅雨期降水量常年平均值大部地区在250 mm左右,梅雨期内暴雨频发,强降水集中。
水文
苏南地区大部分地方河道纵横,尤其以东部太湖平原的河 最为密集。苏南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包括太湖、阳澄湖、滆湖等,其中太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调蓄、航运、灌溉、养殖、供水、旅游等多功能作用。长江东西横贯境内,长432公里,沿江有南京、镇江、江阴、张家港、太仓等港口,万吨级海轮可直达。
城市定位
南京市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区域金融地位突出、海陆空港和信息港联动发展,可发挥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重要门户作用,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中心、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和重要的区域金融商务中心,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软件名城。
无锡市有实业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旅游胜地,成为现代滨水花园城市和智慧城市。
常州市有产业基础较好、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基地、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智能装备制造名城和智慧城市。
苏州市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体制机制完善的优势,苏州工业园区有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和创新创业宜居城市。
镇江市有产业基础较好、自然生态良好的优势,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物流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创意生活休闲中心,成为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
综述
苏南是吴文化的故乡。千百年来,苏南民众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脚踏实地的务实性和吃苦耐劳的坚韧性,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文精神。 [22]
地方文化
吴文化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等,以春秋时期建都苏州的吴国为基本条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毗邻太湖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为中心地带形成文化圈。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
金陵文化以南京为中心,东晋至南朝的300年不仅使得长江流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也在中原主流文化与南方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金陵文化,其显性特征是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可谓独树一帜。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而这三大块历史文化又可统属于“都城文化”。但是主流的都城文化并不排斥其他文化,如盛极一时的秦淮文化,不仅反映了红粉文化、市井风情,而且还包含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方言文化
无锡太湖公园
苏南的东部和中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大部分地区是吴语区(除沿江部分地区和常州下辖的金坛市大部为江淮方言区),镇江下辖的丹阳市、丹徒区的东南部,以及南京下辖的高淳区亦使用吴语。
南京的大部分地区(除高淳)、镇江市区和句容、扬中两个县级市是江淮方言区。镇江是两种方言的过渡地带 ,历史上原属吴语区,因为永嘉南渡(衣冠南渡)以及后来的历次北方移民迁入,沿江的市区方言逐渐转为同扬州话类似的江淮官话,而市区东南的丹徒、丹阳等地则仍讲吴语。南京的情况与之类似,但因多次成为帝都,北方移民的影响更大,在方言上也更加“北化”。
戏曲文化
昆曲
苏南地区代表性的戏曲有昆曲、常剧、锡剧、苏州评弹、南京白局、丹剧等,其中昆曲被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世界19个国家入选)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戏曲的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之综合。
民俗文化
苏州端午习俗、南京秦淮灯会分别代表了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和元宵节等地域特色的文化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仓七夕节、金坛柚山放灯节、宜兴观蝶节等形式独特的民俗活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南仍然比较活跃,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庙会有:南京地区祠山庙会、妈祖庙会、薛城花台会,苏州“轧神仙”庙会,无锡泰伯庙会、惠山庙会,镇江金山寺水陆法会、华山庙会、九里季子庙会等。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
截止2012年末,苏南地区入选世界文化遗产3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共53项。
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苏南段)
江苏昆曲、古琴艺术(虞山琴派、金陵琴派、梅庵琴派)、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国剪纸(南京剪纸、金坛刻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和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文学: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董永传说、吴歌
音乐:常州吟诵、太仓市的江南丝竹、古琴艺术(常熟虞山琴派、南京金陵琴派、南通和镇江的梅庵琴派)、天宁寺梵呗唱诵,玄妙观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
戏曲:昆曲、苏剧、锡剧、滑稽戏、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南京白局
