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Swift语言,逆袭不是梦

6月3日,苹果在2014年开发者大会上意外公布了一种新的编程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程序员们坐不住了:有人抱怨苹果的善变,有人不知所措,还有人看到了机会。Swift语言到底是什么?会给屌丝们带来大翻牌的机会吗?或许,因Swift语言一战成名的他们能够为你解答。

背景资料:

6月3 凌晨3点,WWDC2014即将收官,苹果却出人意料地公布了一项独家定义的编程语言–Swift。其简化的操作以及所见即所得的代码形式让 交 络上的讨论达到顶峰:苹果会否放弃Objective-C?Swift的推出是否拉开了编程界大洗牌的序幕?一批屌丝是否会因Swift而乘风破浪、平步青云?

在大家激烈讨论苹果的新花样时,梁杰,一名北航大三的学生发起组织了Swift语言翻译计划,通过众包的形式,在短短的九天里将这款新的编程语言翻译成了中文。

本篇文章的主角米博团队参与了此项翻译计划,并于苹果Swift语言发布当天(6.3)搭建起了Swift 区–swiftist.org,目前为止国内最为领先的Swift语言交流 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的创业团队也由此发迹。

团队核心成员:

Jason(李洁信)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计算机硕士,前 易新闻客户端iOS核心开发,《The Swift Programming Language》中文版翻译成员、swiftist.org 区发起人,2014Segment Fault北京黑客马拉松编程大赛冠军团队成员,目前创业中(米博 络)。

丛腾:济宁医学院,医学计算机专业,大学期间自学编程。擅长RubyJS开发。前Yottaa(yottaa.com)员工,前美国创业公司Listar(listar.com)Cofounder及核心开发。艺术天分卓越。传统教育叛逆者。

张峰:2010年毕业,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iOS开发。在创业公司Geowok工作时,与李洁信相识。后来在卡拉丁公司工作。

翟英昌:曾经是新东方英语教师,自学了ruby语言,swiftist.org后台管理员。对信息可视化抱有极大的热情。

引子

曾跟朋友讨论过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为什么BAT没有出现在上海?

讨论到最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问题的根结不在于高校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上海滩大批的外资企业,以及土洋参半的生活和思考方式。试想,一毕业就有一大堆世界500强公司向你招手,办公环境优雅、薪资结构合理还有着让人如沐春风的企业文化,你愿意花八辈子的力气去敲打自己的脑瓜、苦思冥想一个貌似很有前景的项目、先说服自己目不斜视地一心扑在上面、再动用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游说拉投资、拉赞助,研究公司结构、进进出出各种政府机构无数次……勉强撑起一个创业公司的小招牌,然后还有租房、招人、分配利润(还可能面临破产重组、撕破脸皮等囧事)等等一系列让人头疼的琐事。

北京却不一样了。你愿意再经过一次高考般的洗礼,到政府部门端茶送水、察言观色吗?你到事业单位去,在更年期大妈们吆五喝六的破锣嗓音中、默默地打开一份 纸,慨叹着未曾绽放就凋零的人生吗?或者你愿意为他人的事业献身,在各种草台班子小企业,无日无夜地加班却只因要为他人做嫁裳?当你点头哈腰地接过一份微薄的薪水时,感觉整个人都糟透了。

对于这样的生活,除了选择消沉之外,我们还可以爆发。创业就是一次对命运负责任的抗争。

用自己的脑子独立思考:叛逆有理,反抗无罪

引子写得有点长了。略带愤青情节的我,言语中可能会有点言过其实,请多多包涵。或许这种易感的情怀也注定了我无法成为一个创业者,只能在媒体圈瞎混混。相比而言,面前的他们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淡定自若。

他们是一个互联 创业团队,全队加上一个8月份将要入职的新成员以及一位准妈妈,统共不过7人。为了完成此次采访,团队中的四名科技界帅哥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寄予了大力的支持:不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还主动承担起了速记的工作,同时还为找角度、找切入点出谋划策。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出一篇不一样的、有着自己印记和思考的故事;因为我们都想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这场独立思考者的聚会始于一篇 道–《Swift翻译计划:9天,我们与世界同步》,文中的主角现在应该也算是在业界小有名气了。北航大三学生梁杰,一役成名的他未出校门,就已经为自己备置好了一张分量十足的名片。

