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览
● 音集协被诉垄断八案遭驳回,法院同时向音集协发送司法建议函
● 腾讯诉微信“外挂软件”不正当竞争,获赔260万元
● 华为撤回对传音控股侵权诉讼,双方达成和解
● 索赔4500万元!极米科技被光峰科技子公司起诉专利侵权
● 广明光电二连败,惠普将获赔4.93亿美元
● 谷歌遭遇“拆分困境”?美司法部、各州检察官拟对其提反垄断诉讼
● 香港万达集团起诉迪士尼,《旺达与幻视》或涉商标侵权
1.音集协被诉垄断八案遭驳回,法院同时向音集协发送司法建议函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审结广东地区8家KTV公司诉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下称“音集协”)垄断纠纷八案,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并向音集协发送了司法建议函。
『 8家KTV公司认为 』
上述系列案件的原告分别为江门市新会区欢唱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潮州市潮安区凯乐迪酒店有限公司、广州市麦乐迪娱乐有限公司、梅州市家乐迪酒店有限公司、梅州市梅县区华侨城家乐迪酒店有限公司、惠州市欢唱壹佰娱乐有限公司、广州市金碧大世界饮食娱乐有限公司、广州市南沙区加洲红酒吧。
8家KTV公司认为被告音集协要求KTV公司与其指定的合作单位广州天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并提出收取签约费等不合理的签约条件系违法行为。
『 音集协辩称 』
被告音集协认为,原告无权就其认为被告存在违反《条例》相关规定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且被告在本案的相关市场不具有支配地位,原告未对被告在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地位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尽到举证责任。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认定 』
第一,在原告就其主张被告音集协违反《条例》第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相关规定的行为提起的涉案纠纷中,原告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告音集协之间并不存在人身关系或财产争议,原告以被告违反《条例》上述相关规定为由提起本案诉讼,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故原告以被告音集协违反《条例》的相关规定为由提起民事诉讼并要求其依照《条例》相关规定履行集体管理组织的相关义务,缺乏依据。
第二,集体管理组织是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许可使用、收取使用费等相关活动的市场主体。被告音集协作为音像节目的集体管理组织,以自己的名义提供音像节目的使用许可等服务,属于《反垄断法》所规制的经营者,被告音集协的相关集体管理行为应受《反垄断法》规制;本案的相关市场应界定为中国大陆地区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下简称类电影作品)或录音录像制品在KTV经营中的许可使用服务市场。被告音集协所从事的相关类电影作品或录音录像制品的集体管理,应为其特有的业务范围,具有唯一性的特点。根据被告音集协的法律地位及KTV行业运作模式等情况,认定被告音集协在上述相关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实施了《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规制的限定交易、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等涉案被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
因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判决同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针对案件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向被告音集协发送了司法建议函,建议其注重加强集体管理组织的有序运行,发挥自身在海量授权使用许可中的天然优势,有效解决权利人与使用者之间就海量作品使用许可与被许可存在的争议和问题。在有效保护类电影作品或录音录像制品权利人相关权利的同时,积极促进KTV经营者的依法依规经营,推动文化产业有序发展。
2.腾讯诉微信“外挂软件”不正当竞争,获赔260万元
因通过开发设置“群控”软件,帮助用户实现自动化、批量化操作微信发布消息、自动点赞等,浙江某 络公司、杭州某科技公司被告上法庭。近日,杭州互联 法院就原告腾讯计算机公司、腾讯科技公司诉被告浙江两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进行一审宣判,判令两被告停止涉案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两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260万元,并为其消除影响。
『 原告起诉 』
原告腾讯计算机公司、腾讯科技公司分别是微信软件的著作权人和微信产品的经营者。
两被告开发、运营的“某群控软件”,利用Xposed外挂技术将该软件中的“个人 ”功能模块嵌套于个人微信产品中运行,为购买该软件服务的微信用户在微信平台中开展商业营销、管理活动提供帮助。主要表现为:自动化、批量化操作微信的行为,包括朋友圈内容自动点赞、群发微信消息、微信被添加自动通过并回复、清理僵尸粉、智能养 ;监测、抓取微信用户账 信息、好友关系链信息以及用户操作信息(含朋友圈点赞评论、支付等)存储于其服务器,攫取数据信息。
两原告认为,两被告的行为妨碍微信平台的正常运行,损害了两原告对于微信数据享有的数据权益,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诉请判令赔偿经济损失500万元并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民事责任。
