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 》6月23日文章,原题:从火星到月球:中国航天任务背后的计算机系统 无论中国的火星车还是空间站抑或月球探测器,背后都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系统。在中国,麒麟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核心一直被当成国家机密,它在这个国家航天计划中的使用才刚刚得到官方证实。
麒麟的开发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表示,该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它也是一种混合体,就如其名称由来的神兽一样。近日,麒麟开发团队成员透露了该操作系统在中国航天任务中扮演的角色:协调人工智能软件、地面指挥控制人员和飞船上所有硬件之间的通信。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直到约10年前中国还在依赖Linux等驱动航天计划。从2008年起,中国航天管理部门开始在卫星和太空飞船中逐步替换西方的软硬件。在斯诺登曝光美国窃听活动后,这个进程加快了。麒麟软件副总裁淡建群说:“如果完全采用别人的系统,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不堪一击。”
从西方软件到国产软件的转变过程充满挑战。航天任务不仅需要高安全性,还需要高可靠性和高性能。麒麟的各种第一次测试都令人紧张。没有任何探测器曾在月背着陆,没有任何国家曾在不经历失败的情况下将火星车送上火星。每当这些任务进入关键阶段时,该团队都会承受巨大压力。当太空飞船着陆时,团队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