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助盲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与盲人的影响是相互的。我们在帮助盲人,盲人也在影响我们。
他们虽然看不见光,但是在他们的身上发生的故事,让我们看见了光芒。
经历了近一年的 AI 助盲行动后,参与其中的百度、创度等负责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019年初,两位程序员灵光一闪,产生了“AI 助盲”的创意。
在百度、创度诸多员工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百度 AI 助盲行动走出北京,走向了大江南北,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到暑热蒸腾的岭南,从东海之滨的青岛到秦腔朗朗的西安。
一年的时间里,百度AI助盲行动落地到40余城,借助小度人工智能音箱与创度软件,改造了上百家盲人按摩院。
为了同一个目标,我们接触到了一个之前从未了解过的群体。
百度 AI 助盲行动周年记
当我们接到来自广州的这个电话时,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拥有上千名员工的企业,老板居然是一个盲人。
冼文坚是当地著名盲人推拿品牌“康宁推拿”的创始人,他自幼遗传了父母的眼病。
“康宁推拿”的创始人冼文坚
早在25年前,20岁的冼文坚就和妻子在广州番禺开了第一家店。在当年的广州,几乎没有盲人推拿这个行业,以至于冼文坚在申请工商执照时不知道选哪个好。不仅在广州,哪怕在全国范围内,冼文坚也是最早从事盲人推拿的一批人之一。
在注重夜生活和商旅密集的广州,冼文坚的生意非常好。在刚开店的90年代末,他和妻子每天要工作十六个小时,但年轻的夫妇俩并不觉得辛苦。那时候的冼文坚,每天盘算的就是如何能再开一家店。
康宁推拿门口
二十多年后,冼文坚的“康宁推拿”已经拥有上千名员工,几百名推拿师,遍布珠三角。
当他在新闻上听说百度的 AI 助盲行动时,冼文坚意识到了其中的潜力,随即主动联系了我们开展合作。
冼文坚说,在他二十几年前推拿店刚刚开业时,各种条件还很差。甚至连床都没有,顾客们只能躺在大通铺上。
二十年的 会发展,让服务业越来越追求体验。盲人推拿师傅们行动不方便,AI硬件不仅能弥补这个缺憾,还能为顾客带来之前从未感受过的新奇体验。
康宁推拿的盲人师傅用小度控制空调
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之后,冼文坚一直想着帮助其他的盲友。
“在所有的盲人群体中,根据我的观察,真正参与到盲人推拿工作中的人,也就占总数的5%左右。”
为了帮助更多的盲人获得就业机会,冼文坚在广东的南郊、五华等地常年开设盲人培训学校,免费为各地的盲人做推拿技能培训,帮助盲人们学习推拿,参加工作。
冼文坚向学员们传授推拿知识
2008年,冼文坚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
汶川大地震后,灾区的残联送来了一批盲人学员,共有11个人,希望冼文坚帮助他们进行推拿培训。他们都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生活没有着落。
“他们这一批学员来的时候,垂头丧气,大脑像是短路一样。由于本身是盲人,加上经历过一场灾难,家人去世了,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完全绝望、极度无助的状态。我当时想先不要给他们培训技能,首先还是要帮助他们进行心理重建。”
为了帮助这些来自灾区的盲人,冼文坚为他们请来了川菜厨师,专门为他们做家乡菜。还请来了会讲四川话的老师,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先引导他们走出创伤后的心理阴影。
在冼文坚和培训机构的老师们极大的耐心之下,这批来自灾区的学员们心理逐渐恢复。
冼文坚说:“最后培训完了从我们这里走的时候,那个变化相当大。整个人都昂扬了,也敢跟女孩子说话了,也敢请人家吃饭了。有几个还开始唱歌跳舞,还有的给我们吹羌笛,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判若两人。”
当初这批被培训的学员,一部分留在了冼文坚的店里当技师,还有的回到了四川老家开了自己的推拿店,甚至有一名学员成为了四川阿坝州盲协的主席。
四川的盲人学员们只是冼文坚众多学员中的一个缩影,现在,冼文坚的培训机构每年可以培养四五百名盲人推拿师,总数已达到数千名之多。
康宁推拿内的推拿师傅正在给顾客推拿
十几年来,冼文坚见证了无数盲友们在参加推拿工作后,恋爱、成家甚至买房、生子。推拿工作为盲友们带来了收入,也带来了自尊,让他们参与到了 会工作之中。
冼文坚想做的,就是让这5%的比例不断扩大,让每一个盲人都能享受有尊严、有价值的生活。
“当初她的父母知道我们俩的结合时,还曾经专门从安徽老家过来‘棒打鸳鸯’。”
