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翰科技终止IPO 幕后院士左右逢源 涉嫌高价推销“磁控胃镜系统”

自2019年3月21日以来,安翰科技便开启了科创板注册申请之旅,但在几个月的等待之中,安翰科技遭遇了竞争对手金山科技的专利诉讼,也收到了上交所的四轮问询,最终于11月25日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完成了从中止到终止的流程。

安翰科技官 曾披露,李兆申还领衔研发安翰旗下“磁控胶囊胃镜”项目;“李兆申院士工作站”设立前后,昆山市中医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20多家医院高价采购了安翰科技“磁控胶囊胃镜”产品,或正欲采购磁控胶囊类相关产品。

但实际上,李兆申不仅仅是与安翰科技热络往来,还与金山科技曾经有着密切的关系,与金山董事长合编《OMOM胶囊内镜》一书。

重庆金山的胶囊胃镜产品

主攻消化研发两代胶囊内镜

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

多年来,中国工程院组织院士开展战略咨询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撑服务更是中国工程院的主要职能和中心工作之一,这是建设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的核心。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工程院设立院士制度,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该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 ,为终身荣誉。

时间回溯到2011年,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以下简称长海医院),且从事于消化系统病专业的李兆申,曾进入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但当年却最终落选。

目前,李兆申任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内科学教研室主任;该科室其他专家还包括廖专、杜奕奇等。其中,廖专为李兆申副手,现任长海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时隔六年后(2017年),李兆申再次向中国工程院递交申请。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上述院士增选结果,最终从533名有效候选人中,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而李兆申则突破重围,顺利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官 曾 道,李兆申提出内镜体检新理念,研发两代胶囊内镜等,显著提升我国消化内镜原始创新水平和胰腺病诊治水平。2019年1月,李兆申甚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名称即“内镜超声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一年半设立超80家工作站

李兆申院士很忙!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李兆申自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其行程安排异常繁忙,常现身成为全国各地知名医院座上宾。

详细来看,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仅22天后,“李兆申工作室”便于2017年12月19日在江苏省昆山市中医院完成揭牌。这仅仅序幕的开始,紧接着,李兆申马不停蹄地走南闯北、承东接西,北至吉林、南到广东、西抵甘肃、东达上海,遍布全国多地大建其个人院士工作站。

1月3日,李兆申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出席院士工作站挂牌仪式;同日,“李兆申工作站”又在温州市洞头区人民医院挂牌成立;次日,李兆申成为温州市苍南县人民医院座上宾,挂牌成立院士工作站。1月26日~30日期间,李兆申在山东省短暂停留,先是与山东青岛美迪康数字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合建院士工作站;稍许修整后,李兆申又于1月30日,现身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其院士工作站顺利完成挂牌。

根据高德地图显示,山东济南到江西赣州高速里程大概1400公里,驾车需要约16个小时,两地仅火车直达最快也需17小时。根据去哪儿数据显示,济南到赣州暂无直达飞机航班通行,均需到南昌和福州等地转机,如果上午从济南出发,大多数航班都只能在晚上6点之后才能到达赣州;仅有一架航班可以在14:20抵达赣州,但在济南的起飞时间却是在上午8:05分,那么李兆申需要在7点之前就到达机场,而工作站挂牌仪式几乎不可能在早上7点举行。

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造良好学术生态,激发全 会创新创造活力。

领衔研发安翰胶囊胃镜

值得注意的是,李兆申除了热衷于各地设立工作站外,还曾作为专家参与制定2017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草案) 》;该《共识》的主要起草者大多来自长海医院的杜奕奇、廖专、朱春平,以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方军。

上述《共识》提到,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更有意思的是,《共识》直接提到,由于胃腔较大,常规的被动式小肠胶囊内镜并不适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

《共识》指出,目前应用成熟的技术是磁控胶囊内镜(MCE),磁控胶囊胃镜是胃镜检查和胃癌筛查的重要工具。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MCE主要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

胶囊和胃镜

据公开资料显示,安翰科技前身为安翰有限,于2009年12月9日由安康国际出资设立;2018年11月26日,安翰有限董事会一致同意公司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3.6亿元。据股权结构披露,安翰科技控股股东、实控人为吉朋松、肖国华、XIAODONG DUAN和XINHONG WANG;此外,其股东宁波安翰同舟、张丽、WEI DOU、WEN WU和WEI LI为实控人之一致行动人。

自成立以来,安翰科技聚焦消化道系统健康,主营核心产品为“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在胃镜检查时,受检者吞服一颗接近临床用口服胶囊的胶囊内镜,胶囊就会在胃中进行螺旋式扫描,将检查图像实时传输至医生电脑。据悉,该产品以“不插管做胃镜”为主要特点,“磁控胶囊胃镜系统”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00%,产品单一。

据安翰科技官 新闻稿显示,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的领衔研发人正是李兆申,他还领衔开展安翰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循证研究。李兆申还直接表示,“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机器人属于世界先进技术”。

此外,今年6月,某官方媒体曾 道指出,“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的诞生,正是李兆申领导医学团队通过技术指导和临床应用评价,不断完善这一发明,才推动磁控胶囊胃镜走进了百姓生活。”

亲上前线推广“磁控胶囊”

2017年,一份由李兆申等人主导、其副手廖专等人执笔的《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横空出世,而这篇所谓的专家共识,却用大量篇幅讲解安翰胶囊胃镜的产品说明书和操作方法。有意思的是,此《共识》正是发表在由李兆申担任主编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

