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疫读书单”,深圳设计师韩湛宁为大家带来一系列有关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生活等相关的书。书单中既有《活着就是冲天一喊》这样备受关注的新书,也有来自梁漱溟、汪曾祺等大家的经典之作,还有来自荐书人师友的赠书,与其说这是一份私人书单,不如说这是一段爱书人皆会欣喜的探索旅程。
新书:
《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
郭宝昌 / 陶庆梅 著
出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本书我太喜欢了,通俗易懂,且大雅大美。这是第一次用中国文化自己的语言,讲清楚了中国京剧为什么是了不起的杰作,“既有开创性阐释京剧美学原理的理论高度,又具有通俗好看介绍传统艺术的普及能力”。特别对京剧的程式之美与游戏之美等,有着精辟的阐述。郭宝昌先生在通俗生动地阐释了京剧是一场“了不起的游戏”的背后,提供的是我们今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重新认识的新路径。这将是一本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经典。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陈年喜 著
出版 :台海出版
看完本书,我非常认同作家贾行家的话:“在陈年喜的书面前,我再次明白,我既配不上自己的幸运,也配不上目睹和感受过的痛苦。”
另外,也推荐陈年喜的诗集《炸裂志》。
梁漱溟系列: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梁漱溟 /[美] 艾恺 著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美)艾恺 著 王宗昱 / 冀建中 译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 著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著
《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 著
读梁漱溟先生其实是纯粹因为这次疫情,之前就读过他的《这个世界会好吗?》和《中国文化要义》。这次面对再三反复的疫情,忍不住会问“这个世界会好吗?”于是,觉得有必要重新读梁漱溟先生,要了解他在面对当时的中国 会,是怎样地投身其中。其实,这不仅是面对疫情,也是我这些年投身 会文化实践的路径参考需要。
这次读梁漱溟,我先从美国汉学家艾恺的《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与《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读起。艾恺师从费正清等人,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1979年他在自己研究梁漱溟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了《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1980年来中国对梁漱溟做了详细的访谈,这个访谈后来由梁漱溟的儿子整理出版为《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两本书可以说把梁漱溟的时代、历程与思想都讲述清楚,特别是他在中国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对我影响很多。
读完这两本书,其实已经算是解决了我的问题。但是我又把梁漱溟先生的几部代表作又找出来读了一下,深入地理解了梁漱溟先生和他的思想。这是我这些年的读书方法,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人或者事件,去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等,系统读书。
汪曾祺系列:
《受戒》 汪曾祺 著
《人间草木》汪曾祺 著
《肉食者不鄙: 汪曾祺谈吃大全》汪曾祺 著
艺术:
《霍克尼论摄影》(增订本)
(英)大卫·霍克尼 / (英)保罗·乔伊斯 著
栾志超 译
《春天终将来临:大卫霍克尼在诺曼底》
(英)大卫·霍克尼(英)马丁·盖福德 著
万木春 审订 / 胡雅婷 杨素瑶 译
《中世纪之美》
(意)翁贝托·艾柯 著
刘慧宁 译
《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
(美)高居翰 著
杨多 译
师友赠书:
《受命》 止庵 著
《祝勇文学笔记》 祝勇 著
《乌江引》 庞贝 著
其他:
《昨日的世界: 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奥)茨威格 著
徐友敬等 译
《战国歧途》 刘勃 著
荐书人:
韩湛宁,深圳设计师,中国版协装帧艺委会常委,亚洲铜设计顾问公司创始人。
征集启事:
今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了阅读。当下的阅读都可以被称为“疫情时期的阅读”。每一个爱书之人,一定有一份意义非凡的“疫读书单”。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从即日起,晶 发起“疫读书单”短视频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征集在疫情期间为自己带来温暖、力量与思考的阅读书目。我们将择优选择“疫读书单”,刊登在晶 APP等全媒体平台上,让你的“疫读书单”能够影响更多的爱阅之人,传递阅读的美好。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4月21日
征集内容:一分钟横屏短视频,推荐自己在疫情期间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或几本书。
总策划:胡洪侠
统筹:马骥远 谢晨星
制图:徐庆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