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播人气”关键词在QQ检索,出现多个可为淘宝、抖音、快手直播间增加观看人数,可评论、点赞、显示正在购买的群。
看着直播间不断显示有人正在购物,但奇怪的是,直播页面左下方不断提示“正在去买”,可直到主播下播,“小黄车”内的商品始终没有被抢购完。
“双十一”前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过连日调查发现,直播带货市场背后隐藏着一个“黑产”链条:可花钱改带货销量,增加观看人数、互动评论、点赞关注,涉及抖音、淘宝、快手等多个平台。
一些代刷流量的“公司”还宣称,除了一般以“刷单”方式提升销量,还可以通过设置“满减优惠券”、主账 关联子账 的方式修改带货销量。而一些出售“群控”系统的“技术公司”,则宣称可以用软件一键操控10台至上万台手机来“养 ”,“养肥”后批量在主播直播间互动引流。
花16元瞬间可涨上万观看人数
“承接直播间所有业务,人气、播放、点赞、评论、互动;1760人气仅需4.5元;直播间真人互动,带节奏涨人气。”在QQ上以关键词“抖音、快手、淘宝直播人气”检索,便会弹出多个这类的“业务”群,群成员从百人至千人不等。
“Ginny”是提供前述“人气服务”的一家工作室工作人员。
27分钟内,该直播间观众从79人迅速增加到1098人,有时1秒钟就会突然增加三四十人。“Ginny”称,只要不断播,这1000个观看用户会在直播间在线4小时左右。
整个直播时段,“正在去购买”的提示始终出现在屏幕左下角。“Ginny”称,该服务一般持续3小时左右,都是批量操控。用账 点击购物,但实际不下单,系统判定“正在去购物”,给直播间的真实观众以“销售火爆”假象。
对于风险问题,“Ginny”直言不用担心账 被封。“专门养了一批‘真人粉’,不是‘机刷粉’。”他介绍,工作室有几百人的“兼职团队”,每人手里都有好几部手机,接单后他们会将“任务”安排下去。
在提供“淘宝人气助力”服务的商家“小一”处,最基础的服务是在淘宝直播间增加“普通观看”、“高级观看”人数。前者只显示增加了多少观看人数,每增加1万人16元;后者每增加1千人14元,带“飘屏”、显示正在购买,可设置停留时间,自带3%的真实在线观众。
同样,在快手的直播间,支付费用后可增加观众、点赞量、评论、显示正在购物、真人互动。
这些销售“群控”系统的“科技公司”均宣称系统智能化,一人操控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台手机,自定义在直播间互动。
“养 ”和“群控”系统
不过,对于前述商家的增加人气服务,也有来自同行的“科技公司”认为都是“机器粉”,只是表面数据好看,但直播平台不会根据虚增的人气推荐更多潜在的用户进直播间,最好的方式还是先用“群控”系统“养 ”,然后用“养肥”的 去直播间批量互动,增加人气。
他们口中所谓的“养 ”,是指用“群控”软件批量操控10至1000个甚至上万个账 ,模拟真人账 在平台活跃一段时间后,逐渐让平台官方为账 打上在某个垂直领域“活跃”的标签。
此后,用这批“养”的 与同在该垂直领域的主播在直播间互动,直播平台就会认定直播效果好,吸引了同领域的“活跃”账 ,进而推荐潜在的直播用户进入直播间,实现推荐流量“破冰”的过程。
这些公司均宣称系统智能化、一人操控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台手机,自定义在直播间互动。互动内容包括送礼、发言、送灯牌、点赞、“小黄车”等,可设置停留时间、发言间隔。
“企飞科技”开发的“群控”系统后台,可在直播间“疯狂滚屏”“查看商店”“疯点屏幕”等。
“企飞科技”提供的 价单显示,10控系统4680元、100控1.56万元、500控3.9万元、3000控7.8万元、1.56万控20万元。
价单显示,10控系统4680元、100控1.56万元、500控3.9万元、3000控7.8万元、1.56万控20万元。
而选择“查看商店”功能后,10台被操控的手机同时点击直播屏幕下方的“小黄车”,查看其中的商品,这时系统判定账 “正在去购物”,就在直播屏幕左下方出现“***(用户名)等10人正在去购买”的提示,但实际并没有下单。
宣称可以改“销量”
在一家名为“乾坤 络”的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了一种可以躲避抖音官方监测,轻松修改抖音直播销量数据的方法:在账 后台的“粉丝专享券”一栏,设置差价为1元甚至0元的满减优惠券(如满500减499)后生效发布,每人限领一张,发布后店铺工作人员不断去下单购买。
该工作人员建议,一次性下单不超过200件,像单价400元的商品,几个工作人员下5单,销量就已经超1000件,销售额破40万元。“这种方法只能用到11月15日,根据‘内部通知’之后抖音会开始严打。”
