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三把“金钥匙”带给西安的惊喜!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扣“五个扎实”要求和“追赶超越”定位,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当前我市正坚持以十项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全面推进西安高质量发展。

近日,小布们通过走访,对西安当前经济 会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盘点。即日起,我们围绕这些重点工作内容,推出系列 道,以期激励现在、启航未来,助力推动全市经济 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昔日,大漠孤烟、驼铃悠悠。

古丝绸之路起点——长安,是世界的枢纽、对外开放的门户,生产要素的流动站点。她联通着中国与世界,成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汇的平台,炫彩夺目。

而今,跨越千年,西安因“一带一路”倡议,再一次站在时代交汇点,迎来“黄金发展期”。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速推进,当前的西安,正在不断“强枢纽、扩门户、促流动”,不断提升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三个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长安 在“一带一路”上汽笛长鸣,“空中丝路”贯通全球,西安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内陆腹地变成开放前沿,千年古都焕发新颜!这里,正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为了全力发展“三个经济”,不久前,西安再放大招!11月27日,我市召开“西安市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工作大会”,正式发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

这一方案的出台,为西安未来一段时期推动“三个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确定了目标,也为广大企业参与西安做强枢纽、做大平台、促进流动提供了重大利好,对我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意义重大。(链接:重磅发布!全力发展“三个经济”,西安出大招了!)

“三个经济”

就像三把“金钥匙”

打开了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大门

助力西安追赶超越跑出加速度

释放更多发展动能

——

A

构建“多维立体丝路”

西安表现“亮眼”

初冬的空港新城,一片繁忙景象,热闹非凡!

这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内,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旅客熙熙攘攘,航空物流工作人员正在接机装卸货;那边,跨境电商公共仓里,理货、打包作业、通关检查……来自国外的奶粉、美妆等进口商品顺利通关,从西安发往全国各地。

灵活、便利、高效是保税备货业务的主要特点。陕西空港丝路云跨境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这个备货公共仓的运营,张鹏副总经理告诉小布:

在这里开展跨境电商备货模式,主要得益于毗邻机场的优势,作为首批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区域,将用好用足西安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多服务与便利。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海关工作人员薛朝晖介绍,为更好服务企业,降低企业物流、仓储成本,机场海关采取了压缩通关时间、优化监管流程、降低通过时效成本等措施。

空港新城紧紧抓住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的政策红利,依托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与机场结成“发展同向、规划同图、交通互联、基础共建、资源共用、体制共创、保障优先”的命运共同体,全力开航线、聚货源、引产业。今年前三季度,空港新城全货运航线数量、货运吞吐量增速、国际货运增速三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十大枢纽机场第一。

小布了解到

截至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航点214个、航线356条,国际航线增加至78条,连通全球32个国家、61个枢纽和著名旅游城市。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覆盖17个国家34个城市,初步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 络格局。

在万米高空,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飞往世界各地的全货机越来越多。

截至11月30日,西安机场货邮吞吐量完成33.9万吨(完成全年38万吨任务89.21%),同比增长21.2%,增速居全国十大枢纽机场首位。总量排名继今年5月超越厦门机场之后,实现第二次进位,于11月超越南京机场。11月单月货量突破历史新高达3.9万吨。

空港新城以“三个经济”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我省20条新政,出台8个专项招商优惠政策,涵盖10个领域。在搭建功能性平台优势方面,发挥“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6大优势,积极打造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一带一路”空中门户。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人李白曾行于陕川之间,发出这样的感慨。然而,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运营,“蜀道难”已成为历史。

“早上西安肉夹馍,中午成都涮火锅,西成高铁的开通,让我回家更方便,不会再有‘远嫁’的感觉。”嫁到西安的成都人胡女士告诉小布。如今,西安和成都两座城市交通已实现“公交化”运营。

西成高铁,就是西安枢纽经济作用越来越强的一个生动体现。西安,作为一座交通枢纽城市,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其战略位置日益凸显,由西安引出的“米字型”高铁 逐渐成形,国际性区域铁路枢纽和国家高铁枢纽也在逐步构建。

