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友剪裁给我一段没头没尾的诗,说是一个诗坛大人物写的,问我是不是写诗软件制造的东东,我横看竖看了半天,也看不出来:
那么,这种“废话写作”的前景究竟如何呢?说实话,笔者并不看好,没错,一个人吃饭的主要目的是不饿,但是吃龙肝凤髓和草根树皮的感觉毕竟是不一样的,二者虽然都能有让你暂时不再饥饿的营养,但前者的进餐过程是享受后者却是忍受。所谓衣食足知荣辱,诗歌只是荣辱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省略所指单纯强调能指的诗歌,就跟草根树皮差不多。但读者读诗,毕竟和饿得快死了的人吃草根树皮不一样,真到了那个程度,谁还有心情去读诗呢?所以,所指和能指的完美结合才是诗人的唯一出路,首先,这首诗的所指必须是优美顺畅凝练并有意义的,才可能让读者读着赏心悦目津津有味,人家才有愿意继续亲近的可能,其次,这首诗的能指必须是玄妙、幽深并有意味的,才有吸引读者深入思考下去的可能。因此,这种“废话诗”只适合某些阅历、经历、教育程度相近,又衣食无忧情趣爱好大致相同的一小撮人一起把玩,对广大读者而言,则形同“中产阶级饱嗝”,只是某个小圈子内的圈子文化或文字游戏罢了。
不过,虽然同为废话大师,臧棣大师的废话写作和杨黎大师的废话写作还不太一样,杨大师的废话属于初、高中生一看就明白的“假废话”,而臧大师的废话则是既有真废话又有假废话。真废话大量充斥的原因是写作基本功差又不懂意象和语境造成的,而他的假废话与杨黎也有区别,若杨黎的假废话是让这首诗折射另外一首诗,折射出的是另外一个思想,藏大师的假废话则是为了在一堆语言碎片中寻求一种语言的可能性,类似把一块寻常的玻璃打碎了获得更多闪光点,但真正闪光的还是词语,是语言碎片不是语言。所以,杨大师的废话属于有抒情性的现代派废话,藏大师的废话属于没有抒情性的后现代废话,杨大师的废话适合一小部分民间诗人关起门来研究,藏大师的废话专供一部分耐心强大的教授、博士后、院士躲到小黑屋里研究。
我们再从这个权威刊物的头条中找几个读读:
◎ 水泵简史/臧棣
放置在小水塘的中央,
露出水面的部分,滚粗得像
河马的小腿;但真按体型的大小,
其实和消防栓更接近,只是颜色
醒目于浑身涂满天蓝;
路人的眼光基本不靠谱,以至于
它过分得像一个从儿童游乐场
淘汰下来的二手卡通道具;
但只要通上电,它就不会偷懒,
每天的工作时间绝不会少于
十二小时。既不关排涝,
也无涉灌溉;用途奢侈到
你能找到的几个穿制服的人
都没法确切回答它究竟在干什么?
点评:这段废话是说了一句话——一个水泵在工作。
不难想象,刚刚孵出小宝贝的
野鸭父母会怎样敌视它的喧嚣;
喜鹊的适应性算是超强的,
但饮水时,惊扰也常常发生;
甚至小鲫鱼明明得了供氧的便宜,
但活水的假象,代价也很大。
点评:这段废话也说了一句话——野鸭、喜鹊被打扰;
唯一的赞成派,来自退休后,
一位孤独的老人每天都会准点,
静静坐在岸边的石头上,
长时间地注视它的一举一动,
就好像那起劲涌动的水泵,
在外行眼里,看到极致,
顶多也就是一个山寨的罗马喷泉;
而对无惧时光流逝的内行而言,
冒着鲜活的水泡,富于节奏,
它绝对像极了大地的一个器官——
能将永恒的爱作为一种苦力
灌注在更纯粹的私人态度中。
点评:这段废话也说了一句话——一个退休老者说好。
◎ 水泵简史/臧棣
放置在小水塘的中央,
露出水面的部分,滚粗得像
河马的小腿;但真按体型的大小,
其实和消防栓更接近,只是颜色
醒目于浑身涂满天蓝;
路人的眼光基本不靠谱,以至于
它过分得像一个从儿童游乐场
淘汰下来的二手卡通道具;
但只要通上电,它就不会偷懒,
每天的工作时间绝不会少于
十二小时。既不关排涝,
也无涉灌溉;用途奢侈到
你能找到的几个穿制服的人
都没法确切回答它究竟在干什么?
