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妻案细节曝光,这次能破案全靠

不知道各位机友发现了没。

最近这几年,人均拥有的智能设备数量,明显要比之前多得多。

除了手机、平板电脑这类比较常见的之外,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之类的可穿戴设备,也变得非常普及。

当然啦,机哥知道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要说,买这么多智能设备最终也是放在家里积灰尘。

例如平板电脑,就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艺」的经典代表。

还有智能手表,相信到今天还有很多机友不知道,它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功能。

然而最近机哥发现,它们其实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功能——破案。

这件事情,还要从一则国

际新闻说起。

前段时间,希腊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案件。一伙犯罪分子在实施入室抢劫的之后,残忍地杀害杀害了这户家庭的女主人。

根据幸存者男主人提供的证词,犯罪分子试图攻击婴儿,女主人护子心切,在呼救之后,被犯罪分子用枕头闷至窒息。

就连这户人家养的狗,也被杀害并挂在树上。

由于案件的作案手法过于残暴,为了破案,当地警方甚至悬赏30万欧元(约人民币230万元)缉拿凶手。

不过时间过去了1个月,仍然没有线索。

直到前几天,当地警方对外宣布破案,凶手竟然就是这户家庭的男主人。

原本,根据男主人此前的说法,他全程都被捆绑不能动弹,直到犯罪团伙离开才开始移动。

但是警方却发现,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这个男主人的手机App上,有个和大家非常熟悉的「微信运动」类似的功能。

警方调查手机里的运动数据之后发现,被抢劫的这个时间里,这个数据一直在增长,也就是说,他当时其实一直在到处移动。

不过警方并不排除,犯罪团伙抢走这个男主人手机的嫌疑。

于是他们又查看了女主人生前佩戴的智能手表,结果发现,这个男主人一直在撒谎。

(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表都配备心率监测的功能。

而这个功能,就是通过智能手表背后的LED光闪烁,记录反射光的强弱程度来实现的,也成为光体积变化描记图法。

简单来说,就是测量动脉中的血流量。如果放在没有生命的物体上,就无法检测出心率。。

警方发现,从女主人的手表数据来看,在所谓的犯罪分子对她施以暴行之前,她的手表就已经检测不到心率。

也就是说,作为唯一的目击证人,这个男主人提供的证词并不准确。

然后警方又查看了他们家的安全摄像头,发现后台数据显示,里面的存储卡在案发之前的几小时,被人为取出。

最终,面对这些设备提供的一系列证据,这个男主人终于承认自己伪造现场,犯下罪行。

由于这个案件此前已经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所以反转的到来,让大家都错愕不已。

除此之外,机哥还看到不少 友都对智能设备协助破案,表示非常不可思议。

幸好有这些智能设备的数据,才能把凶手绳之以法。

但是仔细想想,其实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像是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这些设备,早就都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

机哥不可否认这些功能在上线时,都引起过「收集用户数据」的质疑。

可在关键时刻,他们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就说定位功能吧。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还有非常多人反对,智能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收集用户的位置数据。

但不得不说,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功能确实也是在警方执法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机哥举个例子。

英国有个混混,在2015年杀害了自己的老板。但一直到三年后,这个混混再次犯下案件,警方才将他和当年的谋杀案联系起来。

而关键的证据,同样是一块智能手表。

(Garmin手表数据提供谋杀案重要证据)

警方在调查智能手表的GPS数据时,发现这个混混在三年前那个案件发生的当晚,曾经出现在受害者的住址附近。

而在受害者遇害的几分钟

后,手表完整记录下了小混混的运动轨迹:

他以每小时12英里的速度,骑单车穿过铁路和林地,在不远处观察了几分钟,才离开案发现场。

除此之外,在国外甚至还有智能音箱协助办案的例子。

同样是在一起美国的案件中,法院就要求亚马逊,交出受害人家里智能音箱Alexa的录音数据。

因为Alexa听到的声音并不会立刻删除,而是会存储在亚马逊服务器上。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智能音箱,很有可能在案发时录下一些相信的证据。

(亚马逊Alexa可能是谋杀案的关键证人)

机哥必须说,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些智能设备确实多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功能。

就连手机也不例外。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智能手机都有相应的防盗手段,例如最基本的定位,如果手机被偷,就能获取盗窃者的运动轨迹,并且找到他的落脚点。

不过前几年,还曾经流行过另外一个获取盗窃者信息的方法,就是通过前置摄像头拍照。

当时,有安全软件发明了一个功能:

如果手机多次解锁不成功,就会通过前置摄像头,拍下一张使用者照片。

这个功能,甚至不需要用户到处去调取数据,就能让盗窃者显出原形。系统在拍到照片之后,就会自动发送到用户手中。

后来,这个功能还被某些手机加入到系统当中,作为防盗系统的一环。

在之后的过程里,它还真的多次帮助警方,抓到涉嫌盗窃的嫌疑人。

总的来说,随着智能设备的技术功能越来越全面,未来用它们来协助办案的情况,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而且除了我们熟悉的手机、智能手表之外,在物联 越来越火的环境下。

未来,我们说不定还会看到「冰箱协助办案」、「智能照明系统记录嫌疑人犯罪活动」之类的赛博朋克破案方法。

当然啦,机哥知道,这时候肯定有人要说,这些功能在协助办案提供证据的同时,也敲响了数据泄露的警钟。

这一点,或许就需要这些智能设备的提供商去完善喽。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不失为一种「科技改变生活」的新诠释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