舞蹈:高淳东坝大马灯,溧水的骆山、大龙龙舞、竹马(蒋塘马灯舞)、小热昏 (常州)
杂技:金坛抬阁
传统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苏州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苏州制扇技艺、苏州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苏州市桃花坞木版年画、常州梳篦、南京剪纸、金坛刻纸,苏绣、无锡精微绣、苏州玉雕、苏州光福核雕、无锡留青竹刻、常州留青竹刻、惠山泥人,苏州泥塑、苏州灯彩、南京和句容的秦淮灯彩、盆景技艺(苏派盆景技艺)、装裱修复技艺(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毛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金坛封缸酒酿造
旅游
苏南地区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中心集散地,旅游业发达。苏南地区有1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江苏总数(28个)的61%;14个国家级5A级景区,占江苏总数(17个)的82%。
南京是“六朝古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享誉世界,尤以其明代文化及民国文化为最,其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明孝陵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其园林是江南园林中的经典,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无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
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境内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较多,有中华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等主题公园和天目湖、南山、太湖湾等自然风景区。
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境内名山遍布,人杰地灵。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7个):南京市、无锡市、扬州市、苏州市、镇江市、昆山市、江阴市、吴江市、宜兴市、常熟市、句容市、吴县市(现吴中区)、常州市、溧阳市、张家港市、太仓市、金坛市
苏南地区4A级以上景区一览表
级别 |
城市 |
景点 |
世界文化遗产 |
苏州 |
苏州古典园林 |
南京 |
明孝陵 |
|
镇、常、锡、苏 |
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苏南段) |
|
国家5A级景区 |
苏州 |
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留园) |
周庄古镇 |
||
同里古镇 |
||
金鸡湖 |
||
太湖 |
||
沙家浜·虞山尚湖 |
||
无锡 |
灵山大佛 |
|
鼋头渚 |
||
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 |
||
南京 |
钟山-中山陵园 |
|
夫子庙-秦淮河 |
||
常州 |
天目湖 |
|
恐龙城休闲旅游区 |
||
镇江 |
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 |
|
国家4A级景区 |
苏州 |
香山 |
苏州乐园 |
||
光福古镇 |
||
震泽古镇 |
||
甪直古镇 |
||
木渎古镇 |
||
千灯古镇 |
||
锦溪古镇 |
||
盘门景区 |
||
西山景区 |
||
师园 |
||
狮子林 |
||
亭林园 |
||
静思园 |
||
寒山寺 |
||
西园戒幢律寺 |
||
白马涧生态园 |
||
方塔古迹名胜区 |
||
沙家浜风景区 |
||
穹窿山 |
||
东山 |
||
旺山 |
||
无锡 |
清名桥古运河 |
|
宜兴陶瓷博物馆 |
||
善卷洞 |
||
滨江要塞 |
||
蠡园公园 |
||
薛福成故居 |
||
龙背山森林公园 |
||
团氿风景区 |
||
竹海风景区 |
||
梅园横山风景区 |
||
陶祖圣境景区 |
||
崇安寺 |
||
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 |
||
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 |
||
南京 |
总统府 |
|
阅江楼 |
||
朝天宫 |
||
玄武湖 |
||
明文化村(阳山碑材) |
||
梅园新村纪念馆 |
||
栖霞山 |
||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
||
常州 |
亚细亚影视城 |
|
天目湖南山竹海 |
||
红梅公园 |
||
常州市博物馆 |
||
服装城购物旅游区 |
||
镇江 |
茅山 |
|
焦山 |
||
南山 |
||
北固山 |
||
金山公园 |
||
镇江博物馆 |
||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
||
扬中园博园 |
苏州十大景点景区排行
白马涧龙池景区(国家4A级)
白马涧龙池景区位于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西部,是苏州西部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1.5平方公里,是整个高新区的一块原生态“绿肺”。离市中心16公里,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由国内著名的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规划定位为苏州城区内的自然生态型休闲度假区,突出生态园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特点。
龙池,又名胜天水库,重建于1952年,为原苏州地区乃至江苏省建库最早的水库。湖面面积20000平方米,容积水量约80000立方米。属天然雨水和山泉,水质清澈无污染。三山相拥,乾隆御碑题曰”明镜漾云根”。
临水的有水滨步道、十里木栈,其中水滨步道是龙池风景区乘凉、观景的中心位置,面朝龙池,放眼望去,山水尽入眼帘。近百棵高8米的古香樟树下,是原态绿色大茶吧,可容纳500人同时纳凉,提供茶水、风味小吃,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实为消暑纳凉休闲场所。
地址: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华山路西
门票:60元
开放时间:9:00-17:00
同里古镇(国家5A级)
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同里镇位于江苏吴江市东北,距上海80千米,距苏州20千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同里镇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