在青岛市市北区太清路,有一家“陈大夫盲人按摩所”。相比百度和创度在成都和广州等地改造的店面,青岛的这家店并不算大,只有十几平米。但我们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陈大夫盲人按摩所”的老板陈奕霖与妻子
陈大夫的按摩店是一家夫妻店,他的妻子吴女士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健康女孩,来到陈大夫店里的很多顾客,或多或少都会对两人结合在一起的故事感到好奇。
陈大夫原名陈奕霖,出生于1989年的他跟大多数盲人不同,他是少数的几位拥有大学文凭的盲人。从2010年开始,他在长春大学进修针灸和推拿专业,并在五年后获得学士学位。
陈大夫在长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由于视力不足,学习困难,大多数的盲人教育程度都不高,像陈奕霖这样上过大学的盲人可谓凤毛麟角,他在其中付出了多少努力可想而知。
作为盲人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他还成为了山东省残联第七届会议的代表和主席团成员。在与残联的接触中,陈奕霖获得了意外的收获。
陈大夫正在给客人按摩
作为残联的工作人员,吴女士曾经从北京带队去青岛为盲人进行职业培训。
在培训中她认识了陈奕霖,双方互相加了微信。吴女士惊讶于陈奕霖居然可以如此娴熟地使用手机(盲人借助读屏软件可以使用手机),双方很快就聊了起来,产生了很多的共同语言。
回到北京以后,两人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相隔六百多公里的两个年轻人,逐渐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陈奕霖虽然是盲人,但是多才多艺,不仅精通吉他,还能写歌,她为吴女士写了很多歌。
多才多艺的陈大夫
为了探望吴女士,陈奕霖从青岛独自出发,坐火车去北京,靠着盲杖和手机,以及好心人帮忙,陈奕霖倒火车、坐地铁、过马路,跌跌撞撞地到达了吴女士的单位。这种精神感动了吴女士,让她决心和陈奕霖在一起。
当父母知道吴女士要和一个盲人谈恋爱时,他们激烈地表示拒绝。但陷入爱情中的男女,又怎么可能被外力阻挡?越是被阻止,他们在一起的决心就越坚定。
陈大夫与妻子
在与父母无数次的沟通后,两人终于成功说服了吴女士的父母。为了支持爱人的工作,吴女士毅然决定辞职,来到青岛帮助陈奕霖打理他的按摩店。
用小度音箱,陈奕霖给妻子和自己点了一首《女儿情》,这首歌是两人爱情的见证,在歌声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两人灵魂的共鸣,这是他们坚持走到一起的理由。
小度为陈大夫和妻子播放《女儿情》
现在提起往事,我们很难想象夫妻二人在刚开始的时间里究竟经过了怎样的困难。吴女士对于这段故事,总结了一句话——
“其实我是个胆小鬼,这辈子只勇敢了这么一次而已。”
在 AI 助盲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许多多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盲人的普通人。
南京手佳盲人按摩店老板金昭,身为健全人的她,多年来每天送盲人按摩师们下班。每到春节的时候,她会规划自己店内所有盲人师傅的回家行程,用专人陪送,确保每一位师傅都能安全到家。
郑州阳光之家盲人按摩店的关骊,多年为盲人培训导盲犬。我国导盲犬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她从中赚不到太多的收入,却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郑州的盲人师傅靳国权,就是靠着她培训的导盲犬小七,每天独自自由出行的。
靳国权和导盲犬小七
上海感智盲人按摩店老板黄永强,为了帮助盲人们解决婚姻大事,自己每年举办两次盲人相亲会,多年来促成了一百多对盲人夫妇,成为了上海有名的“盲人红娘”。
他们的付出也许无人知晓,但他们从未因此放弃过。
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上,我们殊途同归。
百度 AI 助盲行动落地地图
在百度 AI 助盲行动第二期,覆盖了四十个城市以后,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项行动的意义:
在 AI 助盲开始时,有人曾经问过我们,AI 助盲行动究竟能对盲人的帮助有多大?
其实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行动,让盲人们意识到科技改变生活的可能性,让他们对科技、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
帮助残障人士建立对生活的信心,才是最伟大的助残事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