『 被告辩称 』
两被告辩称,被控侵权软件突破了微信产品未实现的功能,该部分新增功能契合了微信电商用户提升自身管理与运营效率的需求,属于技术创新具有正当性,并没有妨碍或破坏微信产品的正常运行。被控侵权软件用户与其买家好友的 交数据权益应当归用户所有,用户享有个人数据携带权,其将个人数据选择以何种方式备份、存储与该数据控制者无关,两原告对于其所控制的用户信息不享有任何数据权益。因此,上述行为均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 法院认为 』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控侵权软件批量化操作微信、发布商业活动信息异化了个人微信产品的作为 交平台的服务功能,给用户使用微信产品造成了明显干扰,同时危及到微信平台的安全、稳定、效率,已妨碍、破坏了两原告合法提供的 络产品与服务的正常运行,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项所规定的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 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关于被控侵权软件擅自收集微信用户数据,存储于自己所控制的服务器内的行为是否属于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法院认为,两原告主张数据权益的微信平台数据,可以分为两种数据形态:一是数据资源整体,二是单一数据个体。 络平台方对于数据资源整体与单一数据个体所享有的是不同的数据权益。
就微信平台数据资源整体而言,微信产品数据资源系两原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经过长期经营积累聚集而成的,该数据资源能够给两原告带来商业利益与竞争优势,两原告对于微信产品数据资源应当享有竞争权益。如果两被告破坏性使用该数据资源,则构成不正当竞争,两原告有权要求获得赔偿。
就微信平台单一数据个体而言,两原告所主张其享有数据权益的数据是指微信用户账 数据、好友关系链数据、用户操作数据。该部分数据只是微信平台的原始数据,并非微信产品所产生的衍生数据。对于原始数据,数据控制主体只能依其与用户的约定享有有限使用权。由于 络资源具有“共享”的特质,单一用户数据权益的归属并非谁控制谁享有,使用他人控制的用户数据只要不违反“合法、正当、必要、不过度、征得用户同意”的原则,一般不应被认定为侵权行为。因此,两原告对于某个特定的单一微信用户数据并不享有专有权,同时两原告在本案中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微信用户约定享有微信平台中用户数据的专有使用权,故两被告擅自收集、存储单一微信用户数据仅涉嫌侵犯该微信用户个人信息权益,两原告不能因此而主张损失赔偿。但如果危及了微信产品用户的个人数据安全,两原告对于微信用户数据负有提供安全保护的法定义务,其对于两被告侵害微信产品用户个人数据安全的行为应当有权请求予以禁止。
本案中,被控侵权软件具有收集、存储及监控微信产品数据功能,即便两被告经过了微信平台中相关经营性用户的授权许可或者经营性用户对于自己提供于微信平台的信息享有数据携带权,但上述微信数据并非相关经营性用户单方信息,还涉及微信平台中作为经营性用户微信好友的其他微信用户个人账 数据以及经营性用户与其微信好友通过相互交集而共同提供的用户数据。两被告擅自将该部分并不知情的微信用户的数据移作由自己存储或使用,不符合用户数据可携带的基本要求,构成了对微信用户信息权益的侵害。其次,两原告的个人微信产品作为 交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帮助用户与其他用户相互交换信息、交流情感进行交际。由于 交活动具有较多私密性,且微信用户数据具有用户 交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一并记录的特点,微信用户对于其个人微信数据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安全性要求。微信产品使用过程中 交信息安全性的用户体验获得,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微信产品的意愿,构成了微信产品经营生态的底线要求。两被告的被诉行为已危及微信产品用户信息安全,势必导致微信用户对微信产品丧失应有的安全感及基本信任,减损微信产品对于用户数据流量的吸引力,进而会恶化两原告既有数据资源的经营生态,损害两原告的商业利益与市场竞争优势,实质性损害两原告对于微信产品数据资源享有的竞争权益。
因此,法院认为,两被告通过被控侵权软件擅自收集微信用户数据,存储于自己所控制的服务器内的行为不仅危及微信用户的数据安全,且对两原告既有数据资源竞争权益构成了实质性损害,两被告此种利用他人经营资源损人自肥的经营活动不仅有违商业道德且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属于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故作出上述判决。
3.华为撤回对传音控股侵权诉讼,双方达成和解
去年9月份,华为起诉包含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传音控股”)等多家传音及关联公司著作权侵权,近日,该案有了新进展。据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给出的裁定书显示,就原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起诉公司及子公司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埃富拓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智讯拓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传音科技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回起诉。
传音控股表示,华为和传音控股已经达成和解。
据了解,2019年9月29日,传音控股收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关于华为技术有限起诉公司及子公司的《民事起诉状》等相关材料。
