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高翔 率性记游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文本;新型写作
“爆款”是新媒体孜孜以求的目标,负责任的机构媒体必须摒唯流量的爆款。无论媒体形态如何演进,文本永远是基石。新媒体的“文本枯燥”“内容空洞”“炫技主义”,需要用新的写作思路和技巧纠偏。在第13届中国传媒经营大会上,清博大数据发布,南方都市 微信公 WCI指数(综合总阅读数、平均阅读数、最高阅读数)位列全国媒体 第三,地方媒体之首。南都周刊微信公 在生活类媒体中,排名也居前列。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对文本创新的探索。
文本融合:解构和重构传统新闻体裁
如同“文学是艺术之母”,写作能力是新闻业务的“母机”。写作能力不仅体现在“文笔”,更重要的,是思想深度、思维逻辑、知识积累、文字功底等叠加的综合能力的反映。媒体人的文字、文学、文化素养,是立身之本。与其它行业的“写手”不同,由于媒体的资源连接属性,媒体人应具备多面手的写作技能。连接到哪个领域,就要写出符合行业要求的稿件。写新闻稿是基础,公文、公务材料、活动策划方案、商业配合类“软文”、“文艺范”、“ 红体”等,都是媒体人的必修课。
传统的新闻写作,讲究严谨甚至刻板,类似电影的“金鸡奖”,评判者是专业人士。新媒体让人人成为记录者和传播者,评判者变成受众或用户,用数据评出“百花奖”。“传统的新闻写作规范、原则、方法、技巧等等,在新媒体写作时代,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威,没有规范就是规范,甚至成为一些人的后现代式的信念”。[1]新媒体基于 络技术而产生,带有鲜明的 络特征:个性化、碎片化、交互性、即时性、去中心化、海量信息,必然对文本表达带来重大变化。
南都“咩事”及主 公 文《再见了,阿璞》,优质文本
媒休融合是国家战略,落实到操作层面,打造“内容+政务服务商务”的新型媒体平台,内容是核心。媒体融合催生“文本融合”。很难用传统的消息、评论、通讯、特写、专题来定义区分新媒体文本,新的融合式文本不断涌现。
一方面是解构,另一方面是重构。就像 络有自我修复适应能力,新媒体文本也在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模式。文本融合,并非颠覆传统的新闻体裁,而是把它们分化组合,取各所长,创造出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新文体;文本融合,必须遵循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规律,恪守“文学”要旨“人学”的初心,以新闻的“温度”“速度”和信息的“广度”“深度”取胜。技术赋能不等于新闻学的工科化,“抓取”或“机器人写稿”都只能是配角;文本融合,对文字的“精度”“巧度”提出更高要求,要创造新媒体的精品力作,方能在 络海洋中大浪淘沙;文本融合,以传播效能为导向,既不唯流量论,也要有流量的及格线。
在各种新媒体形态中,公 处于核心位置。公 达到了自媒体自传播的全部要件,是精准和开放传播的有效结合,也是垂直化分层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新媒体文本重构,以“公 体”(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字稿件)为代表。公 融合了各种传播形式和手段,达到了目前可以想象的传播力的极致——定向、单线、互动、广场、屏蔽,以及文字、图片、语音、音频、视频,倒逼内容创新升级。
质感打造:正能量也能成为大能量爆款
在不断变迁的媒介大背景下,新媒体新闻文本的变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不仅为我们带来更加丰富的形式,也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挑战。[2]不可否认,新媒体具有肤浅、宣泄、虚假、错讹的天然基因,去芜存菁,需要重拾及强化传统媒体的基本功:采、写、编、评、摄。以“素养+手艺”作为从业标准,素养方面,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为“道”,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为“术”,直观体现就是文本的质感打造。手艺指传播技能,同样依托于思想,这是由媒体属性决定。
思想引领为先。南方都市 公 的一大特色是创意产品,像名校高中培养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把平常的新闻素材再加工、组合、包装,内容形式的维度都升级。不是简单的“卡通化”拼凑堆砌,而是以思想引领和情感注入,成为适配微信传播的新新闻形态。今年清明节,南都公 推出“今天,最高致敬!”长图,引言简短而有力“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今天 缅怀 致敬 感恩”,梳理展示多位逝者:守护西部边界牺牲的四位官兵、南海撞机牺牲的飞行员王伟、抗疫中殉职的60多位医护人员、脱贫攻坚中殉职的1800多位干部、今年离世的九位院士等。图案以深褐色为底色,凝重肃穆,人物形象和场景再现以漫画形式,生动传神。设计为横屏滑动阅读,专为手机定制。弘扬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位要高,创意要新,文本要活。产生这样的爆款甚至现象级正能量产品,不仅可能,而且必须。