西安正不断完善“空、铁、公、轨”基础设施,利用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构建起陆路、空中和 上新丝绸之路,进一步提升中转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西安枢纽经济发展水平。

正是依托于此,如今,一条以西安为中心,布点陕西、辐射西部乃至“一带一路”的现代物流新经济走廊正在形成。

西安传化丝路公路港就是其中的典型,近日,小布来到中西部陆港金融小镇,见到了传化智联副总裁、西北大区董事长李尚青,他介绍当初传化选择落户西安,主要得益于西安绝佳的区位优势、全国交通的中枢神经节点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以及政府的积极引导。

李尚青告诉小布:“当前的西安,正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对于传化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三个经济都与物流有关,而这正是传化所专注和擅长的领域,我们正在西安布局‘一平台+两中心+智能制造共享产业园+未来科技城’,助力西安国际物流枢纽、通道建设与产业发展。”

B

内联外畅

跑出开放加速度

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正大力发展门户经济,以对外开放、合作为内容,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今年5月28日,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授牌仪式在西安综合保税区举行。

施耐德研发制造中心、帝光电子西安港制造基地、 易考拉西北运营中心、蜜芽跨境电商全国总部等18个加工贸易和跨境电商总部项目,落户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投资总额达20亿元。

西安国际港务区通过西安综合保税区、中欧班列长安 、铁路一类口岸等对外开放平台,全力加快建设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现已形成出口“一带一路”地区、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市场为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全产业链聚集区。

从深圳转移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西安中晶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正是看中了这里对外开放的平台。

西安中晶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视机和液晶显示器生产,董事长冉泽对中欧班列开行城市反复评估后,决定和“长安 ”合作,在西安综合保税区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启运了首单出口匈牙利2250台液晶显示器产品。

在西安港完成 关后,这批“西安制造”的液晶显示器首次搭乘中欧班列长安 (西安—布达佩斯),启程匈牙利,在布达佩斯清关后,发往意大利。

“‘长安 ’让我告别了过去办理整体手续等产业链上的痛点,在效益和时间上都得到保证。从西安到匈牙利,预计15天左右就可以到达,比原来的海运模式在运输时间上节省了30多天。”冉泽坦言。

西安国际港务区成立以来,创造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内陆港模式,形成了以“长安 ”、“西安港”、开放口岸、多式联运监管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为基础的对外开放格局,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货源在这里集散分拨,超过7成的出口货物在这里集结走向欧洲和中亚,西安港已然成为内陆地区沟通全国、联通世界的门户窗口。

C

要素涌流

激活科创新能量

IT、数字文娱、百强企业……这些都是人们赋予西安软件新城的名词。

近日,小布走进西安软件新城,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静谧、高端大气,虽然远离市中心,但这里却“大鳄云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苏宁、中软国际等行业领先、国际知名的企业纷纷与西安高新区“喜结良缘”,先后将总部项目和产业基地落户于此。

小布在科大讯飞丝路总部的展厅内看到,这里有各种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形态,手机上的“语音输入法”、居家常备的“智能音箱”、语音交互的车载导航、开会用的实时记录工具……它们从各个角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同时西安拥有众多高等院校,每年有大量的人才走入 会,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大讯飞丝路总部总经理付明磊表示,他们正面向西安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致力于提供医疗、教育、司法等领域的研发与服务,促进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动西安及西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发展。

高新区作为西安发展流动经济的一个缩影,坚持改革创新,激活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畅通融合、充分涌流,通过搭建全球创投峰会、硬科技大会、全球程序员节、丝博会等平台,汇集人才、项目、资金流,形成了巨大的招商引资资源。

强枢纽、扩门户、促流动

如今的西安

向全世界展现着更加开放

更加包容的国际化形象

吸引着越来越多目光的关注

我们也期待

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

在这里筑梦追梦、缔造不一样的奇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1月14日
下一篇 2019年11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