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
同里古镇始建于宋代,是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同里镇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 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
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同里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3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里镇为其中之一。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 世界遗产名单。
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同里古镇于1986年对外开放。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同里的特点在于明清建筑多,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
古镇原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今尚存“东溪望月”、“南市晓烟”、“北山春眺”、“水村渔笛”、“长山岚翠”诸景。
地址:吴江区同里镇迎燕东路(68)
门票:100元
开放时间:7:30-17:15(镇上景点开放时间,退思园除此时间外在每天19:00-21:30会增加开放一次,古镇本身全天可以入内)
周庄古镇(国家5A级)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周庄是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而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却是在清康熙初年。周庄在苏州管辖的昆山之西南,古称贞丰里。
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
周庄古镇南濒临的一片大湖,俗称南湖、南白荡,与吴江分界。乘船经南湖可抵青浦商榻,游览大观园。湖滨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湖水清澈澄净,鱼虾丰盛。这里既是一个天然水库和养鱼场,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南湖景色四季皆宜,秋夜的月色格外醉人。当金风送爽,明月高悬时,湖面上一片碧绿、一带金黄,充满了“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意境。
周庄杰出的古镇保护成就,延续了人文古镇的生态环境、文化蕴含、生活氛围。历史悠远的划灯、挑花篮、阿婆茶等民俗,端午、财神节等传统节庆活动,昆曲、古琴等古老艺术,共同构成了鲜活唯美的旅游景观。
地址:苏州昆山市周庄镇西南隅(吴江、吴县、上海青浦县交界)
门票:
日票:100元通票,当日有效,如果需要多次进镇需要在检票口拍照,门票就可多次使用,有效期3天;
夜票:80元(16:00-21:00),7:30之前,20:00之后免票。18:45分就工作人员下班了,不再收取门票,但张厅、沈厅仍然检票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苏州古运河
苏州古城河,作为大运河的组成部分,犹如玉带一般环绕着美丽的苏州古城。古运河风貌保护带,不仅是苏州的一条环城绿廊,并将苏州的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联结了起来,成了中外游客的热点旅游线。
古运河沿途有苏州古城墙遗址、盘门、古胥门、觅渡桥等美丽景点相伴。运河两岸一边建有高楼大厦,一边是典型仿古建筑,古今相映,景致和谐,让人感受到了不同时代的苏州城韵味。
坐在游船上轻松、惬意的领略着古运河两岸的众多名胜古迹:盘门胜景、瑞光塔、吴门桥、 金门、平门、齐门、伍子胥纪念园等,品味着苏州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在这里的和谐交融。从而感受着陆地上无法领略到的美妙感觉!您还等啥,快来体验苏州古运河的迷人魅力吧!
地址 苏州市姑苏区盘胥路798
开放时间:18:30-19:40(4月-11月,提前15分钟抵达) 19:30-20:40(12月-3月,提前15分钟抵达)
船票:120元(含真人评弹讲解 )
虎丘风景区(国家5A级)
苏州虎丘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虎丘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标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30多万人次。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留连忘返。
虎丘还是苏州民间重要的集会场所,根据“三市三节”的历史,景区创新推出了春季的艺术花会,展现了牡丹、郁金香,比利时杜鹃、百合等一大批名贵花卉的迷人风姿,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与花会相映成趣的是民俗风情浓郁的金秋庙会,再现了山塘出会的盛况,展演了南北交融的民间艺术节目,深得游客喜爱,如今,一年两会已成为著名的特色旅游项目,是苏州的旅游热点。
虎丘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融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门票:淡季60元;旺季80元
地址:苏州市虎丘山门內8
玄妙观(全国文保单位)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古城中心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最初名叫“真庆道院”,后来曾改称为“开元宫”、“天庆观”。公元1295年元朝皇帝下令改为玄妙观。玄妙观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主殿三清殿是苏州仅存的一座南宋木构殿宇式建筑,规模宏伟,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被称为“江南第一古观”。
玄妙观的古建筑群规模之宏大,格局之完整,在全国亦属少见。三清殿重檐复宇,巍峨壮丽,是江南规模最大的一座南宋木结构殿堂建筑,是我国灿烂古代建筑文化的见证,是苏州城引为自豪的历史瑰宝。苏州各道观的建筑,体制完整,风格古朴典雅,融宫观固有风貌与艺术于一体,具有江南建筑艺术特色,众多的道教古建筑构成了苏州一大景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观前街94
门票:殿堂参观游览10元;殿堂参观+飞钹表演、道教音乐35元
开放时间:7:30-16:30
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最早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