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十年:最年轻世界500强成长史

“没有任何成功是不冒风险的,直面风险,豁出去干

——2020年8月11日雷军在“一往无前”演讲中说道。

两年前,互联 服务领域的中美公司数量对比还势均力敌。2019 年,随着小米位列世界500强,在互联 创新的高地上,中国首次反超美国。2020年8月10日,在小米十周年演讲的前一天,《财富》杂志发布2020年世界500强榜单:此次小米集团排名第422位。这是继2019年首次上榜后的再次上榜,同时大幅提升了46位。

小米的十年前行,和这十年间的中国奋斗者如此相像。在北京知春路或中关村创业大街,在上海漕河泾或张江,在杭州滨江或文二路,在深圳深南大道或华强北……那么多像小米人一般带着燃烧的眼神、笃定的面孔、澎湃的心绪的你我,时而在阳光下昂扬,而在黑暗中寻光……正是无数奋斗者的激情与热血浇灌了蓬勃生长的小米,走出了堪为互联 时代中国范本的小米之路。

咖啡厅游击战与小米粥之约

一日即一年,不仅是中国神话中对仙境的想象,更是高速发展的全球互联 的写照。伴随着苹果iPhone问世、谷歌推出安卓系统,智能手机、移动软件和系统框架形成,十年前的高科技产业日新月异、激烈变革。

骨子里带着创业者基因的雷军,此前的投资人身份更像是铺垫。面对当时国外巨头把持的手机市场,他产生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想法:这些巨头都是硬件公司,假如用互联 模式来做手机呢?“把软件、硬件和互联 融为一体,就可以另辟蹊径,‘降维攻击’。”

当时硬件最好的是摩托罗拉,软件拔尖的是微软,互联 最厉害的是谷歌,雷军想把这三家公司的精英凑在一起。他“三十顾茅庐”般地集聚了技术成熟、经验丰富、价值观一致的林斌、洪锋,最终来自摩托罗拉、微软、谷歌的精英们带给小米一个高起点。

互联 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江湖。公司的名字还没确定,四位联合创始人招聘来的年轻工程师们已经开始写代码了。没有办公地点,但有了“据点”:一处是清河橡树湾的上岛咖啡,一处保福寺桥附近的星巴克。早上八点半,一群年轻的工程师准时来到咖啡厅的一个角落,每人点一杯咖啡,然后在那里坐一天。为了闹中取静,在被戏称为“咖啡厅游击战”中,每个工程师都配了降噪耳机。

小米初创时的员工合影

2010年4月6日,小米搬入银谷大厦,公司终于有“家”。凌晨五点,黎万强的父亲激动得睡不着觉,开始用一个很大的电饭煲煮小米粥。上午十点,这锅煮了将近五个小时的粥被运到银谷大厦。

每人一个白瓷碗,碗里盛着小米粥。雷军说,“我们正式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这句话,以及后来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成为名言。

在当时的行业环境中,小米如同一株劲草,虽还不知能否长成参天大树,但“蹭蹭蹭”地拔起了杆儿、支棱起了叶,勃勃生机。

生机即先机。

生机即先机。

天枰上一枚最重的砝码

如果说创始人是小米的根、工程师是小米的茎与叶,供应链便是最关键的养分。在早已不是一人独大、个人英雄的时代里,诚意是沉甸甸的砝码。而小米早在2011年3月24日,从北京飞往大阪的飞机上,便展示出自己的诚意十足。

与其说小米为产品坚持,不如说小米在为中国智能手机的起步而坚持。在苹果、谷歌等智能手机所向披靡时,不甘人后的小米选中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夏普作为手机屏幕供应商。

?? 视觉中国

为了搭起这座桥,小米通过数个中间人,和日本三井商 取得了联系。在三井财团的帮助下,终于和日本夏普约好在位于大阪的夏普总部进行第一次商谈,而这次商谈决定了小米手机能否如愿以偿。

考验的到来,没有预兆,却令人恐惧。3 月 11 日,日本太平洋海域发生 9 级大地震,海啸导致福岛核泄漏。整个日本沦为灾区。

站在十年的关口回头,当时如果延期见面,小米是否还会是小米?