华为称其是“珍珠极光Pearl主题壁纸”美术作品的著作权所有权人,被告将原告“珍珠极光 Pearl 主题壁纸”美术作品仅简单调整色彩纯度后持续用在被告开发的HiOS4.1和HiOS5.0系统预置壁纸中,并在发布会、 页展示、广告等宣传中使用该壁纸的行为,侵犯了其署名权、修改权等人身权利。
随后,华为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在其官方 站向原告公开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费用人民币2000万元。
4.索赔4500万元!极米科技被光峰科技子公司起诉专利侵权
日前,光峰科技控股子公司峰米科技就其与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极米科技”)、成都极米视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天津第二分公司之间的一项专利侵权纠纷,向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已收到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受理通知书》(案 (2020)津03知民初159 )。
据公告显示,涉案专利 为ZL201110086731.9,发明名称为“高亮度激发方法及基于光波长转换的发光装置”,峰米科技系该专利的专利权人。
原告峰米科技诉称,被告极米科技的被诉侵权产品Z6系列型 投影仪包括Z6和Z6X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完全落入涉案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侵权。峰米科技认为,被告极米科技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涉案专利,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之规定,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鉴于此,峰米科技请求法院判令极米科技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害涉案专利权的Z6系列型 投影仪,并立即销毁专用于制造被诉侵权产品的模具和设备,销毁库存侵权产品,赔偿原告经济损失4500万元,以及维权合理支出共计100万元,合计4600万元。
据悉,极米科技是科创板拟IPO企业,5月8日获得受理,6月1日刚刚进入问询阶段,便遭遇到同行对手的诉讼。
对于峰米科技的起诉,极米科技回应称“我们也是通过公开信息知道了这件事,目前正在等待法律文书的送达。我们也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涉诉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后续的进展会及时披露。”。
事实上,光峰科技自正式登陆科创板后,也遭遇了数起有关专利侵权的诉讼。其中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台达电子”)的专利诉讼尤为受到大众关注。光峰科创板上市后,台达电子对光峰科技在“荧光剂色轮及其所适用的光源系统”“光学系统”“蓝光合成方法及系统”3项发明专利发起专利侵权诉讼。
5.广明光电二连败,惠普将获赔4.93亿美元
据 道,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日前裁定,中国台湾地区光驱生产商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明光电”)及其美国子公司需交出其几乎所有现金、工厂及专利权,以履行2019年惠普控告广明光电意图非法限制光驱价格反垄断诉讼案对其判赔4.39亿美元(约合131亿元台币)的判决。
针对上述裁定广明光电回应称,无法接受,将再提出复审请愿书、联席更审,且不排除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
据了解,惠普于2013年针对2004-2009年光驱价格向索尼、松下、三星、日立-LG、广达集团旗下广明光电及其子公司等提出反垄断诉讼。在过去几年间,除广明光电选择继续与惠普诉讼外,其余公司皆已与惠普达成和解。
6.谷歌遭遇“拆分困境”?美司法部、各州检察官拟对其提反垄断诉讼
据 道,由美国司法部和50位州检察长针对互联 巨头谷歌的反垄断调查未来数月内将进入起诉阶段,控方倾向于推动拆分谷歌的广告技术业务。
据悉,虽然美国司法部和各州检察官分头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双方同时对谷歌的搜索、广告和安卓业务进行了调查。不过暂时还没有合并案件起诉的意向。
此前有声音批评谷歌将其广告工具与其他服务相捆绑,使得竞争对手无法匹配 价,Youtube、Gmail等其他服务的运营也会影响竞争。谷歌同时控制“广告交易所”的买方和卖方,使其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
对此谷歌反驳称业内还有AT&T、康卡斯特、Verizon等竞争对手。根据圣路易斯联储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数字广告的价格累计下跌了40%。谷歌同时表示,广告技术行业是出了名的“红海”,Telaria,Rubicon Project和The Trade Desk都是竞争对手。出版商使用其技术“来满足数百个合作伙伴的需求”,而广告商则使用其技术“在80多个交易所中购买广告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与上世纪初拆分标准石油、1980年代拆分AT&T不同,拆分谷歌的广告业务并非易事。早些时候美国政府对于IBM和微软的反垄断诉讼,最终也以不拆分公司告终。
7.香港万达集团起诉迪士尼,《旺达与幻视》或涉商标侵权
据 道,中国香港万达集团对即将上映的漫威剧集《旺达与幻视》(Wanda Vision)设计商标提出异议,并将对漫威母公司迪士尼提出侵权诉讼。
万达已向法院提供证据,表明万达集团在很多年前就在全球注册了Wanda专用商标,而迪士尼即将播出的《旺达与幻视》侵犯了他们的商标权,目前诉讼正在前期进行中,迪士尼暂未作出任何回应。
据悉,《旺达与幻视》将于7月在洛杉矶补拍镜头。虽然该剧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已杀青,但为配合漫威电影宇宙作品的剧情顺序,画面剪辑需要进行调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