此外,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显示,有一款名为“便携式内窥镜”的发明于2018年6月获得专利;该专利申请(专利权)人为安翰科技子公司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其发明人包括李兆申、廖专以及安翰科技创始人吉朋松。

从外形上看,它只有胶囊大小,患者接受检查时,只需随水将其吞服,在床上休息十五分钟,即可轻松完成无痛无创无麻醉、舒适安全准确的胃部检查。除胃部外,胶囊机器人也能对食管、小肠进行检查。患者服下“胶囊”约一天后,它可随排泄物被自然排出体外。

借助于磁场精确控制技术,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实时操控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全面观察胃黏膜并做出诊断。在这个过程中,图像被无线传输至便携记录器,数据导出后,还可回放图像,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率。

李兆申还进一步透露,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引进这项技术。2019年,李兆申团队将与温州市中心医院合作,进一步在温州推广“胶囊”。

工作站成立前后引进安翰产品

除了数量超额外,李兆申旗下院士工作站还与安翰科技有着间接交集,工作站所属医院还常成为安翰科技客户,直接引进其核心“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产品。

以昆山市中医医院为例,该院于2017年12月19日正式举行“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引进A类项目签约仪式,“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消化疾病科专家团队昆山工作室”正式揭牌,这或许也是李兆申2017年11月27日当选院士后,成立挂牌的首个驻外工作室。

2018年7月27日,苏州市政府采购 披露一则采购信息,昆山市中医医院拟采购“磁控胶囊胃镜系统”,采购预算金额为199万元。

除此之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均成立了李兆申院士工作站,而这些医院也都通过招标程序引进了安翰科技相关产品,招标预算在180万元~200万元期间。

总体来看,一套安翰科技“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产品销售价格主要在50万元~60万元之间,而上述公立医院招标采购价格却达到每套180万元以上,明显偏高。

有意思的是,2018年7月25日,李兆申院士工作站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成立,2019年5月9日,该院委托杭州市卫生事业发展中心,公开进行8项招标采购。

但是,2019年1月24日,杭州市人民医院官 发布一篇名为《“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 让胃镜检查不痛苦》的文章,极力推荐“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做相关检查。文章指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引进“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虽未披露具体引进的是哪家产品,但该文对“磁控胶囊系统”的配图均为安翰科技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于2018年12月20日挂牌成立“李兆申院士工作站”,而该院对胃镜类产品的采购则表现得更为直接。2019年5月23日,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招标公告,直言这是为院士工作站配套设备等。

其中,计划采购超声内镜系统壹套(允许进口)、电子胃肠镜系统壹套(允许进口)、小肠胶囊内镜壹套(不允许进口),预算金额上限为539万元。6月17日,杭州政府官 披露采购结果,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最终选择了日本奥林巴斯的电子胃肠镜系统CV-290等;小肠胶囊内镜则来自于金山科技的JS-ME-I,仅院士工作站这批配套设备中标金额就高达538.9万元。

李兆申左右逢源站台金山科技

作为国内知名消化病学专家,李兆申不仅与安翰科技关系匪浅外,他曾还与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科技)有着密切交集。

资料显示,金山科技早在2001年12月正式启动了智能胶囊消化道内窥镜系统项目,该项目于2002年10月首次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04年,重庆金山智能胶囊消化道内窥镜系统项目第二次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同年10月,金山科技OMOM胶囊内镜在北京北大医院、友谊医院、重庆新桥医院、重医附二院等进行临床试验;OMOM胶囊内镜于2005年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2006年10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OMO内镜863公关专家委员会成立,而李兆申曾是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同年11月,OMOM智能胶囊消化道系统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007年OMOM胶囊内镜进入联合国采购目录,并通过欧洲CE认证,加拿大、俄罗斯的注册,正式进入国际市场;2008年11月,该产品被重庆列入医保目录,并陆续进入全国医保。

2018年6月,第八届胆胰疾病内镜诊治新进展研讨会武汉举行,李兆申还在大会上强调,金山科技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成功的胶囊内镜企业。

除李兆申外,金山科技同样找来多位大咖“站台”,不乏中华医学会的专家们。据重庆金山官 披露,2018年7月微系统医疗器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成立,研究工作将以胶囊内镜在全球消化道内的临床应用为重点。

同时,首批将联合中山医院等10余家单位启动《胶囊式内窥镜系统与电子结肠镜用于结肠疾病检出前瞻性、双盲性、自身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及meta分析》等项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科彭贵勇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北京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科技大学航空总医院内镜中心张建国教授,分别使用金山科技氩气高频电刀进行ESD手术演示。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赵晓晏教授作了《胶囊内镜在IBD中的应用进展》专题讲座,赵晓晏表示,金山科技为全国首家自主研发胶囊内镜的企业,OMOM胶囊内镜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市场,新型胶囊内镜系统则是金山科技推出的新一代胶囊内镜,其临床使用让消化道的诊断率提升了2-3倍。

安翰因专利诉讼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如今,摆在安翰科技和重庆金山面前有着这样的现实,双方核心产品同为胶囊胃镜,且知名消化病学专家李兆申与两家公司均有密切交集。

也正是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安翰科技与金山科技陷入“专利纠纷”漩涡,双方已经进行了多轮“对战”。

对此,安翰科技表示,针对这两项维持有效专利的诉讼将会继续进行,该公司也将将积极应诉。同时,安翰科技对金山科技提起“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的诉讼也将继续进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历时8个月的等待后,11月25日,上交所官 终于发布公告,安翰科技已申请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0月20日
下一篇 2019年10月20日

相关推荐