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毛衣、防“熊孩子”手机软件……浙大展出接地气创新成果

一名参观者在“2018浙大制造·科技生活双年展”上体验VR技术。卢绍庆摄

将科研工作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弘扬创新文化、激励成果转化,是浙大的一项优良传统。能让体感升温高3.4℃且耐脏的毛衣、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宜糖米、沉浸式的VR烟花……走出象牙塔的科研成果显得如此接地气。

石墨烯还能做毛衣?浙大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创新创业团队把这个拥有无限可能的新材料带到了人们的衣柜中。经检测,相比不添加石墨烯的面料,石墨烯毛衣带来的体感升温高3.4度,而且毛衣不易吸附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不适气味,细菌不易滋生,是冬天不爱常换洗毛衣的“懒人”的福音。

浙大电气工程学院徐文渊教授团队带来了防范“熊孩子”乱玩手机的利器。这款软件可以通过用户与智能手机的交互行为判断当前用户是成人还是儿童,从而限制儿童对某些特定应用的访问。

浙大农学院的专家介绍了适宜糖尿病人吃的水稻和小麦专用品种,抗性淀粉含量高,可以显著降低餐后血糖。这些品种由浙大农学院率先选育,现在已经开发出米面、米线、肽粉、饼干、红酒等一系列产品。

由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夏英武教授领衔的浙大师生协同创业团队“一亩彩稻田”的展位吸引了许多观众。这个团队培育了兼具观赏和保健功能的彩色水稻,达100多个品种,同时拥有领先的彩色水稻创意景观创作和育种技术,可提高5倍创作效率,节省成本。良渚、西溪、云和、阳澄湖等地都有该团队培育的彩稻的身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4月9日
下一篇 2018年4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