内容硬核为要。在2020年中国新媒体大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徐麟表示,好的内容永远是根本,是舆论场上的“硬通货”;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体现在内容的权威性、准确性上,要始终保持内容定力。新闻的真实、客观、全面、及时原则仍然适用,尤其在时政类新闻信息。这是引导舆论的最重要新闻类别。“中央政法委长安剑”、人民日 “侠客岛”、北京日 “长安街知事”、南方日 “叮咚快评”等机构媒体 ,创新表达时政新闻,实现了高端主旨的轻松阅读。非时政类新闻信息,为引关圈粉,容易滑进“标题党”“三俗”“合理想象”的泥潭。南都周刊定位为生活化、年轻化、产业化,主打城市生活方式,致力于内容和文本创新。《95后00后不读红楼梦?来听听这些年轻人怎么说》,捕捉到用 交软件扮演红楼角色的“新玩法”,写法年轻态又充满文化底蕴,时尚地弘扬经典,浓重地点赞青春,阅读量可观。
文本建构为里。由于手机阅读的“瀑布流”特点,公 文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需要多配图、音视频,丰富表现手法。文本形式多种多样,严格意义上指专为公 传播而生产的“推文”,段落多,字数少,有的甚至像“诗歌体”。文本结构至关重要,既吸收“倒金字塔”的优点,又开创出“多场景”“多焦点”“多反转”“悬念式”的新方式。南都公 条漫“预计最近很多‘失踪案’,都是跟顺德有关!”,看标题是新闻,看内容开头“最近本地家禽持续失踪”也是新闻,直到最后才揭晓谜底:家禽都成了食材。这是为顺德区定制的创意产品,获得10万+阅读量。
笔者公 文《枭雄陈友谅,墓小不凄凉》,获40万阅读量
情感唤起:瞬间刺激,再直抵人心
新媒体时代,“眼球争夺战”更加激烈,最终胜出者不是靠感官刺激,而是唤起情感共鸣。一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能否形成瞬间刺激和秒级响应,让人有转发或推送的欲望。内容是基础,文本的表现形式也不可或缺。公 文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还在不断演进中。
南都公 标题“今早宣布!老牌巨头退出手机市场,又一波人‘爷青结’”“刷爆了!排到5万多 ,现场人人人人,交警紧急喊话!深圳文和友今早道歉”“青青青青青青青了!”,南都周刊公 标题“龙舌鱼、蚝烙、鼠壳粿、狮头鹅……在潮汕,吃即文化”“轮番上热搜,这次到徐闻菠萝!水果价格越贵越受宠?”等,都是“新标题”的代表。在政府机构公 中,“深圳卫健委”异军突出,标题吸睛度高,“男生的喉结为什么不能摸?(女生禁入版)”“早知做女人这么麻烦,当初就不该随便下凡”“我本可以和为谈笑风生,却因耳朵不好一声不吭”,在“悦读”中完成科普。悬念式标题代表作,“深圳,一座没有女人的城市”“巩俐:丑陋的胜利”,两篇自媒体生产的爆款名噪一时。
文风决定阅读完成率。手机阅读多在碎片化时间,让受众“读完”成为难题。有了知识底蕴,才能产生“金句”。写好新媒体文本,特别需要提升文学素养,不仅体现在遣词造句、修辞润色、引经据典、谋篇布局,更体现在掌控主题、捕捉细节、升华情感,挖掘人性。文学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语言和文字,同时却也是“人类思维的符 ”——人类的一切都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发达喻示着思维的发达。[3]新闻和文学的相通性正是在于此: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力量的。
笔者到大埔采访,“人文红色”风格,刊于南都周刊公
笔者所写《老鼠粄、青花瓷、蜜柚,一红到底的“客家香格里拉”》,发表在今年清明节南都周刊公 。主题是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了增强对生活类刊物受众的吸引力,以游记形式,介绍广东第一个中央苏区县大埔的风土人情,自然切入到红色旧址和历史。运用文学创作的多种手法:白描细描、衬托对比、叙议结合、伏笔照应等,主旋律接地气,获得较高阅读量。
参考文献:
[1]蒋晓丽、张骋.新闻的终结?新闻的转向?——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宿命[J].新闻界.2012(18).
[2]张柳.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文本特征探析——基于微信客户端的研究[J].写作.2018(6).
[3]郭珊、黄楚旋.作家王蒙:文学是一切艺术中的“硬通货”[EB/OL]. 南方+客户端
.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26/c4348962.html?colID=12722&firstColID=1272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