不难想象,刚刚孵出小宝贝的
野鸭父母会怎样敌视它的喧嚣;
喜鹊的适应性算是超强的,
但饮水时,惊扰也常常发生;
甚至小鲫鱼明明得了供氧的便宜,
但活水的假象,代价也很大。
唯一的赞成派,来自退休后,
一位孤独的老人每天都会准点,
静静坐在岸边的石头上,
长时间地注视它的一举一动,
就好像那起劲涌动的水泵,
在外行眼里,看到极致,
顶多也就是一个山寨的罗马喷泉;
而对无惧时光流逝的内行而言,
冒着鲜活的水泡,富于节奏,
它绝对像极了大地的一个器官——
能将永恒的爱作为一种苦力
灌注在更纯粹的私人态度中。
点评:这首诗的全部废话合起来就是:一个工作着的水泵打扰了野鸭和喜鹊,但一个退休老头说,这个水泵简直是活雷锋。至于能指究竟是什么,让教授们去研究吧。
◎ 锦鲤简史/臧棣
与水底相对,但解释起来
这角落里浮着小睡莲的池塘
真的会有一个透明的顶部
不能被简化成平静的表面吗?
很慷慨,常常被借用:
谷雨时节,美丽的花影
会将这明亮的表面
挪用成天真的镜子。
倒影的妩媚中,各种招展
练习自我粉碎,以避免
在人的眼中,普遍的凋谢
如同一种结局,或宿命。
点评:这三段废话诗说,水面可以当镜子。
初夏时,从那里透气,
即使不隐喻,表面也已远远
大于水面;谁还会介意
它看起来像任由碧绿的细浪
打开的天窗呢。
点评:这段是说,鲤鱼会吐泡泡。
如此,所有的
完美都不过是一种铺垫;
轮到它们出场时,你甚至怀疑
人类还能不能配得上旁观。
针对性有点暧昧,但它们的悠游
绝对算得上是一种表演:
尾巴缓缓摆动,吐纳的嘴巴
冲着你时,就好像你居然忘了
我们曾精通过一种水的语言。
如此,它们游进你的印象,
游进你的记忆,直至你的觉悟
轻轻摇摆在它们的影子里。
点评:这三段废话是说,鲤鱼吐泡泡很好看,看了忘不掉。
◎ 锦鲤简史/臧棣
与水底相对,但解释起来
这角落里浮着小睡莲的池塘
真的会有一个透明的顶部
不能被简化成平静的表面吗?
很慷慨,常常被借用:
谷雨时节,美丽的花影
会将这明亮的表面
挪用成天真的镜子。
倒影的妩媚中,各种招展
练习自我粉碎,以避免
在人的眼中,普遍的凋谢
如同一种结局,或宿命。
初夏时,从那里透气,
即使不隐喻,表面也已远远
大于水面;谁还会介意
它看起来像任由碧绿的细浪
打开的天窗呢。如此,所有的
完美都不过是一种铺垫;
轮到它们出场时,你甚至怀疑
人类还能不能配得上旁观。
针对性有点暧昧,但它们的悠游
绝对算得上是一种表演:
尾巴缓缓摆动,吐纳的嘴巴
冲着你时,就好像你居然忘了
我们曾精通过一种水的语言。
如此,它们游进你的印象,
游进你的记忆,直至你的觉悟
轻轻摇摆在它们的影子里。
点评:全部废话合起来是:一条鲤鱼在水平如镜的莲叶湖上吐泡泡,好看到愚蠢的人看不见。
下面再回到开篇那首 友质疑是软件创作的诗:
◎ 诗歌现场简史
已经熄火,但引擎的颤动
突然开始微微一个隐喻;
现场巨大,下过冰霰之后,
天气好得像夜色已完全进入角色,
出色到无所谓低调不低调;
最好的燃料,其实是精神的纯粹,
生命的机遇甚至已不限于
你能领悟多少安静;更何况,
涉及暗示,每个瞬间都很后果,
都有两个永恒一点也不服气。
有没有想过,所有的障碍破除之后,
被天籁拖后腿,怎么办?