“补单”也就是“刷单”的方式,增加销量和“好评率”。两个指标上去后,除了让“不明所以”的观众下单,直播平台官方也会推荐更多潜在的用户。
“乾坤 络”公司就为此专门搭建了一个充值服务 站,在该平台充值金额后便可刷单。他出示的刷单价目表分抖音和淘宝两种。在抖音小店刷单,商品价值在100元以内、100至500元、500至1000元,带评价的每一单佣金分别为10元、18元、23元,不带评价的每一单佣金分别为8元、15元、18元。
在淘宝刷单包评价,分为垫付和不垫付商品原价款两种,前者商品价值在100元以内、100至500元、500至1000元佣金分别为17元、25元、38元,后者和抖音刷单一样,需要先支付一笔商品本金和佣金,佣金价格分别为15元、18元、25元、32元。
“需要你按刷单的地址实际发货,随便发个东西,我们签收。”对方特意提醒。
今年10月,浙江金华市场监管部门曾公布一起直播数据造假案例。陈某制作的专用流量刷单软件,为淘宝、京东、拼多多直播平台商家提供虚增围观人数、评论数、点赞数等服务,经统计,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陈某违法经营额272.6万元。
“泡沫”直播为何屡禁不止?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直播电商超1000万场,活跃主播数超40万,观看人次超500亿,上架商品数超2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一天就有5万多场电商直播,每天观看人次超2.6亿。
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 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针对 络直播营销中虚构交易或评价、 络直播者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不正当竞争问题,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查处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仿冒混淆、商业诋毁和违法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
在给品牌商带货时,“纯直播上架费”(业内称“坑位费”)、“纯佣金”或“佣金加坑位费”三种模式成为主播捞金的主要方式。“佣金”指主播根据直播间销售额抽取分成,销量越高,分成越多;“坑位费”是主播介绍、宣传商品的固定出场费。衡量这两笔费用的关键点就是主播的“人气”,带货业绩的好坏是反映人气的一个重要方面。
名为“淘秀光影”的MCN机构所提供的刊例价显示,粉丝419万的主播专场带货直播价格为18000元/时,佣金收取15%至30%;粉丝112万的主播专场带货直播价格为1万元/时,佣金同样收取15%至30%。而如果不带货,两名主播的品牌直播价格分别为3万元和1.1万元。
另外一家拥有抖音、快手多个“达人”、名为“淘秀光影”的MCN机构提供的直播主播刊例价显示,抖音粉丝419万的主播专场带货直播价格为18000元/时,佣金收取15%至30%;粉丝112万的主播专场带货直播价格为1万元/时,佣金同样收取15%至30%。如果是不带货的品牌直播,价格分别为3万元和1.1万元。同样,该机构未明确承诺保底销量。
也就是说,如果主播或者背后的运营机构找人“补单”刷量,直播过后再退订单,商家为此支付了高额佣金,却不到实际销量。
“目前我们发现少数地区请名人大牌,最后算账下来,直播带货请名人花的费用和直播带货以后的效应不成正比。”今年8月28日,国新办就消费扶贫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在发布会上对部分贫困地区请名人直播带货的现象提出了批评。
红数字营销服务商“无锋科技”联合创始人雷熙文向澎湃新闻表示,直播带货是一个“风口”,但是经历一段时间的疯狂期后,渐渐有了很多“冷思考”。刷销量、观看人数、评论、点赞等“注水”现象的存在,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从平台、主播、消费者来说,这个“后遗症”解决后,直播带货才能走到一个稳健发展的轨道中去。
“越正规的公司和平台越会考虑背后的风险性。”雷熙文说,直播带货要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必须各方都在其中获取利益,而不是单纯主播或者背后机构赚到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