当时小米的选择是一往无前。那一天,整个航班只有三个人:雷军、林斌和刘德,三位小米创始人。24日下午 3 点整,小米是夏普大楼里唯一的访客。双方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直到晚宴上,夏普才说出了愿意和小米合作的两个原因。一个是三井商 的背书。夏普和三井商 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双方的信任度一直很高。另一个是小米的创始人们在大地震之后不久冒险按期来访。随后,小米以诚意满满、真心相换的方式陆续签约英达华和高通等,建立起豪华供应链团队。

?? 视觉中国

诚意这枚砝码在2016年再次挽救了小米。当三星决定不再向小米供应以其自发光性被称为“梦想展示”的AMOLED 屏幕时,雷军耳闻了在小米供应商会议上三星高管受辱的事件经过,他数次邀约这位三星高管,当面道歉。为表达诚意,他专程几次飞到韩国三星总部登门道歉。雷军非常难过:“我们做得不对,这样的态度不能代表小米”。这不是可以轻易做到的诚意与坦荡,是又一个版本的“三顾茅庐”,需要耐心也需要勇气。

没人知道,雷军在飞往首尔的飞机上,有着怎样的心情。小米的确很需要夏普、三星作为自己的供应商。但更重要的是,它想永远保持一颗真诚、谦和、厚道的心。

企业一步步历经的那些波折与教训,最终逐渐沉淀为企业的基因。

当“置之死地”是另一番模样

从小米1开始,小米手机便以高配置、高性能、低价格等吸引用户,从那时起就有了一批会预购的坚定“米粉”。小米1发布后, 友第一天就预定了30万台,最终销售了700多万台,让小米坚定了走高性价比之路的信心。

小米的强势崛起造成模仿者群起,市场出现恶性竞争。2014年到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的竞争正不断陷入价格战。而机敏的小米,捕捉到当时市场上开始出现的“屏占比”的呼声,内部的创新之血开始沸腾。将普遍70%的屏占比提高,用户的体验虽好,难度之大超乎想象。如果再无国产智能手机异军突起,苹果、三星等必将步步蚕食中国乃至全球市场。

不要小看增大百分之一二的屏幕,会彻底颠覆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这比在同价位的智能手机中提高硬件配置的“创新”,整整高了一个等级。

比如屏幕发声和感应的方式,要改;屏幕的触摸方式,要改;屏幕大了难免出现误操作,要改……哪怕屏幕与边框连接的圆角设计,都极具挑战性。此时,熬夜工作,竟成了最轻松的部分。

耗时近两年,实现硬件创新的小米,在努力突破自我和行业的边际、开拓创新蓝海的征程上,面临需要颠覆全球手机世界的难题:说服谷歌同意修改兼容性定义文档(Compatibility Definition Document,CDD)规定。这是几乎所有安卓手机的软件基石。

半年多里,小米的高管频频飞往芒廷维尤谷歌总部。当时尚未入围世界500强的小米,在庞然大物的谷歌面前,只展现技术和研发能力,显然无法说服谷歌更改安卓手机世界的基础协议。硬骨头也要啃,还要啃出滋味。面对谷歌一个又一个的疑虑,小米给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回答,终于拿到了谷歌的授权。

?? 视觉中国

可以了。小米已经在开创全面屏手机先河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时小米偏又对自己扬起了鞭子。那段日子里,小米工程师成了制陶匠,摒除了常见的塑料、金属或者玻璃,选择最具中国文化的陶瓷作为高占屏比手机载体。

一次烧瓷5000片,在1500°C的高温下,陶瓷手机体高温缩水现象难以控制。火候大了小了,直接 废。攻克了硬件和软件难题的小米,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做出完美契合机体的材料。

小米MIX手机发布会现场,这款手机的横空出世开启了全面屏的历史先河,更重要的是,小米连创新都追求完美,将中国乃至世界的智能手机行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全球化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雷军带领的印度市场从2015年起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小米在海外发展的道路和打法,小米又在2015年、2016年连续夺下波兰、乌克兰,成功解锁东欧市场后,小米也遇到了新的难题。

2018年,欧洲手机市场三分之一出货量来自中国,其中最大的国产品牌是华为和小米,华为占23.6%,其次是小米占6%。远远不够!在小米看来,挺进欧洲市场尤其是拿下西欧市场,是中国互联 公司进入全球互联 经济的必经之路。