“或许Swift语言会带来科技界的大洗牌。一部分屌丝很可能会逆袭成功哦……”在嗅觉灵敏的同事的指导下,我联系到了梁杰,又通过梁杰见到了这帮”比他更懂Swift”的编程高手。

叛逆与反抗是大多数创业者共有的素质,从国外的大牛,到国内的模仿者,选择辍学的反叛者不用一一细数,所以若从这个角度下笔无异于拾人牙慧。

创新在于推陈出新。然而,大多数人都拥有批判的勇气,却无执行的力量。拆毁了旧有的模式和体制,久久搭建不出新的东西,自己那块一亩三分宅基地从此也被放荒,曾经的雄心壮志逐渐变成了荒地上摇晃着脑袋的狗尾巴草,西北风一吹便再无踪影。

所以说,创业者除了要敢叛逆还要会执行。说起执行,那学问可就大了。太过执拗、太过圆滑、太过细腻、太过大条,甚至太多想法都是大忌,分寸要把握得刚刚好,同时还得一脸虔诚地向上苍要点眷顾。

当Jason(李洁信)带着自己”在线教育”的想法,与一心想要搞图片 交的丛腾在车库咖啡相遇时,一场创业者的大考验就开始了:妥协与坚持,取舍之间决定着一个团队的生死。除了哥们义气,独立思考的脑袋能在一起并行不悖,一定有着某种兼容的程序。

医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丛腾,一脸茫然地坐着,言语间有着90后的漫不经心,相比而言,85后的海归、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计算机硕士Jason则显得坦诚且稳重,干净的笑容,让人觉得特实在。

从车库咖啡说起

车库咖啡对于北京的创业者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殿堂般的存在。位于海淀图书城步行街内的它是一个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咖啡厅,创业者只需每人每天点一杯咖啡就可以在这里享用一天的免费开放式办公环境。可以说,车库咖啡不仅是创业者的低成本办公场所,也是投资人的项目库。

这里也是米博团队梦开始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认识了刘辉,帮他做了一款名叫”敢问”的App,一款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匿名的 交App。

当时中央电视台在这里踩点,希望能拍摄一部关于草根创业者的记录片,刘辉被选为纪录片的主角,参与刘辉项目的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出了镜(该记录片尚未播出,首播时间可能在8月份之后)。可惜的是,该款App在后期推广活动中执行不力,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刘辉也放荒了自己的那块一亩三分地,找了个东家把自己嫁出去了。

“下个礼拜,我们就要搬家了,我们租了一个可以容纳10个人办公的120多平的办公室,”Jason言语中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成就感。

“那能给你们提供最大现金流的项目有哪些呢?方便透露吗?”我坚持认为,没有钱,再好的创意也出不来。

90年的丛腾好像还没从编程中醒过来,迷迷糊糊地回答:“我们是按时薪计费的,有事做就有钱赚。”

“所有的互联 团队都是这样计价的吗?”

“不是啦,能这样计价是因为他们很优秀。”承担起速记任务的原新东方英语老师翟英昌言语中不乏崇拜,“他们都是我的老师。”

我瞄了一眼英昌的笔记,条分缕析,不愧是新东方训练出来的选手。

他们的确都很优秀。6月28日–29日在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微软MPR会议中心,米博从一百多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Segment Fault黑客马拉松编程大赛的第一名。他们在大赛规定的时间–24小时内设计出了App List,一款基于iPhone手机已安装应用的应用分享、发现和 交工具,使人们能沿用传统的列表方式,分享出自己最爱的Apps,形成一个个App List,帮助人们以及自己在分享和吐槽中找到最心仪、最有用的Apps。

“可惜最后没能上线,这也是我们很遗憾的地方,因为目前我们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承接外包上,自己的项目反倒做得很少。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希望有自己的作品。”Jason的无奈中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传说,牛人都叫-ist。有人叫scientist。有人叫artist。我们争取成为Swiftist!”