有没有想过,夜色如此温柔,
绕湖一圈后,地球还剩下几圈?
打不打赌?凡不能被洗去的,都不是悲伤。
甚至清澈也可以来自黑暗中
有风头不断缠绵一阵杨柳;
甚至澄明也可以来自星光
多么迷人,几乎要取代目光;
敢不敢面对,凡凝视过的,
只要一闭上眼睛,爱就比死亡优秀。
普拉斯说的不对,反死亡
才是一门艺术:不将人生
过分拖入模糊的背景,不打岔
一个自我能不能被彻底改造。
甚至痕迹是否生动,也不一定
都得依赖我能否使出浑身的蛮力,
将虚无搂得只剩下大喘息;
更精湛的,神秘是否足够安慰,
也不都取决于你在不在现场。
点评:这首诗是集语境闪断、自造词、伪叙述、俏皮话混在一起的杂货账,整体文白相加,抽象与具象杂陈,是个乱七八糟的东西,与其说是诗,不若说是一个语言的垃圾场更适合,要真是软件创作,那这个软件真的老化了,需要升级了。
已经熄火,但引擎的颤动
突然开始微微一个隐喻;
点评:开篇就表达不清,这个“引擎”究竟是象征的还是现实的呢?究竟是“臧棣写诗机”的引擎还是现实的飞机引擎(比如,刚下飞机),应该交代清楚,所谓开篇决定语境,这是常识。若是前者,它将和下面部分的现实场景沾不上,造成现实之我误入虚拟之我的伪叙述。若是现实的,这个机器必须交代清楚,否则读者不知道,这个“现场巨大”究竟是哪里的现场。
现场巨大,下过冰霰之后,
天气好得像夜色已完全进入角色,
出色到无所谓低调不低调;
点评:由于起笔表达不清,这几句就更稀里糊涂了,也不知道是他大脑下冰雹了,还是老天下冰雹了。
最好的燃料,其实是精神的纯粹,
生命的机遇甚至已不限于
你能领悟多少安静;更何况,
涉及暗示,每个瞬间都很后果,
都有两个永恒一点也不服气。
点评:“最好的燃料,其实是精神的纯粹”,这句便是传说中的“狗尾续貂”,“最好的燃料”在此是形象化隐喻,是意象(到现在才知道,开篇的引擎是臧棣写诗机。),“精神的纯粹”是抽象化叙述,这两句相交类似:他随手掰了一块诗,一下子沾到散文上了,虽然同为学院派,这个基本功比西川差了一万倍。下面几句狗屁不通的自造词已经与第一段诗没有任何关系了,跑到爪哇国去了。
有没有想过,所有的障碍破除之后,
被天籁拖后腿,怎么办?
有没有想过,夜色如此温柔,
绕湖一圈后,地球还剩下几圈?
打不打赌?凡不能被洗去的,都不是悲伤。
点评:这一段大概是第三首诗,唯一与前面两段类似的地方是狗屁不通,在他的脑袋里大概“反抗”与“正义”是同义词,“地球”与“一辈子”是同义词,否则,“绕湖一圈后,地球还剩下几圈?”说不通。我开始有点担心,这人再这么写下去,会不会步入海子精神错乱的后尘。
甚至清澈也可以来自黑暗中
有风头不断缠绵一阵杨柳;
甚至澄明也可以来自星光
多么迷人,几乎要取代目光;
敢不敢面对,凡凝视过的,
只要一闭上眼睛,爱就比死亡优秀。
普拉斯说的不对,反死亡
才是一门艺术:不将人生
过分拖入模糊的背景,不打岔
一个自我能不能被彻底改造。
点评:这两段表现还不错,不错的原因是他总算开始追寻为境界写作了,但和其它那些词语陌生化的里格楞放在一起还是糟蹋了,没人将一首诗切下一小块定义为“一首好诗”的。
甚至痕迹是否生动,也不一定
都得依赖我能否使出浑身的蛮力,
将虚无搂得只剩下大喘息;
更精湛的,神秘是否足够安慰,
也不都取决于你在不在现场。
点评:绕口病又犯了,我看不是你将虚无搂得大喘息,人家虚无快活着呢,是你被自己画的一张饼撑得直打饱嗝,大喘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