?? 视觉中国

小米选择了西班牙作为撬动西欧市场的支点,在这里小米的产品和品牌有着不错的群众基础,深受用户的喜爱。原来早在小米官方进入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小米产品通过各种非正规的渠道流入了西班牙。在零售商只是自行销售小米手机的情况下,小米2017年在西班牙的市场份额竟然达到了8%左右。一些商家甚至打着小米的旗 印出了像模像样的名片。以至于后来小米在当地的正式员工反倒被当成了骗子,“我们要反复和他们说,我们真的是小米的员工,我们的邮箱是以xiaomi为后缀的”。

既然在西班牙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小米采用线上和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除了小米自己运营的小米 外,和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合作,成为小米的“神助攻”。随后,小米引发了年轻风暴,通过线上 区、 交媒体、线上引流等,迅速冲上亚马逊单款销售第一名的位置。这样的营销模式成为中国互联 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范本。

荣光背后,常为辛苦。在西班牙拼市场的日子里,因为时差,几乎所有在西班牙的小米人都无法在半夜十二点前睡觉;每次回国归来,他们的行李里面一半都是样机;甚至员工结婚,都是在回国的空隙里完成,然后独自回西班牙和经销商“度蜜月”。

筚路蓝缕,奋力开拓,现在世界各地都有了小米的粉丝,很多人因小米而见识了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的荣光。通过生态链模式,小米产品已拓展到充电宝等手机周边产品,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家居产品,甚至还有眼镜、旅行箱等各种生活用品;通过出海计划,从开拓印度市场开始,已经将产品卖到了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手机业务在5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前五,位列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业绩几乎以“两年十倍”的速度增长;2018年,小米赴港 IPO上市,开启了下一段旅程……

重新创业:一切成就,皆为过往

一往无前的道路上,有时候需要不留余地。正如小米在上市时,宣布的那个惊人的数字5%一样。

2018年4月24日,距离小米递交上市申请书还有八天。股东们一开始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有钱不多赚。雷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是他最后的坚持。股东们最终批准了决议,只是做了一个数值上的修改,“小米已经发展成一家全球化企业,会受到各个市场的汇率影响,如果把利润锁定在3%,微小的汇率波动就会造成亏损”。最后,这个数字被锁定在了5%。

4月25日,小米在武汉大学召开了6X发布会。雷军回到了母校,宣布:小米向用户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A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润率不超过5%。

当天发布的小米6X便是这个利润率的坚定执行者。竞争对手、同级产品,甚至配置还不及6X的手机都定价近3000元时,小米还是坚持紧贴成本定价,只卖1599元。

传统的商业思维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不断从消费者身上获取最大价值为导向,而小米正在反其道而行之。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这是世界商业史上首次,一家公司以董事会决议文件的形式规定了硬件净利率不超过5%。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小米都已经放弃了在硬件上获取高于5%净利润的机会。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

希腊诗人卡瓦菲斯在《伊萨卡岛》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赢得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奥德修斯在返乡途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受到独目巨人的袭击、受到了海妖塞壬的诱惑、被女巫喀耳刻施了魔法……但他终于在十年之后回到了家。小米正如奥德修斯一样,走过十年,依然一往无前。

热气球腾空前的配重,只在地面才有用,飞得越高,它会越是累赘。在高速变化、不断出现颠覆性变革的时代,小米学会了减重前行,把成就留在过去,轻装上阵。在雷军的十年演讲中,更是提到了“重新创业”。

用雷军的话说就是:拿出重新创业的热情,豁出去干!

在中国这艘时代巨轮上,

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是水手。

唯有一往无前,才能不被未来的巨浪抛下。

2020,风雨苍茫,

面对下一个充满未知与机遇的十年,

唯有继续进击,一往无前。

小米十年,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十年高速成长、跌宕起伏的故事,融汇于一本新书《一往无前》中,读罢可以让每个前行者知道,征程中重要的、关键的、可贵的、珍惜的那些因素,究竟是什么,可以得到很多启迪。

现在,这本书已在小米商城、小米有品、京东、天猫、当当等电商平台发售,读者还可以登录多看、Kindle等平台购买电子书体验数字阅读,登录喜马拉雅APP购买有声书。

(图片来自小米、视觉中国及互联 )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路瑞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9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