Jason的坦诚、丛腾的桀骜、英昌的细致、张峰的憨厚,个性迥异的他们,在合作中也相互尊重着彼此灵魂的自由。有时候一种看似松散的状态却是一种最舒服、最易激发灵感、最长久的存在。

这与苹果的文化不无相似。苹果敢于推出Swift语言,自己革自己的命,可以说是对科技至高无上的尊重,也是对创新者灵魂自由的尊重。大象无形,若苹果把自己圈禁在已有的圈圈里,或许乔帮主也不会成就一段传奇。

米博团队对苹果的喜爱是溢于言表的。他们在Swift语言发布当天就把Swiftist 区搭建起来了,当时他们花了59元人民币买下了域名swiftist.org。作为Swift语言翻译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在将中国与世界同步的同时,他们自己也走到了国内Swift语言研究的前沿。不到一个月,Swiftist就注册了1000多名用户。

“你们是想通过Swiftist 区教大家做一些事情吗?”我问。

“不是教!”丛腾似乎对“教”这个字很敏感,“ 区是为了给大家讨论。因为有很多大牛,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积累的一些东西;还有一些初学者,他们可以上去问问题。可能大家讨论的问题也不仅仅局限在这个语言上。这是一个平台,让大家凑在一起,讨论一些共同爱好的东西,比较有归属感。”

当“教”变成了“交流”,创新就有了活力。

Jason说:“我们都很喜欢苹果,因为苹果为开发者搭建了一个很友好的生态系统,开发人员开发软件,开发好之后放到它的商店里面,用户花钱下载,这可以鼓励开发人员继续开发更好的App。而相比而言,为安卓开发就有点费心劳力。虽然安卓市场广大,但是我们开发者是非常苦的,工具不好,产品又要适配各种机型。”

得开发者得天下。苹果Swift语言的推出很快就会让大家觉察到谷歌编程语言的老态。苹果可能再次成为原有生态系统的搅局者,同时也再次成为编程语言新潮流的引领者。

屌丝大逆袭:“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呢。”

“这是讲我们嘛!”Jason确实有点小激动,“这是在讲梁杰,这是讲我们,这是讲我们的团队。”

梁杰,北航大三的学生,因为发起Swift语言翻译计划,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米博团队也由此发迹。一群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因为Swift语言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Jason先后应邀在金山、腾讯、CSDN进行演讲,向一群大牛分享Swift学习经验。做了很久的梦竟在眨眼间实现。

“现在大家对Swift语言还在学习阶段。苹果可能会于九、十月份接受用Swift语言开发的软件。目前一些大公司因成本问题,暂时不会使用Swift编程,但那些对技术稍微敏感一点的人,应该会逐步开始使用Swift语言。现在是用Swift语言进行软件开发的最好时机。开发两个月软件,九、十月份提交,对于第一批纯粹用Swift语言开发的软件,苹果应该也会提供某些支持的。”Jason非常看好Swift语言的未来,或许是因为他已经因此而获益。

下面附上英昌发来的资料总结,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去了解下这个团队。或许你也将因Swift语言走上人生的巅峰。

全员:

对传统教育的叛逆;

极客思维;

精英时代,善于学习,不愿意浪费时间。

之前在车库咖啡开始创业(车库咖啡可以自己去参观。地点在创业投资一条街。);

李洁信在车库和丛腾相识。

未来计划:教育App;

演讲:

金山:
http://swiftist.org/topics/122#9

腾讯:
http://swiftist.org/topics/137#7

csdn:http://swiftist.org/topics/202

作品:

Swift中文版:
http://numbbbbb.gitbooks.io/-the-swift-programming-language-/

黑客马拉松冠军:
http://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0593834

美喵应用
:http://weibo.com/meimiaoapp?from=myfollow_all

敢问:(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全程 导,8月份上映;)

卡拉丁:http://www.kalading.com/

swiftist.org

Swift语言发布的当天(6月3日)就把swiftist.org搭建起来了。不到一个月,就有1000多名用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6月22日
下一篇 2014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